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汽车企业与过去相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其他跨国汽车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仍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全球运营能力和规模效益4方面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与国际先进汽车企业间存在的差距。指出只有突破这些瓶颈,才能切实提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核心竞争力,争雄于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部件企业在研发能力上的不足,使得我国汽车工业对国外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目前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多依赖国外进口或外商在中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汽车研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深刻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研发现状与不足之处,根据国内外汽车研发现状和特点提出5点针对性建议,最后呼吁我国汽车企业特别是合资企业要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实施技术驱动型企业发展战略,在未来5~10年实现由汽车大国迈向产业强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罗列目前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自主和出口当仁不让成为焦点。而编者以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根自然在于中国汽车零部件的自主。因此,本期东方时评认为,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需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二是增加研发投入, 提升研发能力;三是加快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四是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与国家的汽车安全性法规密切相关,世界各发达国家都把汽车制动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主要目标。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制动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与国外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差距以及我国汽车制动器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薄弱环节。阐述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制动器行业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我国制动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提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自主创新生态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市场,然而,倘若我国汽车产业一直缺乏产品自主研发的核心竞争能力,那么,我国就只能成为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而绝不可能成为汽车生产强国。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及核心技术的缺乏正是由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生态缺失和系统不完整所致。  相似文献   

7.
孔祥福 《车时代》2021,(1):239-239
当前,在我国制造的2025环境背景之下,我国汽车更新迭代的速度持续加快,针对我国汽车企业而言,应当具备一定的产品研发效率,此外,还应当尽可能保证汽车研发的质量,一个完备的汽车研发项目管理能够实现汽车企业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本篇文章将对项目管理在汽车研发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希望能为今后我国汽车研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产品研发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为主要研发方式。在汽车研发过程中,样车试制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样车试制在汽车研发项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时间跨度最长,验证的项目最多,关系到整个研发项目的成败。样车根据工程设计数据制作,主要是为了满足性能和可  相似文献   

9.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创新与拼搏,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然而,放眼世界,我国汽车工业仍然是大而不强,与主导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差、成本高、基础弱、效率低,特别是在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驻中国,对中国汽车厂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是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竞争。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收益,往往从扩大销售量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拓展其收益,提高其利润水平,而扩大销售量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竞争的实质是成本竞争,有吸引力的价格背后必定是存在着成本的优势。因而,如何创造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对我国汽车企业创造自己的成本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范围的汽车工业调整重组步伐明显加快,我国已成为国际汽车产业投资热点和新兴汽车消费市场。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尽快提升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当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最紧迫课题。必须下大力气通过鼓励公平竞争与兼并重组形成产业集群;通过提高全国汽车企业整体研发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以及通过提高节能环保安全技术与产品的发展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使我国汽车工业朝着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政策和全球贸易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放缓。文章着重对2010年和2011年我国乘用车、商用车和自主品牌汽车等的产销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2012年我国汽车市场的特点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销情况受政策变动和经济因素影响,市场份额下降,汽车出口成为拉动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力量。指出2012年汽车市场将以结构调整为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汽车市场是按波动规律发展的,30年来已发生了5次波动。文章采用“车市波动分析法”研究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后认为:2009年上半年车市走出“谷底”,下半年平稳回升,结束“第5次波动期”,2010年中国车市进入“第6次扩张期”。文章阐述了“第6次扩张期”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并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使车市按波动规律稳健快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步伐,经多年发展,我国汽车车身模具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整体实力已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恰逢金融危机,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加速度都趋缓,本期模具专题带来的是《中国汽车车身模具行业发展概况及面对危机的对策探讨》,笔者认为困难将驱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开拓市场的步伐,这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是发展当地市场非常重要的环节,曼·胡默尔要想深入到中国市场就必须加大本土化的建设。这包括产品的本地化生产,以及研发团队的建立和研发设备投资等等。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毁灭性打击,2009年11月,商务部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支持车企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出口严峻形势,积极应对出现的贸易纠纷。一年多来,中国汽车出口虽无累累硕果,但也多有标志性建树,汽车出口正从"游击战"向"阵地战"转变;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创造转变;从主动开拓海外市场向借助国家力量开拓海外市场转变,相信我国汽车出口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成效会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作为解放卡车的第6代产品,解放J6从2007年7月15日下线的那一刻起就被一汽寄予厚望;然而,在上市之初的一段时间里,解放J6并没有立刻赢得市场的认可,在经历了2年多的市场导入期后,解放J6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暴发。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颁奖仪式上,中国一汽“高品质J6重型车及重型柴油机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厚积而薄发,正是源于雄厚的自主研发实力,一汽历时7年打造的解放J6不仅在当今激烈的重卡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为一汽赢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18.
汽车油路系统中,油箱是汽油的存储容器,对汽车动力的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油箱主要由油箱壳体、汽油泵、油管等零部件组成,它既是功能件,又是安全件,需要满足国家汽车零部件强制性认证要求。特别是在汽车安全性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有汽油泄露问题发生。中国各大整车厂对汽车油路系统的控制也特别关注,汽车销售市场上很少发生汽油泄露的重大事故,但也会有零星车辆发生漏油问题,导致汽车召回。  相似文献   

19.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4,(11):96-97
面对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不少企业提前谋划,欲趁此商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经在乘用车排气系统排名第一的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系统中国区,也希望借中国重型车国Ⅳ排放标准实施之际,进一步拓展商用车后处理系统市场。  相似文献   

20.
在高油价时代,产品的节油性能已经成为打动运输用户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从整车的轻量化到发动机性能提升,都已成为生产企业的着眼点。而下一个方向,则可能是省油轮胎。一提到汽车节油,人们就把目光集中在发动机身上,而汽车上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轮胎则很少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