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从全站仪与PC-E500计算机的有线联机原理入手,介绍了无线通信模块的基本性能,阐述了全站仪与PC-E500计算机无线串口模块的改造连接工序及要点,并通过测量试验验证了全站仪与PC-E500计算机无线串口通信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采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旧桥几何尺寸测量的主要内容、优点、测点布置情况及方法,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免棱镜全站仪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陀螺全站仪无法直接架设在强制对准台上的问题,设计研发了YJTQ-1型陀螺全站仪强制对准连接装置.文章首先根据该装置的应用需求,总结出了该装置研制的基本要求;其次,根据YJTQ-1型陀螺全站仪的构造和陀螺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了该强制对准连接装置;最后,对该装置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陀螺强制对准连接装置定向精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在2.0”~2.5”之间,而三脚架则在2.5”~3.1”之间,该陀螺全站仪强制对准连接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完全可以达到应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全站仪在大跨径桥梁荷载试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TM50精密监测全站仪机器人为载体,介绍了智能全站仪的优势特点、基本原理和测试精度,并结合贵港市同济大桥工程实例,验证了智能全站仪在特大跨悬索桥荷载试验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隧道施工监测中采用高性能全站仪测量拱顶沉降,其测量精度符合施工监测的要求。文章针对传统拱顶沉降监测方法的不足,分析高性能全站仪测量方法的优势,并结合建单山隧道工程实例,通过采用高性能全站仪和精密水准仪对隧道同一拱顶沉降测点进行变形监测及数据分析,证明了高性能全站仪监测拱顶沉降的可行性和优异性,对隧道拱顶沉降监测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管道中心线地理坐标信息的测量需求,基于惯性导航原理,研制了以管道内检测器为载体的管道中心线测绘内检测设备,并将其与漏磁内检测器结合进行工程应用。选取了5处已知点对测绘结果进行了验证,测绘结果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研制的惯性导航内检测器能够准确测绘管道中心线轨迹坐标,在校验点间距约为2 km时,5个距校验点约1 km的已知点的平均测绘误差约为1.8 m;通过将惯性导航检测器与漏磁检测器的组合使用,可有效获取管道缺陷的地理坐标信息,提高了管道内检测缺陷检测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能满足二等、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文章介绍了两种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误差来源,并通过计算两种方法的高程测量误差,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红水河十五滩航道难于定位测量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常规测量定位方法的缺陷,提出了计算机控制全站仪进行前方交会定位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机编程和操作使用步骤。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测量定位的符合率高,具有推荐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05,(9):F0003-F0003
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始建于1964年,现有职工近400人,其中高、中级专业职称人数占75%。是持有国家认证的8个甲级资质(公路行业、交通工程、水运工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测绘、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程总承包)的综合勘察设计单位,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全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设计手段先进,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CAD出图率达到100%,并广泛应用工程三维造型设计、公路全景动态透视图等先进手段,拥有GPS全球卫星定位仪、全站仪、红外测距仪、中浅层地震仪、SWS面波仪等先进仪器和德国CAD/1路线一体化等设计软件…  相似文献   

10.
在航测遥感测绘工作能够创新融合多种新型测绘技术和摄像技术,还能够将GPS设备和RTK精密定位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提供更加精准的测绘基础数据信息.在绘制航测遥感测绘地形图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免像控技术和专业的仪器设备,能够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各项测绘工作指标,有效提升测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析免像控技术在航测遥感测绘地形图中的具...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结合厦门港海沧航道扩建工程实践,介绍了利用全站仪与GPS-RTK(1+2)技术进行炸礁作业施工放样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全站仪与GPS-RTK放样作业的具体步骤及效果,并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GPS-RTK(1+2)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实用的路基断面填挖方量计算软件DM2的特点、原理和使用方法。软件适合于铁路、公路施工现场的路基横断面测量和方量计算,并对二维断面测量和全站仪三维断面测量都有良好的支持。软件小巧,设置、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逐渐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程测绘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由传统的模拟测绘不断改革创新为现在的数字测绘,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建筑行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本文就信息化时代下工程测绘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工程测绘是如何与数字信息技术相融合,并逐渐步入到信息化测绘时代的。  相似文献   

14.
谯生有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272-275
通过分析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特点以及传统量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应用全站仪进行隧道支护变形量测的新方法,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在某隧道变形量测中的实际应用,表明利用全站仪进行软弱围岩隧道初期支护的变形量测可以克服施工干扰,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利用PDA配合全站仪进行公路路线勘察测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PDA测量程序利用VB.NET进行开发,其特点是程序可视化高,计算速度快,操作简便,使用方法与电脑操作类似;并且由于PDA存储量大,可对测量数据直接记录,减少内业工作量,摆脱了传统PC-E500及Casio-fx4800等测量方法的许多不足.文章介绍了该程序设计流程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首要进行的施工任务是路线实地测量放样。一般在高等级公路的导线测量和中线测量中往往采用的是全站仪。这种方法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快捷。鉴于此,结合某一级公路实地放线施工实例,简要探讨全站仪的具体操作过程,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管道惯性导航内检测测绘的原理,分析了进行管道惯导测绘时,定标盒摆放间距以及定位偏差对管道测绘数据水平偏差的影响。现场试验表明:定标盒摆放间距以及定位偏差增大,均会引起管道惯导测绘数据水平偏差增大,呈现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8.
跨江线缆测量主要采集跨江线缆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具有测区范围大、跨越地域广、测程较远等特点。文章结合广西郁江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的跨江线缆测量工程实际,介绍采用CORS技术结合全站仪进行跨江线缆外业测量的技术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与传统作业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的优势,为CORS技术与全站仪的联合测量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勘察设计是建设公路工程的前提,勘察设计质量对公路工程的通行质量与使用寿命等有重要影响。测绘是勘测设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应用测绘技术是规划、设计及制定各种决策方案的前提。在公路工程的勘察及设计工作当中常用的测绘技术主要包括3S技术与数字测绘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对公路工程的勘察及设计中应用以上两种测绘技术的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提升测绘技术应用水平,从初步测量和施工图测量两个方面对测绘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依托某公路工程项目,详细阐释勘察设计工作内容,针对性地研究测绘技术应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地形模型和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等角度探讨测绘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