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阐述通(辽)霍(林河)线运输概况,提出在通霍线组织开行重载列车的必要性。从战略装车点的选址和组合列车的开行2个方面分析通霍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条件,并针对组合列车的行车调度、接发车、编组和拆组、调车、区间运行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述通(辽)霍(林河)线运输概况,提出在通霍线组织开行重载列车的必要性.从战略装车点的选址和组合列车的开行2个方面分析通霍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条件,并针对组合列车的行车调度、接发车、编组和拆组、调车、区间运行及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运输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3.
货票是铁路运营的主要票据之一,是运输统计、财务管理、货流货物分析的原始信息,也是运输调度指挥作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依据.针对徐沛铁路管理处运输的特点和需要,采用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开发了管内货运制票系统,该系统可以提高货票、杂费等票据信息的管理水平,改进贷票信息监督和维护方式,满足货运制票和货运收入统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重载铁路高速发展,钢轨磨耗快、疲劳伤损增加等问题严重困扰铁路工务部门。为解决通霍铁路钢轨磨耗、伤损发展、焊缝低塌等问题,针对通霍铁路货车、客车、机车车轮踏面及钢轨廓形情况,设计适合通霍铁路的钢轨廓形,根据个性化设计的钢轨廓形对通霍铁路廓形进行修正,有针对性地解决钢轨疲劳伤损及焊缝低塌等问题,并基于CONTACT数值计算程序对打磨前后轮轨接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廓形打磨可改善轮轨接触关系,降低钢轨磨耗速率,有效控制钢轨病害的产生和发展,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5.
通霍铁路 通霍铁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起自大郑铁路通辽站,止于霍林河煤矿区,全长412.4公里。该线于1978年5月开工,1980年9月已铺轨到矿区边缘,由于矿区规划有变,直到1986年12月才竣工交付运营。该线是为建设霍林河露天煤矿和输出该矿褐煤而兴建的铁路,以解决东北、内蒙地区能源不足,促进沿线工农业发展。该线近年区间货流密度约400万吨。  相似文献   

6.
曹晶 《中国铁路》2007,(11):13-15
通霍线是连接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内蒙古霍林河煤矿和东北大区的一条运煤专线,随着霍林河煤业集团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通霍线的运输能力日趋紧张。沈阳铁路局探索通霍线挖潜扩能的途径,通过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增加中间站到发线有效长以保证会让、加大列车开行密度等对策,有效利用了区间能力,实现了低投入、高产出,通霍线运输能力得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发展铁路煤炭物流是铁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铁路做好煤炭物流应把握其储备难、连续性、波动性、长运距和运输条件要求高的特点.在分析当前铁路煤炭运输存在的通道运力不足、空车配给不足、铁路对上下游企业供求信息掌握不充分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完善空车调配管理、增加车辆检修资金投入、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等铁路发展煤炭物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精霍线(精河—霍尔果斯)线路通过能力已经达到饱和,不能适应运输需求,亟需对精霍线进行扩能改造。在阐述精霍线既有概况和区域路网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客货运量特点,通过对包含增设会让站方案、软化坡度方案、改用大功率机车方案、改善信联闭方案等单线扩能改造方案,以及复线扩能改造方案等多方案之间的比选,提出精霍线精河至伊宁段扩能改造最终方案,即初期全部开放7个预留会让站,近期采用HXD2型大功率机车牵引,牵引质量由2 600 t提高至4 500 t,远期适时考虑增建二线,以彻底解决线路通过能力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9.
1概述 鉴于铁路运营部门基层单位材料核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自1992年推广应用以来,对低值易耗品的发放管理部分(包括占70%的工具管理和占30%的劳动保护管理两部分)一直没有一个全面的程序,因而开发了该系统.该系统是将个人和集体备用的低值易耗品按其手册上的内容输入微机,建立起低耗品卡片.领用人领取物品时,对劳保到期部分可按自己要求自动制票自动登账,对工具部分需将现场填写的"物品遗失、损坏评定单"上的内容按新增、更换和丢失性质,一次性录入微机,然后选择自动制票功能制票登账.但超库存料不许制票,登账后此支出票不许再制票.在各种功能中当与相关表数据发生联系时都有相互联锁功能.  相似文献   

10.
1概述鉴于铁路运营部门基层单位材料核算物资管理信息系统自1992年推广应用以来,对低值易耗品的发放管理部分(包括占70%的工具管理和占30%的劳动保护管理两部分)一直没有一个全面的程序,因而开发了该系统。该系统是将个人和集体备用的低值易耗品按其手册上的内容输入微机,建立起低耗品卡片。领用人领取物品时,对劳保到期部分可按自己要求自动制票自动登账,对工具部分需将现场填写的“物品遗失、损坏评定单”上的内容按新增、更换和丢失性质,一次性录入微机,然后选择自动制票功能制票登账。但超库存料不许制票,登账后此支出票不许…  相似文献   

11.
论铁路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归纳铁路车流径路制定过程中和自动化系统中应用车流径路的数学问题。分别讨论容量无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和容量限制交通分配方法数学模型。结合铁路运输管理实际给出适合于铁路管理方式的车流径路制定参照模型及其算法。针对各种运输管理类自动化系统中普遍涉及的车流径路求解方法给出详细数学模型与算法。  相似文献   

12.
杨欣  龚志强 《铁道货运》2007,(11):16-17,23
通过对韶关钢铁集团公司物流运作情况的分析,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优劣性的比较,考虑到铁路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和韶钢产量不断增加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增加铁路运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由转移运量和诱增运量构成。本文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例进行分析,以便对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有初步认识和理解。研究结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投入运营,必然打破原有运输系统平衡,使高速铁路产生转移和诱增运量。随着高速铁路运营趋于成熟和时间的推移,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高速铁路的转移和诱增运量将会逐渐消失,随之而来只有在新的系统平衡基础上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存发展的趋势运量。  相似文献   

14.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性计划,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基础。它的编制是一项极其繁重,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当前运量波动大、设备更新改造多、列车运行图调整频繁的困难条件下,急需采用现代化管理水平高的自动化编制列车运行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讨论了构建基于B/S结构的列车运行图信息管理系统,为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的管理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尚培培 《铁道建筑》2022,(2):158-162
随着朔黄铁路运量的逐年攀升,下行线谭家庄线路所—肃宁北站区间通过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进行扩能改造.本文基于既有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改建王佐下联线、改建朔黄铁路下行线两种线路走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采用改建王佐下联线方案,并对该方案控制性工程特大桥上跨京九铁路、肃宁上联线的4种桥型方案进行了比选,选定采用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大秦铁路运量增长后,牵引变电所主变压器过负荷的状况和原因,针对大秦铁路2亿t改造工程的新建变电所投运使用前既要保证变压器运行安全又要确保运输任务的现实状况,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广西钦州港的建设和发展,分析钦州港站铁路运输现状,通过扩能改造增加运能,挖潜提效抢占运输市场,联劳协作促进货物周转,实现路港联合提高货运量。提出路港联合共谋发展,优化铁路运输组织,建设现代物流体系,及时掌握货运市场信息,积极协调港口、客户、总代理与铁路之间的各种关系,扩大铁路港站运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作为铁路调度生产和辅助决策的重要支撑手段,是提高机车运用效率、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充分发挥运用与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优势、提高铁路运营管理能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安全装置现状要求并具有高度扩展性的"车对地"、"地对车"、"地对地"的机车运行安全监控闭环系统,全面实现列车实时状态追踪,为运输组织和机车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指挥依据,为维修、救援等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的监控。收稿日期  相似文献   

19.
铁路交通具有明显的地域、地理特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地图+数据的形式,能够全面、直观、准确地对铁路设备、地形、地貌及铁路周边环境信息进行计算机管理,提高铁路经营、生产管理和决策水平,对铁路现代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德占 《铁道货运》2011,29(1):5-8,0
在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呼和浩特铁路局货运处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提高运输效率,通过重点解决影响装卸效率的关键问题,加强货源组织努力提高货车静载重等深挖运输潜力的措施,为提高货物装卸效率提供组织保证,通过创新培训模式,培育处室文化等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素质保证;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货运设备和设施的投入,开展对危险货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安全保证;通过以信息化管理办法实现闭环管理,信息化管理保证货运装卸生产信息及时传达,通过互联网货运营销信息系统加强与货主的互动等措施为提高货装效率提供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