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依据权力分布形态的不同,将制度区分为“权力集中型”制度和“权力分散型”制度。通过对X大学的个案分析,该校研究生培养制度属于“权力集中型”制度。经过推断,我国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制度属于“权力集中型”制度,伴随我国经济类型的变化将会出现从“权力集中型”制度向“权力分散型”制度的转变,并提出转变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落实依法治校策略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主要从四个方面实施,做好《章程》核准工作、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构政府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明晰学校内部治理权力分配。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的行政责任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种能够支配他人权利的权力,公共权力的形成源于这样一种承诺:以公共权力为个人权利服务。承诺就是义务和责任。只有将内在立法的责任意识与外在立法的责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才可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行使者专权、滥权,并为增进人类福祉,维护人的自由与权利作出实质性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探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设计的内涵。针对"市场失效"问题,对于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利益"的政府,应在校企合作中起到主导作用。宏观层面上,校企合作制度设计应在政府主导下搭建框架与平台;中微观层面,在具体路径与实施上可借鉴世界银行项目管理的经验,政府采购校企合作项目;此外,还应发挥企业、职业院校的"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个人话语的设计上,贺麟提出儒者型的个人观。这是一种颇有新意、很有价值的现代个人观。从道德行为的角度看,儒者是“合理性”、“合时代”和“合人情”的现代个人。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儒者是有使命感的个人。从自我观的角度看,儒者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从总体上说,贺麟把儒者看作“技术人”和“道德人”的结合体。这一个人观与犹太思想家索罗维齐克的个人观比较接近,索罗维齐克把个人看作“技术人”和“宗教人”的结合。这种“接近”至少说明贺麟的儒者型的个人观具有普世性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道德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本质上是实践的。制度构成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感悟中锤炼道德品质的公共秩序及外在环境。在道德教育中,制度环境是道德发展合目的性、合伦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道德活动过程中,人类之所以在制度环境的设计上进行积极追寻与不懈努力,就是为了使制度环境能够更好地适应或满足成就人的德性与德行的道德诉求及道德超越。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发展,需要有效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基础薄弱,加之其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得其学术权力在与行政权力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造成学术权力"缺位""失位"和行政权力"越位"的现象。鉴于此,需要高职院校统筹规划,加强制度建设,树立制度自觉,鼓励民主监督,坚持持续改进,实现二元权力的动态平衡与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上访人会从正常上访转向"非正常上访"(如缠访、闹访、越级上访、进京上访、"告洋状"和参与群体性事件)?为什么旨在化解矛盾的信访体系反而促使了上访策略升级?基于对S市的案例研究,本文认为,从外部看,信访体系嵌入了一个更强势的维稳权力架构中,信访制度发生了变异,沦为维稳工具;信访部门很难取得职能部门合作,影响了争议解决。从内部看,信访体系对上访人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处理措施,办理、回复和跟踪督办不力,信访接待缺乏责任制,领导接访腐蚀了制度公信力。权力结构与组织运作解释了初次上访和重复上访接待质量低下的问题。失望的、富有经验的上访人学会利用"压力型"维稳体制制造的政治机会结构,采取"非正常上访"来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出行选择,我市公共自行车办卡人数已达42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投用公共自行车辆30899辆,服务站点达到1166个,特级站6个,闸机式中心示范站1个。租赁卡办理迅速增长至42万张,日均使用22.5万人次,单车日均使用7.5次。463名公共自行车服务人员服务面积达到312.5平方公里。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城市交通"治堵"重要手段,按照出行人数乘以人均碳  相似文献   

10.
中西不同的人性论预设,导致了不同的治国方略和制度路径.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人性善或经验主义人性恶假设是人治和专制治理的理论基础;理性主义人性恶假设是法治的理论基础.人性善强调了道德自律的可能性,但缺乏预警机制,理性主义人性恶的不足在于过分强调人性中的阴暗,忽略了人的主动性.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理想的治理结构应该是德治与法治的统一,其理论基础是理性与非理性,善与恶相统一的人性论假设.  相似文献   

11.
去行政化是高等学校去功利化、优化人才培养、控制腐败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存在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制度不健全,权力分工、权力配置和权利救济制度不完善等缺陷,是导致行政化的法制原因。应通过修改我国高等教育法,完善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制度;确立学术权力主导地位;实现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教师民主管理权之间相互制衡和相互配合;完善教师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师生权利救济制度,为我国高等学校去行政化改革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公司法》对一人公司法律地位的确立完善了我国的公司制度,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然而,从实践来看,一人公司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一人公司的法律制度设计还应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相似文献   

13.
"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先刑后民"原则的价值基础并非旨在彰显"公权优先"的价值理念,而是重在刑、民程序冲突的理性解决.同时,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一是以程序选择权为基础改造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加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适用;三是积极构建滥用程序的制裁机制,防止当事人恶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4.
从事物自身及其关系与发展过程来定义概念,是哲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从素质自身来看,人的素质是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是对人的本质的体现与反映;从素质的关系中来看,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内在本身的力量;从素质的发展过程来看,人的素质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有不同的形态及内容,它会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人的素质大体包括生理、心理、科学知识、劳动技能、智力、政治法律、思想文化、道德和个性等九个方面的素质内容。从哲学的视域对人的素质问题进行探讨,有其深刻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15.
科技负载价值,实施“以德治国”,就是要对科学技术行为的适当与不适当做出合乎人类的价值判断,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和道德考量,“以德治国”是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要从强调个体的道德自觉向注重公共制度理性的约束转变,科技共同体,政府和企业是科技领域实施“以德治国”的共同主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铁路法和公司法为基本立足点,运用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网运分离”为突破口,分析了我国铁路现行体制的弊端和改革的制约因素,提出以“网运分离”为基础,以公司制改造为蓝本,以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人制度是法律史、社会史、经济史等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公案簿>材料,以"知见人"、"挂沙人"、"唼哩人"三种常见的中人形式为中心,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18世纪末吧达维亚闽粤出洋人的中人制度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清代出洋人在东亚水域的跨区域经贸网络运作,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类似于禽流感的公共灾害往往不期而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但是国家给予灾害受损户的公共补偿则因为国家财政的限制而很有限,使得这种补偿不完全;商业性质的财产保险又因为这种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惰于保险。基于此,本提出我国应当建立一种融国家公共补偿责任和商业财产保险机制于一体的农业公共灾害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点。《共同治理》一书借鉴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公司治理等理论,比较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大学治理结构,对我国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各种权力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大学利益相关主体的多元化,提出“大学组织定位一大学权力结构一大学共同治理”的分析思路和改革逻辑,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理论及其路径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系统在整个高铁运输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虽然行车调度大多已经采用了自动化的作业流程,但在设备故障、不良天气等突发情况时,许多具体的作业组织和管理仍需行车调度指挥人员的干预。结合人因失误因果概念模型和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考虑情境环境状态因子交互关系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成都铁路局的人为失误数据统计表作为分析样本,找出行车调度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人员配置"、"完成任务的可用时间"及"培训"的节点状态变化会对作业人员的可靠性产生很大影响,说明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能够高效地辨识人因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