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武客运专线漯驻特大桥桥址处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粘土及砂类土,工程地质条件差。通过试桩资源配置、成孔工艺及功效分析比较,确定该桥钻孔灌注桩施工以旋挖钻成孔为主,回旋钻成孔为辅。旋挖钻成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桩基的平面定位采用坐标法;护筒材料应耐压、耐拉、密不透水,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桩位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控制,合理布置泥浆池,根据不同地层配制泥浆;禁止使用正循环钻机,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选择钻头及钻头直径,施工中及时准确记录护筒口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通过正确换算高程进行桩长控制;采用换浆法清孔。  相似文献   

2.
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有喷粉和喷浆2种施工方法,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通过施工现场试验,证明了采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桩头下沉问题是有效且工程造价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8+228+638+228+78)m混凝土PK箱组合梁斜拉桥。为准确控制主桥成桥线形,实施高精度测量技术,主桥开工前布设6座混凝土强制归心观测墩,与前期设计交桩点一起作为首级控制网点;建立桥轴坐标系,采用主桥里程桩号和桥轴线偏距作为坐标数据,实施时用图纸设计坐标和里程桩号求取施工控制网与桥轴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式;采用GPS水准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采用Leica TCA2003全站仪测边后方交会方法和三等三角高程测量往返测方法进行钢锚梁及索导管定位;塔柱施工测量主要控制钢护筒偏差、立模偏差、塔柱变形控制等满足精度要求;主桥线形控制主要为轴线及高程控制测量。实践表明,各项测量技术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大桥准确对接。  相似文献   

4.
旋挖钻成孔施工过程要进行以下几点来控制施工质量:采用坐标法对桩基进行定位;应对护筒材料进行抗压、抗拉、抗透水测试,应用挖埋法进行护筒埋设,对泥浆池进行合理布置,根据地层条件的差异调制不同的泥浆;在施工中对护筒口高程进行准确详实的记录,为了控制桩长,需要正确换算各项设计高程,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清孔。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探讨了旋挖钻技术在特大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水泥喷粉深层搅拌桩桩头下沉问题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深层搅拌桩进行地基加固有喷粉和喷浆两种方法,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而在地基天然含水量更大的情况下采用此方法,由于流塑状淤泥是在喷粉施工时风压气流的作用下,搅拌过程中因受扰动发生液化,液化的淤泥上涌至地表面,造成桩体范围内淤泥质的减少而桩头下沉.通过施工现场试验,证明改用喷浆法施工的搅拌桩解决桩头下沉问题有效且工程造价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38m的斜拉桥,北主墩基础采用哑铃形双壁钢套箱围堰(长103.8m×宽43.3m×高37.5m)施工。围堰封底采用C30混凝土,厚6.5m、方量约20 000m3。封底施工中,在承台系梁范围内布置8根1.5m的钻孔桩作为封底施工辅助桩,与承台主体钻孔桩同期施工,在主体钻孔桩、辅助桩钢护筒外侧加焊28mm钢筋剪力环,以提高围堰封底可靠性;根据水下地形扫描绘制以围堰为中心的大范围河床高程图,采用抛填卵石吨袋、皮带运输机抛填卵石相结合的方法封堵围堰底口;将底节钢围堰分成7个区域,采用垂直导管法按区域编号顺序依次连续灌注封底混凝土,降低封底施工控制难度;在围堰外壁板布置15个振弦式应变计,实时监测围堰的受力,保证施工过程中围堰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宣大高速公路三期工程 ,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 ,其路面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砂砾 ,厚度为 2 0cm,其底基层机械化施工情况如下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 ,如机械设备、机具、试验器材、人员安排、技术培训、原材料备料、设备燃润油、易损配件等 ,从施工技术控制角度来看 ,关键要做好备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测量放样的准备工作 ,路基经监理工程师中间验收后 ,在底基层施工前仍要进行重新恢复中桩和边桩 ,进行中线与横坡等高程全面复测。2 施工机械与人员配置根据施工方法与工艺要求 ,按照机械的生产能力、运距、工程工…  相似文献   

8.
静压预应力PHC管桩具有单桩承载力高、施工进度快、噪音小、污染少;穿越土层能力强;现场施工方便;质量好控制;桩身耗材较低、单桩造价低的特点。本文结合南京某项目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现场实际经验,对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后续预应力管桩施工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9.
伍军  孟庆斌  狄为民 《公路》2006,(9):37-42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具有复杂多变的海洋水文地质条件,在海相强潮差条件浅层沼气区施工长大钻孔桩,国内外尚无先例,是对钻孔桩施工的重大挑战。本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着重介绍了浅层沼气控制性预排放施工、钻孔平台的设计与施工、长大钢护筒的振沉以及钻孔技术。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杨高南路市政道路改建的工程属性,研究跨线桥工程桩方案,以达到工程工期短、施工影响小以及工程投资合理的综合效益。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察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跨度桥梁范围的竖向荷载情况,以合理承载力确定不同类型桩基方案。正式施工前采取了不同类型桩基的试桩施工,采集了相关的施工控制数据,对选择方案的理论承载力等设计条件进行了验证。钢管桩方案确立后,为保障钢管桩桩基的施工质量,因地制宜采用了导向架的技术措施,提高了钢管桩的安装精度,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从综合研究方案到方案执行、施工完成,从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确保了方案确立时的初衷和愿景。既可以把本案例中的钢管桩施工控制作为类似施工工况与工艺的参考,也可以将其作为设计、投资、施工等各方面比较成功的综合运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装配式路面板的预制与安装误差所导致的板块间高程差对行驶舒适性的影响,从而为装配式水泥路面板的尺寸设计和施工控制提供参考。采用了模型仿真的方法,以座椅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作为评价指标,在四自由度1/2车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座椅质心竖向位移作为一个自由度,建立五自由度1/2车模型。采用Newmark-β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计算车辆驶过不同邻板高程差时振动方程的解,获取座椅处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析了车型、行驶速度、邻板高程差大小、板长等因素对加权加速度均方根的影响,进而通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对装配式水泥路面的行驶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邻板高程差引起的装配式水泥路面不平整对行驶舒适性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与车型、行驶速度、邻板高程差大小、板长等因素有关;车辆在驶过单个接缝时,其座椅竖向加速度最大值会随着车速和邻板高程差的增加而增加;车辆在驶过多个接缝时,其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会随着邻板高程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板长的增加而减少;接缝影响距离随车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但其大小会根据车型和车速产生规律性的变化;使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对行驶舒适性进行评价,可为装配式水泥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在板块设计和施工中,可以通过控制最小板长,提高施工水平,降低邻板高程差,来保证路面的行驶舒适性满足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千米超大跨径斜拉桥结构复杂且施工允许偏差小、塔柱离岸远但施工测量精度高,为提高其施工测量的精度,以在建的沪通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例,对其首级施工控制网布设、大型沉井控制测量、超高塔柱施工测量及变形测量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该类结构的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首级平面施工控制网设计,以满足后续施工精度要求。设计同轴觇标灯优化跨河三角高程程序,以提高跨河三角高程的测量精度。采用新型高精度竖向位移测试系统测量沉井垂直度,智能化测控沉井姿态。提出采用基准投点法控制塔柱垂直度并估算测量精度,解决超高塔垂直度测控的难题。合理选择观测方法进行塔柱变形观测,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  相似文献   

13.
崔巍  傅新军  陈相  支超 《桥梁建设》2020,50(2):111-116
商合杭铁路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88 m的双塔双索面高低塔箱桁组合梁斜拉桥,该桥2号墩桥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梁拉索锚固体系与平行钢丝环向预应力锚固体系相结合的方式锚固。为提高测量精度,精确定位钢锚梁,在分析钢锚梁定位精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主桥施工控制网优化;在自然环境“零”状态、外部荷载“零”状态下对塔柱变形进行监测,获取施工误差引起的塔柱变形量,用于修正钢锚梁定位坐标;采用全站仪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三角高程差分法、侧边交会法相结合的办法将施工控制网高程、平面坐标传递至塔柱待施工段基准点,获取塔柱待施工段基准点在施工控制网投影面的三维坐标,采用相对设站法完成钢锚梁高精度、快速定位。  相似文献   

14.
按设计的路基横断面进行切方或填方,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要恢复中线和校核边坡位置。采用人工开挖路堑或填筑路堤用留土堆和插标志保住中桩位置,可随时校核是否按断面做对。但采用机械化施工时中桩是保不住的,随时都可能被推掉。只有利用坡顶桩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精度,使之更好地符合设计预期,以伊朗德黑兰北部高速公路主跨153m的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桥为背景,对该桥参数敏感性分析、主梁应力和线形监测与控制、波形钢腹板竖向高程控制等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明确了箱梁自重对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程度,为确定施工控制参数提供了基础。针对波形钢腹板竖向高程,采用了竖向高程和前后两段夹角双控,以高程控制为主,前后两段夹角控制为辅的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施工控制主梁线形和应力满足规范精度要求,波形钢腹板竖向定位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内蒙古老集高速公路建设为工程背景,对干振法碎石挤密桩软土地基处理工艺及质量检测进行论述。通过实践认知干振法碎石挤密桩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是施工过程控制,同时将设计理念形成简单具体的施工要求是有效控制质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悬臂浇筑法和支架节段浇筑法是变截面箱梁的最主要两种施工方法,而0#块更是施工的重点和难点部位。现结合工程实例,从0#块桩柱接合式临时固结体系设计、温控设计和控制、节段支架整体架立、分节对称现浇和效果描述,重点介绍了超宽整幅式变截面箱梁支架法节段现浇关键技术。工程实践表明,当场地具备条件,采用支架法节段现浇法,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和节约施工成本,从而为同类桥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上海一百商城(新楼)工程深基坑施工情况。针对新楼基础与邻近老楼的基础距离很近,以及已拆除房屋的桩基与围护桩仍残留在施工现场等的复杂环境,在施工地下连续墙、高压旋喷桩、混凝土支撑以及挖土时,采取措施予以有效控制,从而顺利完成结构施工。  相似文献   

19.
柳家凹隧道是在线路"路基防护"方案实现比较困难时,所设计的一座穿越因路堑开挖而复活的古滑坡堆积体的短隧道,在加强勘察、监测、调研和土体试验等工作的同时,需对隧道土建设计的全面性、安全性、预案合理性等方面加以重点考虑、规划;同时,为了尽快对滑坡体进行加固及缩短开挖防护工期等,对旋挖桩等施工工艺提出了特殊要求。通过施工现场精心管理、机械化施工、严把质量关等,隧道顺利贯通并已通车,在安全、质量、经济及工期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FLAC软件为辅助平台,对深基坑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出基坑在无支护、单独护坡桩和桩锚联合支护不同工序下基坑的安全系数。分析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护坡桩是控制土体位移、保证基坑临时稳定性的控制单元,预应力锚杆是控制基坑整体永久安全性的控制单元,进而对比得出强度折减法应用于分析基坑稳定性是可靠的,可为基坑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