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深入探讨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对目前规范采用的嵌岩桩嵌岩深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规范方法没有考虑桩身转动时桩尖断面与基底岩接触面上产生的反力矩等有利条件的影响而导致最后的计算结果偏大的不足,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最后还通过具体计算实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2.
刘洋 《交通科技》2015,(1):9-12
在嵌岩桩设计过程中,嵌岩深度观点各异。文中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借助国外流行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了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嵌岩桩受力机理及最佳嵌岩深度。  相似文献   

3.
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为基础,对嵌岩桩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承载性状的主要影响参数嵌岩深度、桩岩强度、桩长、桩径等,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可供设计、施工和科研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莉  李朝阳 《中外公路》2005,25(5):98-101
文章效仿《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的嵌岩桩计算模式,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中的嵌岩桩计算公式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进的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改进公式中将覆盖土层的摩阻力作为单桩承载力的一部分。并在计算嵌固力和端阻力时。采用了与规范相异的修正系数,分析中考虑了桩的长细比、桩底岩土的影响,即给出了桩的嵌固力和端阻力随嵌岩深度变化而需要的修正。因而该修正式比《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提供的嵌岩桩计算公式更为合理、经济,同时可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嵌岩桩嵌岩深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浆护壁式钻孔嵌岩灌注桩嵌岩深度的计算是桩基设计中的经常面临的实际课题,本文针对《规范》^[1]中第4·3·4条·4·3·4公式为计及覆盖土层摩阴力的缺陷,在参阅国内外大量实验和原型工程桩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将桩底地基视为弹性地基,将桩身压缩视为弹性压缩,从而提出了考虑覆盖土层参与作用的嵌岩桩嵌岩深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给出了三种算法的结果以资比较。  相似文献   

6.
我国许多设计单位对嵌岩桩的设计偏于安全,使得设计嵌岩值过深,大大增加了桩基施工的难度和工程造价。对嵌岩桩的理论特性及其设计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深入探讨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针对目前规范采用的嵌岩桩嵌岩深度计算方法的不足,根据嵌岩桩承载机理建立荷载传递方程,提出按基桩竖向荷栽传递特性确定嵌岩桩嵌岩深度的计算方法,并得到桩端荷载分担比与嵌岩深度的表达式.通过算例深入研究了嵌岩深度及桩端荷载分担比随桩顶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桩顶沉降要求越小,所需嵌岩...  相似文献   

8.
9.
在综合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现行各行业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产生差异的缘由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指出,规范经验公式采用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嵌岩桩承载力具有计算简单、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但也存在对影响因素控制性差的局限,计算结果往往偏保守;理论计算通常较规范经验值更接近于现场实测值,但其参数繁多、计算复杂而不便于应用。建议嵌岩桩设计应在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注重地区经验的积累并建立健全地方标准。通过对嵌岩深度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嵌岩桩设计中可按侧阻或端阻占嵌岩段总荷载约40%~60%的比例来确定最佳嵌岩深度,并通过引入分项发挥系数实现了最佳嵌岩深度下的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薛锡智  周继昌 《公路》1989,(12):36-40
近年来,由于冲击造孔存在的缺点较多,我国已开始用反循环钻机进行嵌岩桩基础的施工。实践证明,用反循环钻机钻岩,可以克服冲击式钻机的一系列弊病,它的钻进速度快,优点显著,如:不致出现冲击钻有可能出现的十字槽及其返工处理等问题;因旋转钻对孔壁扰动较少,加上其成孔较快,岩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较短,所以不易坍孔;此外,旋转钻对基岩情况反应灵敏,可与地质钻探资料进一步相验证。现将国内外嵌岩钻孔桩基础采用较多的循环旋转钻机与施工工艺的发展现状作一简介。并对嵌岩钻孔钻机选型提出若干探讨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