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期以来,针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项目的价值,一部分观点认为其优点在于其高水平的自动化作业表现,即减少操作人员数量及各岗位操作次数,从而提高人均作业效率;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其优点在于高适应性的作业组织表现,即通过提高各环节信息共享及自动化水平,辅助各岗位操作人员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决策,以提高作业连贯性,进而促进整体作业效率的提高。本文根据多年编组站自动化的工作实践,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所对应的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剖析自动化系统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率的特点及其关系,提出了一种平衡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的产生、传递过程,探讨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下编组站作业如何适应作业自动执行的要求,初步提出编组站作业信息流程的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信息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管理者的决策质量,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控制系统在作业过程中的控制质量。本文分析了综合自动化技术条件下,编组站作业信息质量的重要性以及提高信息质量的难点,提出了提高编组站作业信息质量的主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编组站作业自动执行功能的探讨,提出作业自动执行模块的主要数据与流程,以及重点环节的基本算法思路等。  相似文献   

5.
在全路开通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编组站中,株洲北站地理位置重要、站型布局复杂、行车作业齐全,分析系统在该站的应用情况将有益于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以便更好地保障路网运输畅通及枢纽安全稳定。在阐述铁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株洲北站概况的基础上,从劳效及减员情况、运输效率情况、作业卡控情况3个方面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株洲北站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减员增效、保障安全等方面成效明显,不断提升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对编组站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研究货检系统信息管理和作业平台的搭建,整合超偏载检测监控系统、轨道衡计量监控系统、超限检测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同时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信息共享,完成编组站货检综合性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结论: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的实施,实现了编组站货检作业集中调度、集中管理和集中处理;通过创建货检作业新流程,实现货车从进站到出站全过程动态追踪,实时监控;实现编组站货检作业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为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根据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设计的实施,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它适用于新建或既有编组站改扩建货检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结合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情况,指出实现管控结合、局站一体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条件,提高作业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扩展辅助生产决策功能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需要,其目标是达到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从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流程出发,对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能力确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能力匹配关系提出编组站规模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总结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对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提升体现,运用能力匹配原则对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配置规模进行分析和关键点评测,给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效率提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指标,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机车综合安全控制系统对编组站的所有调车机车进行控制及实现作业中的安全防护,提高了编组站的控制水平和解体效率,又保证了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实现推峰及调车信息车-地双向传输,是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系统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现有资源的利用、系统配置及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计划协同管理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算法,对编组站的生产过程、设备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获得准确的计划管理信息并传递至作业控制子系统。资源优化配置的条件来源于编组站计划管理子系统中信息的充分共享,以及与作业过程控制子系统的信息实时交互。通过研究编组站作业过程,对局-站计划协同优化、阶段计划自动调整、调车计划辅助自动编制方案、站区作业计划一体化管理进行调整优化,提出搭建局-站运输调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编组站综合自动化计划协同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建石家庄南编组站是石家庄货运系统外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SAM和CIPS两种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方案的比较,结合工程进度情况和投资规模,选择了适合的解决方案,为实现信息和控制自动化及减员提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编组站的驼峰和编尾主要完成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为了防止溜放的车组冲过停车线进入尾部咽喉区,需要在编组站驼峰尾部配置停车防溜控制系统。为此,研究TYTK型停车防溜控制系统,以及与SAM系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刘隽  孙洋  张华 《铁道通信信号》2010,46(12):11-13
介绍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中电务维护功能的分析、设计以及实现的技术要点。以规范的软件工程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三层结构的服务器—客户端软件架构,并配合相应的软、硬件部署方式,最终实现了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电务维护子系统,达到了运维融合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编组站运输能力自动计算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决策树C4.5算法,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数据库丰富的数据信息中自动筛选、汇总能力计算所需数据,自动建立符合当前编组站实际情况的能力自动计算体系,按照预先设置的能力计算单位时间,自动计算编组站全站能力或单项设备能力.最终通过人机界面以图表方式显示能力计算及查询结果,为编组站技术装备的管理和运营组织方式的调整提供更加丰富、客观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Synthetic Automation of Marshalling yard)系统以"管控结合"为设计理念,实现了编组站运输生产指挥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针对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东编组站作业具有复杂性、安全管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联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  相似文献   

16.
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的应用为背景,首先介绍了SAM系统在停车器自动控制方面实现的功能,然后简单描述了系统的层次架构,并着重介绍了停车器自动控制逻辑判断流程,以及控制命令下达流程。最后介绍了SAM系统停车器自动控制功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编组站作业特点,基于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系统的运营环境,利用SAM系统的作业过程数据,对编组站的到发线接发车能力、调车场解编能力、咽喉通过能力以及最终能力的查定计算方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是新一代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在研制及推广过程中,针对既有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需求,在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系统仿真及综合测试,以保证系统在不影响站场现有作业的条件下开通应用。通过新丰镇SAM系统的推广应用,开发了一套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的仿真及测试平台,对编组站机车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发及推广应用起到极大的作用,保证系统在现场的安全应用和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9.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在西安局新丰镇编组站成功运用了4年,目前正准备在南宁铁路局柳州南编组站规划设计实施应用。介绍南宁铁路局柳州南编组站现状和编组站综合自动化(SAM)设计思路,以及柳州南编组站(SAM)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