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谣言是网络思想领域中的黑色地带,是国家文化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治理对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种各样的网络谣言不断,给党和政府的抗疫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干扰和挑战。重大疫情下,网络谣言的生成和传播通常会受到网络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运用信息收集、分类、综合与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对重大疫情下网络谣言生成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找出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途径,对于凝聚人心共同抗疫、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调查选题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H民办高职院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状况,包括与网络谣言接触情况、对网络谣言的鉴别分析能力和反应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例如完善国家法律制度的和普及法律知识、发挥高职院校主力作用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增强个人网络谣言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模式、原因及其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模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网络舆论引发模式、由网络谣言而恶化或失控模式、利益受损群体网络发动模式以及境内外敌对分子发起模式。当前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原因主要有社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网民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网络规制不完善、个别地方政府损害民众利益以及处理网络群体事件方法不科学等。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应采取建立健全防范协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及时掌控事件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及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等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同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高速信息采集是千兆网上实现信息发现的难点,基于IXP2800的高速信息发现系统用网络处理器硬件来实现网络实时数据采集和高速信息发现,可为公安、安全、政府、教育和企业等提供一个对网上传播信息进行信息发现的工具。文章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新常态下,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投资控制、设计变更、征地拆迁等领域敏感性强且备受关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混淆视听,更有可能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为此,试从舆情引导角度阐述高速公路建设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置措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电子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控制化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指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与智能化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8.
电子信息与智能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电子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电子与信息技术在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网络控制化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指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汽车,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信息社会与智能化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环境中,使用网络并善用网络信息资源已经成为每个人重要的能力之一。公交报作为一份企业内部报纸,它不仅对公交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且为企业保留下来大量的珍贵资料,记录和影响企业成长。那么,公交报如何运用网络信息?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占用最大限度的信息和宣传阵地,透过对信息资源的拓展延续和对新闻对象的思考等创新方式,来实现对公交新闻时间更好、更广、更新、更深的宣传报道,将是今后企业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Linux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与网络的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和复杂化.各种计算机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如何从技术、管理、法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保障信息与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计算机安全人员的共同目标.文中主要介绍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的设计原理和在Linux操作系统(主要是在RedHat)下,对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公交信息对出行前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选取了公交出行距离信息、 公交车辆位置信息、道路拥堵情况信息和公交换乘信息等四种公共交通信息,通过均匀 设计方法,设计四种公共交通信息组合条件下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并通 过在湖北襄阳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多项Logit 模型,定量分析了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 明,公交信息对出行前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且不同的公交信息对出行方式选 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会增加人们选择公交出行的意愿;对于已购车的出行者,公 交信息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个人对于公共交通的偏好也会影响其出行方式选择的意向.研 究建议,提供更准确和丰富的公交信息服务以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Web的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安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各种公安信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可以规范公安系统管理流程、提高办公效率、加强决策支持、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分析当前公安信息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Web的城市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滕靖  杨晓光 《城市交通》2010,8(3):72-78
为促进城市公交行业的良性发展,政府需要对公交企业加强营运质量监管并采取有效、透明的财政补贴策略,由此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公交监管信息系统的研发设计。首先,分析了公交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可比性条件重构公交营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然后,解析公交企业收支平衡关系,研究成本规制的决策内容和方法。在上述基础上,设计面向政府行业管理的公交监管信息系统功能架构。最后,给出监管系统在公交信息化平台体系中的接入位置及与其他信息平台之间的互联关系。  相似文献   

14.
ITS共用信息平台系统结构及集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从ITS共用信息平台的内容出发,分析了ITS共用信息平台的信息来源与应用需求体系,提出ITS共用信息平台的系统结构,探讨了 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技术实现模式,并就我国ITS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主导模式和策略— 基于ITMS集成的共用交通信息平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现实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公众参与环境行政决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的现实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诸如公众环境行政参与能力不足、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信息匮乏以及公众环境行政参与的效力低下等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当务之急是需要通过组织化的公众参与来克服公众个体参与的无序性,配置公众参与过程中的信息供给制度以夯实公众参与之基础,确立公众参与的政府回应与司法救济机制以提升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对ATIS实际实施效果存在显著影响。本文以大连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专项调查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并定义ATIS信息因子,对公共交通相关ATIS信息进行合理分类,同时引入公共交通出行者年龄、职业、先进通讯技术使用情况等个人特征变量,建立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Binary Logit 模型,对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交通出行者个人特征与ATIS信息内容特性对公共交通出行者ATIS信息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应进一步面向公共交通出行者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涉履多主体、多部门,如何保证信息流正确、及时、高致、通畅是保证物流大系统高致运行的关键.本文在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能采用的三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多系统互连模式,并探讨了每种互连模式的适用的范围,指出多级网络体系结构较符合我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目标和功能架构的要求.同时,本文分析了多系统互连的关键技术,对在实际中采用和推广该技术有着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知情权的实现对于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政府危机管理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本文从政府的意识、政府的信息收集和信息披露制度、法制保障以及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知情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出行信息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行信息是影响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出行信息传递能够提高系统服务水平及对出行者的吸引力.基于出行全过程和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角度,建立了出行信息搜寻模型,并对出行者的出行信息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基于物元分析理论提出了出行信息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给出一个出行信息有效性评价实例,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信息服务,提高社会物流运作效率,为企业竞争提供平等发展机遇和空间,降低产品运营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为政府调控物流业提供信息通道和支持信息环境应用信息资源规划、商务建模、IT与供应链管理、商务智能与管理决策、项目管理、组织管理和电子商务战略等系统数据建模理论和方法,梳理业务流程,摸清信息需求,建立物流信息标准和物流信息系统模型,从而积极稳步地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论文深入分析研究了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论述了统一开放的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完整的规划设计内容,所建议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构成、服务关系和规划设计内容对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