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3年,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业务部的销量达到了230900辆,比2002年(236600辆)下降了2%,这主要由于西欧轻型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以及新款Viano/Vito多功能商务车系列的换型。然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业务部的销量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对商用车分部的2003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上海车展商用车展区,在梅赛德斯-奔驰轻型车Vito和Sprinter基础上改装的5款商用车,在一群大家伙中显得小巧玲珑,加上梅赛德斯-奔驰闪耀的星标,且大多装载着特殊设备而格外引人注意.就有关问题,<商用汽车>记者采访了梅赛德斯-奔驰中国轻型商用汽车部高级销售经理陈伟明和福建戴姆勒营销部部长葛瑞柏.  相似文献   

3.
于晶 《商用汽车》2003,(10):34-35
2003年9月22日,全新梅赛德斯-奔驰Actros新车发布会在中国武汉国际商用车、专用车展览会开幕前举行。虽然这次才是全新Actros面对中国媒体的首次公开亮相,但其在中国市场的作为已经被炒得沸沸扬扬:2003年8月,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公司400辆液化气运输车招标中,首批签订购买协议的200辆卡车就是今天的主角——全新梅赛德斯-奔驰Actros卡车。它  相似文献   

4.
从在中国市场销售几百辆卡车,到销售1 000余辆卡车,再到销售3 000余辆卡车,短短几年时间,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中国)以惊人的速度占据了中国欧洲进口卡车的大半壁江山,演绎着欧洲重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神话.这个案例在引起了欧洲商用车企业、国内改装车企业、国内运输企业关注的同时,更引发了<商用汽车>记者探究其市场成功背后因素的热情,希望通过采访这个"神话"的亲历者,给读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戴姆勒:阵容强大 日前,戴姆勒集团在2012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的预展上带来了将在全球首发的2款车型以及在欧洲首发的1款车型.作为预展的一部分,戴姆勒旗下的共16款商用车型在斯图加特展出,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奔驰Citan城市轻型商用车、梅赛德斯-奔驰和赛特拉品牌的全新城市客车和豪华旅行客车、新能源商用车领军车型梅赛德斯-奔驰威霆(Vito)E-Cell电池车和扶桑Canter混合动力车,专为重型运输配送作业设计的梅赛德斯奔驰Antos也首次对公众亮相.  相似文献   

6.
高杉 《汽车杂志》2006,(4):154-155
奔驰不仅在轿车界享誉盛名,在商用车辆领域同样有傲视群雄的资本,梅赛德斯-奔驰SPRINTER和VITO就是当中的杰出代表,在中小型商用客车的世界里,它们代表的是奔驰星辉下的最高品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工业建基于商用车.商用车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乘用车市场火热跟进的情况下,商用车依然保持了大于50%的市场贡献度.然而,2005年,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市场结构终于由不断的量变引发了质变.1~11月,全国汽车销量513.76万辆,其中商用车162.22万辆,乘用车351.53万辆,商用车对汽车市场的销售贡献度降为31.58%,商用车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的格局终于被打破.  相似文献   

8.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携其轻型商用车旗舰产品亮相2012年北京国际车展,本次参展的10款车型涵盖梅赛德斯-奔驰凌特、威雷和威霆系列.其中不仅有为终端市场打造的凌特豪华乘用客车及威霆豪华商务车,更有以凌特为基型车进行特殊改装的豪华客车、豪华商务车、越野救护车、急救通讯指挥车,和以威雷为基型车改装的豪华客车,显示了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用车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多元化优质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品牌诉求.  相似文献   

9.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10月我国商用车累计销售量为230.3万辆,2009年1~10月我国商用车累计销售量为270.1万辆.与2008年相比.2009年商用汽车销售量增速达17.3%,增量为39.8万辆,商用车在汽车工业中的贡献率达到13.3%.  相似文献   

10.
张烨 《驾驶园》2009,(2):44-45
早在2005年,戴姆勒公司就成功地将先进的高效节油技术-BlueTec应用到商用车领域。从那时起,已有160,000辆拥有BlueTec的商用车在欧洲的大街小巷中行驶,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的重型载重卡车。这些车辆中,超过90%已经达到欧V排放标准。达标时间远远早于排放标准的预期实施时间2009年秋。目前为止,这些BlueTec车辆已经为车主节省了将近4亿升的柴油燃料;为环境减少了近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十亿公里的良好行驶里程充分证明了车辆的出众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