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分析和施工技术总结,介绍了预防温度应力断板技术措施,为降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内不同深度处的温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动态变化,这直接导致混凝土板内部出现膨胀和收缩变形。已有经验表明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综合作用会使混凝土板发生破坏。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影响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温度应力的各项因素,研究成果可以用于指导水泥混凝土轮迹路面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分析、混凝土路面板强度增长规律分析和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变化规律以及不利季节大气温度变化对路面板温度的影响分析 ,提出大气环境温度变化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影响 ,并结合试验工程 ,提出预防温度应力断板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混凝土路面板温度应力分析和施工技术的总结 ,介绍了预防温度应力断板技术应对措施 ,为降低黑龙江省寒冷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断板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RCC-AC复合式路面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CC—AC复合式路面是将沥青混凝土面层与碾压混凝土板采用特殊技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一种路面结构。对RCC—AC复合式路面的结构破坏状况、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养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RCC—AC路面的养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辆荷载与温度翘曲应力共同作用下,容易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疲劳破坏。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参数变化的混凝土路面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取不同板厚的条件下,车辆荷载与温度应力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得出混凝土板在正温度梯度和车载共同作用时,在相同地基模量情况下,产生的板内纵向拉应力会随着混凝土板的长度与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荷载应力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混凝土路面板厚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PC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由于沥青层的存在使得PCC+AC复合式路面的水泥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与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有较大的不同,并且沥青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板的温度应力的大小。所以,有必要对PCC+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结合河南省许尉高速公路工程,对PCC+AC复合式路面的温度翘曲应力进行分析,为研究该种路面结构的温度应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是一种高性能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对CRCP设计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荷载应力分析,将CRCP中纵向钢筋作连续化处理,建立了正交各向异性薄膜单元,对考虑裂缝条件下的CRCP荷载应力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了CRCP的两种临界荷位和配筋率等参数对板底应力的影响规律,并与普通混凝土板的荷载应力进行了对比,在温度应力分析中,建立了考虑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的CRCP温度应力计算模型与微分方程,并求得CRCP在降温和干缩变形作用下的解答,分析了参数的敏感性和混凝土徐变所引起的松驰应力效应,解析法和数值法相结合,计算了分析了CRCP端部锚固与与凸形锚固地梁的应力和位移,给出了端墙部分设计参数的建议值及于端部结构设计的计算诺谟图,同时进行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最后给出了CRCP板厚与配筋设计及端部锚固结构的成套设计方法,为中国制定定相应规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车辆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加铺层的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复合路面结构进行了荷载应力分析,得出了板底荷载应力随加铺层厚度、旧沥青路面厚度和模量等参数变化的规律。加铺路面厚度应由旧沥青路面使用状况评定结果决定,根据旧沥青路面的好坏适当增减加铺层的设计厚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计算应力、许用应力和极限应力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探讨进行构件设计时提高材料使用效能、减少材料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加铺沥青面层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温度应力分析发现:应力吸收层并不是越厚越好,应力吸收层的厚度对层间剪应力和结构竖向位移影响较大,而对沥青层底拉应力的影响比较小;高模量的应力吸收层材料对结构竖向位移、层间剪应力和沥青层底拉应力均不利。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现有《材料力学》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中剪应力正向与空间单元体的正向不一致问题,提出了调整剪应力正向的建议,介绍了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平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和应力圆的相应画法,提出了在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在应力分析教学中引入矩阵计算方法的建议.教学实践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张家口通泰大桥钢桥面铺装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了钢桥面板、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的三层钢桥面铺装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温度应力情况,最终提出了该类体系钢桥面沥青铺装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现有《材料力学》平面应力状态分析中剪应力正向与空间单元体的正向不一致问题,提出了调整剪应力正向的建议,介绍了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平面应力的计算公式和应力圆的相应画法,提出了在调整剪应力正向后在应力分析教学中引入矩阵计算方法的建议.教学实践证明了改进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ANSYS软件,对上层建筑与主船体连接部位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以转圆过渡半径R为研究变量,对不同R导致的过渡连接区应力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系列化的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转圆半径R下的上建转圆处结构应力水平以及应力集中度,重点对半径与应力分布状态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性分析,建立了设计变量R对转圆区结构应力变化的影响模型,提出了转圆区结构应力集中系数K关于转圆半径R的拟合公式.  相似文献   

17.
赵学军 《北方交通》2006,(5):112-114
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加大,预应力束也越来越长,由于钢束长度的不断增加,准确分析出预应力束各段应力对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超长钢束应力计算与实验资料做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的方法 ,对 38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支持的作用与价值进行研究。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19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早期使用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 ,连续使用 7d。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仅用葡萄糖、胰岛素和适量的电解质。两组同时监测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氮平衡 ,使用 APACHE 评分系统进行病情危重程度的评估。结果发现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记录两组治疗 10日内的死亡数、并发感染数以及褥疮发生数。发现研究组的病死数、感染与褥疮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因此认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肠外营养支持 ,不但能改善患者的应激性营养代谢紊乱 ,而且能提高临床疗效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克服满应力振荡的新算法:协调耦合优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荡是满应力设计中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难题。本仔细分析了产生振荡的根本原因,求出了设计变量之间的应力耦合值,并用网状分解法系统级的协调优化思想来协调满应力设计变量之间的应力耦合,从而使满应力设计的振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算例也证明了这一算法的稳定性与先进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种近似方法,对含偏心小圆孔的有限宽板条在单向拉伸时孔边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求解,得出了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