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作者介绍了可控停车器的几种控制模式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停车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软件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2.
可控停车器作为调车场尾部的一种新型防溜设备在实践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应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与现场可控停车器相结合,可实现尾部防溜作业“无人化”,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及安全性。本文对调车场尾部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作了简要介绍,对其管理分工办法进行了探讨,并对新一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环境下的停车器控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强 《中国铁路》2005,(3):66-67
介绍调车场尾部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探讨其管理分工办法,并展望新一代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环境下的停车器控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CIPS的控制模式和与传统的控制模式进行对比,介绍了TWT型调车场尾部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在CIPS环境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丁三定  闫树 《中国铁路》1999,(5):49-51,47
介绍了驼峰尾部防止车辆溜逸微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原理,设计及特点,并简介T.TK-92型可控停车器的编组站开发应用情况及系统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6.
尾部停车器,作为驼峰编尾的一种防溜设备,在大中型驼峰场得到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对提高驼峰作业效率及安全性起到很大作用.对武钢五场编尾可控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框架结构、设计理念进行介绍,对设备操作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TBZK Ⅱ-T型峰尾停车器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特点、硬件结构以及软件设计思想.该系统基于PC/104嵌入式工控机的硬件平台和嵌入式硬实时操作系统RT-Linux的软件平台,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可以有效地改善铁路调车作业条件,提高列车的编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峰尾可控停车器防溜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出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工作原理,以及该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编组场设置停车器,可以提高调车作业效率,保证调车人员人身安全。此项研究是在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停车器控制软件,包括软件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在需求分析时,结合场景和图形对自动控制的需求进行分析;软件设计活动设计了基于面向对象的停车器模块,以及软件的总体架构。同时,通过对停车器模块进行建模,重点分析了停车器关联控制区段的算法,以及根据电源屏供电情况,停车器动作数量的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不仅有助于软件模块化,同时减少对原有程序的影响,提高联锁软件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单螺杆式空压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和流程,给出了系统的构成原理,并就如何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全自动停车场是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自动清洗是全自动停车场的主要配套功能。结合北京地铁燕房线阎村北全自动停车场,设计联锁系统与洗车机的接口以及车辆自动清洗流程,实现全自动运行车辆自动清洗功能。目前,该全自动停车场已经通过试运行自测试,车辆自动清洗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CTCS中的股道靠标停车困难问题,从运营场景分析的角度,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分析股道正常靠标停车以及靠标停车困难的原因,内容涉及车载设备的控车逻辑以及停车标、应答器组和防护信号机的位置关系。以CTCS-2级和CTCS-3级线路为例,提出采用开口速度控制方式解决CTCS股道靠标停车困难问题。介绍开口速度控制功能的原理、一些现场应用场景以及所采用的冒进防护措施等,该方案对于CTCS各等级线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编组站阶段计划需要频繁人工调整的问题,借鉴博弈思想,对站内调机和分配车流进行协同优化,建立编组站调机运用与配流协同优化模型。在南昌铁路局向塘西编组站的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运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编组站阶段计划自动编制、调整的系统方案,并用软件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对需要人工调整的阶段计划进行自动优化调整,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石家庄站正线地下停车场概况。针对正线停车场的特殊运营需求,提出了相应的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列车运营调度实施方案,以实现列车自动化收发车及折返作业的功能。对实际运营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提出应对方案。经对方案的分析比选,编辑列车运行图并在ATS系统中增加调度功能的方案运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介绍全自动运行系统项目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提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新技术研发、应用思路,形成产学研用、科研攻关、工程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详细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研究思路,阐述场景和运营规则的研究主线,注重科研与工程相互支撑的理念;在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采用国内调研、国外调研、联合攻关、专家咨询的工作思路,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阐述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创新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论述FAO系统在减少工作重复性、降低损失成本、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描述系统的测试手段、测试过程及测试方法,测试中按照地铁实际运营线路中的几个场景分别验证,包括室内测试、停车场测试、样板段测试、全线测试;通过完善的系统测试验证,证明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及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为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推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过程,探讨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下编组站作业如何适应作业自动执行的要求,初步提出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程的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编组站作业自动执行功能的探讨,提出作业自动执行模块的主要数据与流程,以及重点环节的基本算法思路等。  相似文献   

18.
地铁列车停车精度是列车自动驾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结合车辆参数、列车冲击、电空转换等性能建立了列车制动模型,并提出了利用在线识别的方式对每一列车的空气制动参数进行自学习,解决了不同列车因空气制动变化导致的制动异常问题,可较好地提高列车自动驾驶舒适性和精确停车模型的鲁棒性。通过仿真和实际工程项目结果分析,所提出的制动模型可保证列车的停车精度达到±0.25 m。  相似文献   

19.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BAS)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实现车站环境及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监控,为乘客及运营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而要实现根据地铁环境的温湿度自动调节,需运用相应的通风模式对车站通风环境进行控制,通过计算应用来实现高效运营、节能降耗的目的.介绍了 BAS与通风系统的自动模式控制技术在地铁环控中的应用情况,并详细叙述在运用过程中的效果和目的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运输复杂的运行环境给机车运行安全和自动驾驶安全防护控制带来了挑战,针对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西安—安康)铁路新丰站—安康东站特殊场景下的运用需求,结合空气制动运用规则要求和司机操控习惯,介绍了自动驾驶系统贯通试验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货运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在西康铁路的运行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列车空气制动系统的功能完整性起到了有效的监测、检验与确认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为自动驾驶控制模式下的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防护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