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德国运河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德国通过运河建设构建内河航运网的特点,并对可沟通我国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湘桂运河建设规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系可达性对城市居住用地分布的影响,基于交通可达性的概念和最短路径分析法,在GIS平台上构建了城市居住用地水系可达性模型.借助ArcGIS9.2软件,计算了不同交通等级的最小时间成本,分析了南京中心市区1990年和2008年居住用地的水系可达性时距圈和新增居住用地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南京中心市区水系可达性在5 min以内的居住用地的比例约降10%,在5~10 min之间的增加5.8%,在10~20 min之间的增加5.4,在20~30 min之问的没有明显变化;约80%的新增居住用地分布在10 min水系可达范围内,说明近20 a来,南京中心市区近距离水系可达性居住用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新增居住用地具有明显的亲水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魁奇路东延线工程为例,探讨在多水系限制条件下,如何有效利用道路空间进行城市快速路横断面的设计。分析不同的水系状态下,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尽量维持原有水体,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合理组织主辅路交通,给多水系条件下城市快速路设计的空间布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丁杰  田伦  刘亚 《交通与运输》2020,36(2):48-51
在提升城市道路网连通性的基础之上,为更好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体现水乡地区风貌特色,打造高效、生态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道路网系统,通过研究水系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和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分割、限制作用,揭示了水系对城市道路网形态、道路线形和道路交通组织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城市水系的大小和形态,制定水乡地区城市道路网规划过程中保持大型自然区域的相对独立策略、与潜在的重要生态廊道平行策略、依据生态敏感度来规划道路网密度策略,并通过典型水乡兴化市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实例,展现水乡地区城市道路网规划过程中道路网与城市水系共生策略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5.
长江水系的现状和问题,影响到长江水系的生存与发展、长江水系的生态环境,以及在这一广袤土地上工作、生活、学习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章提出渠化长江水系的概念、范围和条件。渠化后的长江水系应具有航运、防洪、风景与旅游等重要战略功能。  相似文献   

6.
水系为泥石流发育之环境及其运动之通道;植被的发育程度又与生态平衡及山体稳定密切相关。水系及植被的分布和发育情况与泥石流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本文通过对成昆铁路北段的卫片判释,仅就这一宏观规律加以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3年珠江水系航道里程15548.4公里,其中等级航道里程6409.5公里,占86.45%,其中三级航道1304.6公里,占航道总里程的8.39%。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东江和北江航道大部分仍处于天然状态,弯多狭窄,等级偏低。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比较来看,珠江水系的航道等级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方交通》2010,(3):27-27
我公司系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直属子公司,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临港新城水系的建设和管理,开发、经营滴水湖水上游览。公司水上游览项目开发以来,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部和珠江水系各省(区)政府提出了防抗雷雨大风“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后,珠江航务系统从沉痛的教训中总结摸索出了防抗雷雨大风的六条对策,并坚持不懈地实施、细化,逐步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尽管雷雨大风在珠江流域年年频发,但自1986年开始,珠江水上客运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开始扭转。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6年时间里(至2010年),广东将斥50亿元巨资振兴内河航运,全省将建成和完善以西江水运主通道和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为骨干航道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航道网,并以该网为核心,形成以北江、东江等航道干支相通、江海直达、布局合理、港航船协调发展的珠江水系内河航运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