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轿车情报》2008,(8):177-177
继五月底上海久事国际赛事管理有限公司宣布推出2008年F1中国大奖赛第一波促销措施后,立即在车迷中掀起了一股购票热潮。为了回馈车迷的热情,进一步提升赛票的附加值,久事赛事特地趁热推出今夏的第二波票务促销措施,凡在7月1日至31日间购买除草地票之外的所有F1赛票的车迷,都能享受10%的折扣。同时,比赛中维修区开放、赛道参观和车手签名的抽奖活动也将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2.
屈指算来,F1登陆中国已经5年了。可以说,每年的F1上海站都是中国车迷的盛宴。在F1登陆中国的第5个年头,我们想对所有的车迷说:请去现场享受F1吧!!!  相似文献   

3.
精品屋     
《汽车驾驶员》2004,(11):103-103
红黑相间的F1标志不仅代表着充满激情、速度和挑战精神的一级方程式赛车运动,同时也是由此项运动所衍生出来的生活用品的品牌。上海赛事公司经由FOA(世界一级方程式管理有限公司)认可,成为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F1商标使用权的惟一总代理。虽然不是每一个车迷都可以亲身去感受F1赛车,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日用品拉近与F1赛车运动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杨云飞 《轿车情报》2014,(6):256-259
了解60年代F1的车迷,和喜欢汽车运动的车迷,再或者关注赛车模型收藏的车迷一定知道胡安·曼纽尔·方吉奥的大名。他不仅是F1历史上的传奇车手更是—位“指挥家”。他为F1做出的贡献和在F1比赛中所取得的成就连迈克尔·舒马赫也无法企及……  相似文献   

5.
精品屋     
《汽车驾驶员》2004,(7):104-104
随着今年上海成为F1赛车的一站正式比赛,F1运动势必会在国内掀起一轮狂潮.F1车迷也会日益增多。为此,编辑们特意为大家搜罗了一些F1赛车的附属用品。相信大家可以在F1车手的比赛和日常生活中发现这些用品的影子。本期为大家推出的是宝马威廉姆斯车队的用品,以后我们还会把法拉利、迈凯伦等车队的用品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王婆卖瓜     
《汽车杂志》2010,(5):192-193
2010年的F1真的很难看。连油都不能加之后,车迷可以做的事情一般就是看完发车后,去打个盹或者拿本杂志蹲坑——这里隆重推荐我们杂志,因为只有我们杂志才登这些车手和官员又说了些什么废话,放了几颗卫星,和环境相当“和谐”。如果不是专业车迷,完事后不用回到电视机旁了,按照你自己的想象操作吧,结果和你猜的,估计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7.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9,(5):114-119
新赛季伊始,F1的围场内有点乱了。车迷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罗斯·布朗和他的布朗车队。布朗用21天的时间缔造了一个F1历史上新的传奇。  相似文献   

8.
F1观战手册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4,(9):120-122
上海F1大赛在即,众多车迷磨拳擦掌,蠢蠢欲动,想在第一时间赶到赛场去体验这一汽车运动的顶级赛事,然而由于F1大赛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许多车迷对如何才能顺利圆满的到场观看赛事还不甚了解,这里我们就将观看F1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为大家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运动》2008,(10):142-143
有人说,没去现场看过球的,就不是真球迷。我想这句话放到F1上,同样正确生效。没经过F1现场淬火的车迷,还称不上是真F1车迷。对于中国的众多F1车迷来说,亲临F1赛场的最好机会莫过于每年一度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的中石化F1大奖赛了。在我看  相似文献   

10.
翁鉴轩 《轿车情报》2012,(4):270-275
如果佩特罗夫消失在本赛季的车手名单上,会关注此事的,恐怕只有俄罗斯车迷。作为F1的菜鸟车手,佩特罗夫的困境极具代表性——大费周折地挤入F1、签下没有保障的合同、随时都可能被扫地出门。  相似文献   

11.
熟悉F1的车迷都知道:以法拉利为代表的大部分F1赛车所采用的AMT变速器都是由马瑞利公司提供的,此外诸如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宝马和奥迪等部分车型也配备了这种变速器。因此,曾一度让人们对AMT感到高不可及,今天,马瑞利却以一种如此平易近人的方式让AMT走近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2.
《汽车时代》2009,(7):77-77
自由方程式竞速社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集F1新闻、F1游戏、车迷聚会区等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F1网站之一,它成立于2007年6月.其实,早在07年以前.中国已经拥有了很多F1赛车游戏的玩家以及由他们组建的F1网站.这些网站除了供大家讨论F1赛事.还设立了属于自己的F1联赛.向F1游戏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供大家在电子竞技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3.
张鑫 《车时代》2010,(6):234-237
进攻、防守、超车、故障、得意、失利……一切令比赛充满精彩的元素,在2010 F1西班牙大奖赛都不曾缺少,然而,在比赛结束之后,我们还是听到了不少关于比赛显得平淡的论调。以往,车迷们在期待每一场F1大奖赛的时候总是祈祷决赛当天能有个好天气。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10,(3):180-180
2010赛季F1世锦赛即将开赛,但是已经决定告别F1一年的雷克南仍然是车迷们关注的明星车手。最新的消息表明:雷克南极有可能在2011赛季重返F1,加盟红牛车队与德国小将维泰尔并肩作战。  相似文献   

15.
雷楠 《汽车时代》2009,(6):60-60
随着每年F1赛季的来临,所有的F1车迷都在密切关注任何关于F1的消息,有的甚至跟随自己喜爱的车手到各举办国为他们加油。但是人们有时却忽略F1比赛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高正 《车时代》2006,(11):94-95
F1这个比赛,就是个让车迷永远都猜不出结果的“游戏”。2006年的上海F1大奖赛无疑让我们都为老车王捏了一把汗。同时又对新车王赋予了重望。车王舒马赫最终的胜利我们可能都不会猜到。阿隆索的失利可能出乎我们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14,(4):238-240
只有一哨尖刻到骨子里的呼啸才能代表F1!作为一个车迷,我反对把这项比赛带到沟里的所谓技术规章——拜托,这是F1在比赛,不是割草机聚会!  相似文献   

18.
陈洋 《汽车与运动》2008,(8):146-147
2008赛季依然是不得安生的一年,无论是场内场外都让深爱F1运动的车迷大开眼界,在经历了半个赛季的今时今日,我们为你打开F1神秘画卷,为在F1赛场上打拼的各位颁发了半年度的"酸梅奖"。  相似文献   

19.
许鸿德 《汽车杂志》2004,(2):110-114
提到Gernd Berger这个名字,你脑中第一个浮出的影像是什么?资历不同的F1车迷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年轻的车迷可能想到的是穿著BMW衬衫,总是和Frank Williams、Patrick Head一起出现的BMW竞技部门总监。看F1超过5年的车谜可能还记得1997年HocKenheim赛道上Berger精彩的单站胜利。如果你想到的是Ayrtonsenna的队友、Benetton车队历史上第一位分站冠军得主.甚至是“最后一位被Enzo Ferrari钦点的年轻车手”,那欢迎你加入“F1恐龙俱乐部”,在F1赛道内外打滚了20年,Gerhard Berger终于决定离开这个他最心爱的马戏团.追求人生下一个目标。让我们在这里最后一次回顾这位“赛道内外都是传奇”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20.
<正>尽管F1进入中国已经是第12个年头,但对于中国车迷而言,F1依旧是一项透着高大上气息的汽车赛事。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中国车迷的热情,这点从现场看台上黑压压的人群就可见一斑。12.5万的现场观战人数,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连主看台都坐不满的分站赛凭生出几分"恨意"。12年,F1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冠军人选,当然,那些单纯为"颜值"而来的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