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施工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成南高速公路工程介绍设置沉降板和侧向位移桩的方法观测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合理、有效地对软基路堤施工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雷丹  江鹏锐 《路基工程》2022,(1):98-102
依托四川省某软土路基分级填筑工程(5级),通过在路堤中部剖面布设沉降管和在坡脚布设水平测斜仪的方法,监测分级填筑过程中的路基变形指标;采取实测沉降值和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双指标沉降控制方案,拟合验算各级填筑的最佳沉降时间节点;计算标准沉降时间对应的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并验证其规范性.结果 表明:软土路基在分级填筑施工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3.
软基路堤现场观测结果的分析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软土路基施工时,应通过现场观测其垂直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指标,来评价是否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在路堤施工阶段用来制路堤填土速率,保证软基路堤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沉降观测与施工决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建设在路基填筑期都要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简述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沉降观测的布点原则;提出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介绍某高速公路软基沉降观测工作的现场协调工作。以某高速公路的部分观测点为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来指导施工。高速公路建设信息化施工对提高高速公路建设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快速道路扩建工程软基路段施工期间的稳定安全及工后沉降控制是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问题。通过对汕头市梅溪河金凤大桥———西港高架桥段城市快速道路软土地基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总结不同施工期沉降观测和侧向位移观测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填方路堤结构具有沉降量大、沉降不均匀等特点,极易产生路堤病害。为解决此类问题,文中以十巫北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对绢云母片岩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路堤在不同工况下填筑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填筑过程中,路堤最大沉降随填筑层厚的增加而增大,而层厚对侧向位移没有明显影响;高填路堤填筑高度与沉降和侧向位移呈正相关,坡脚附近出现了隆起,且隆起值也与填筑高度呈正相关;路堤的沉降和侧向位移随弹性模量的提高逐渐减小,在弹性模量大于15 MPa后,对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影响明显变小;路堤的最大沉降量、侧向位移随着路基坡度的减缓而增大;路堤中心沉降和侧向位移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少;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说明路堤沉降的规律为沉降在前期发展较快,后期逐渐减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了碎石桩处理软基和排水板处理软基两种处理方式,并在两种处理方式下对软土侧向变形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通过实际工程监测,对两种处理方式下软基的侧向变形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碎石桩处理软基最大侧向位移相对较小,在填筑期排水板处理软基的最大侧向位移的增长速率是碎石桩处理软基的4.5倍。因此,碎石桩在技术上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更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土木工程行业低碳化发展进程,利用隧道爆破洞渣作为高速公路路基填料,开展洞渣高填方路基沉降影响因素及填筑技术研究。依托贵州德余高速公路工程,利用MIDAS GTS软件建立高填方路基二维数值计算模型,阐述了分层填筑施工下路基位移场和应力场特征,分析了软基换填深度和分层夯实厚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并提出了洞渣填方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分层填筑施工最大沉降发生在路基底部;随着换填深度的增大,路基沉降逐渐减小,但换填深度超过2.5 m后,通过增大换填深度以减小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不明显;随着分层夯实厚度的减小,路基沉降逐渐减小,分层夯实厚度小于4.5 m后路基沉降控制效果明显下降;利用连续级配方程对路基不同填筑部位填料级配进行设计,并采用分层错位强夯法施工的路基,沉降满足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软基段桥梁边孔墩位移的工程案例并不多见,而宁台温高速公路温州乐清段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段的部分桥梁边孔墩出现了较为显的位移。本通过对边孔墩位移的监测和路基沉降观测的数据建立了路基沉降和边孔墩位移的关系曲线,辅之以对软基特性和桩基受力的分析,得出边孔墩位移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存在路堤临界高度的问题,根据某高速公路的现场实测数据,探讨了临界高度对软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路堤填筑到临界高度以后,软基的沉降量、沉降速率、侧向位移量都急剧增大.最后,应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来计算路堤临界高度,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软土地基特殊的工程性质,修建在软基上的公路常出现路基失稳、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袋装砂井法的加固原理,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路堤填筑完成后的沉降观测结果表明,袋装砂井是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效果良好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填方施工过程中软基路堤失稳问题,东莞港口大道采用深层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了软基施工监控,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填筑6.69m的路堤。监测结果表明,实测综合孔压系数及深层侧向位移速率较小,在填土速率控制指标中应以地表沉降速率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上海A5嘉金高速公路的桥台台背EPS施工实际情况,介绍和分析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c,简称EPS)作为一种新型的路基填筑材料在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EPS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路基轻质填料,具有轻质、高强、较强的化学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良好的力学性能,能较好地解决软基的过度沉降和差异沉降,以及桥台和道路相接处的差异沉降,减少桥台的侧向压力和位移等问题。该文着重对EPS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EPS作为路基轻质填料的路用指标、E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初步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软基路堤拓宽工程——渔港路工程为例,分析软基路堤拓宽工程的路基沉降规律,根据分析结论,对该工程的沉降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结合工程施工期间及施工后路基沉降观测结果,对路堤拓宽工程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针对软基路堤拓宽工程,可分别对老路路堤沉降控制、拓宽路堤回填区沉降控制、拓宽路堤原始地基沉降控制3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设计和施工,能够有效减少软基路堤拓宽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核电站进厂公路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路段调研工程地质条件,得到土体参数,采用等价竖墙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软基沉降过程中路堤有效应力、超孔隙水压力和沉降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填土开始至达到设计填土高度过程中,土体内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增大。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增大会导致路基土体的有效应力减小,进而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路基稳定。因此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加强沉降以及侧向水平位移的监测,确保路基的稳定。同时通过现场沉降监测的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证实等价竖墙法用于解决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处理下公路软基沉降模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夏海  潘胜 《公路与汽运》2011,(3):105-109
软基上修筑路堤,变形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其中侧向变形问题尤为复杂.文中针对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建立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简化地基模型,采用一级逐渐加荷法施加路基填筑过程荷载,分4级填筑,每级2 m;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加栽过程中的地基土侧向位移进行分析,研究了填筑高度、软土...  相似文献   

18.
结合四川盆地北部地区特殊地质条件和软土物理力学性质,针对新建巴中~南部高速公路实际工程中不同的软基类型,运用地基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及路堤工后沉降等监测手段对塑料排水板和碎石桩两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两种软基处理方法对地基沉降和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地基,软土排水能力强,软土固结较快;碎石桩处理软土地基能有效控制地基深层水平位移值的进一步扩大.结合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软土地基层厚度和路基填筑高度合理选择软基处理措施的办法,为软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彭湖高速公路软基填筑过程中的沉降变形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软土沉降监测方案,依据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在施工期内小范围的池塘软土、填筑材料、填筑速率对路基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软弱地基桥台台背填筑EPS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利用EPS填筑软基上桥台台背的结构进行分析,探求解决软土地基上桥台台背填筑的技术问题。首先,对EPS块体以及混凝土和EPS结合体进行应力与应变分析,从理论上说明实现减少路面沉降的可行性;然后,进行软基上桥台台背填筑EPS的结构分析,说明采用EPS填筑路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桥路的差异沉降与路堤的残余沉降,达到防止桥头跳车以及台后填土与地基住移时桥台的侧向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