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介绍了铁路电报自动交换网的功能的特点,电报网的流量控制,网络运行保障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既有铁路电报交换网存在的缺陷,从铁路局电报通信系统实际应用出发,对改造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报所组网及电报终端、局端与报所IP传输通道的实现、新的铁路电报通信系统与既有电报网的互联互通进行研究。对铁路电报通信系统改造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路电报是为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服务的通信联络工具,是政令、信息传递的手段。虽然网络电报平台在铁路局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实现了电报的网络发送接收及电话通知提醒功能。但各单位接收网络电报后,仍需采用纸质或二次转发的形式进行内部流转,存在着流转时间长、效率低、电报管理人员工作量大等问题。铁路电报信息流转平台采用基于Ext.Net的前端开发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网络电报及工作任务的网上自动流转及信息交互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铁路电报交换采用TK-32A通信控制器将铁道部、路局、分局、站段的电报所联成网络。其功能是接转各分局与全国铁路运输生产、经营服务部门的通信联络。在通信上按照规定的格式、等级、时限要求投递。一封电报的信息通过智能电报终端编辑成规定的格式后,经过交换机指定的路由,按照存储转发、规程通信的方式送到对端。整个过程要体现数据通信所要求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铁路局研究开发的铁路计算机网络电报系统,研制成功并投入运行。哈尔滨铁路局已经建立了覆盖路局、分局和部分站段的企业办公信息网络,其中路局与分局都实现了高速专线互联,未实现网络连接的单位也已经具备了电话拨号联网的条件。这些都为本系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系统实施运行后,完全取代原来的传统电报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电报传送快捷,内容准确,节省大量电报费用,提高工作效率。据测算,网络电报取代铁路明传电报后,每个工作日可为铁路局节省资金12万元左右,每年铁路局将为此少支付三千多万元的电报费。…  相似文献   

6.
白桂云 《铁道通信信号》1996,32(7):10-11,22
介绍了差错的类型、差错控制的方式和自动反馈重发方式(ARQ)的原理。举例说明了差错控制技术在铁路电报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武汉铁路局铁路电报交换网现状出发,结合武汉局实际,设计武汉局电报交换网规划方案,分析CTT2010SW需求特点,并从传输通道IP化改造、设备改造、与既有线的互联互通等方面阐述武汉局电报交换网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2004年11月12日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在哈尔滨组织召开了“铁路电报计算机传输与管理”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的研发工作始于2003年初,由哈尔滨铁路局科委立项,以哈局信息技术中心为主,联合铁路局办公室研制开发。系统以全局办公信息网络系统为平台,完成全局范围内的铁路电报发送和接收。  相似文献   

9.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11):60-60
我国的铁路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运输调度、客货营销以及经营管理的智能化、现代化过程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更是一马当先。而今,在推进行业整体信息化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外部访问服务网、内部服务网和生产服务网三网分离,确保基础数据网络的构建和网络数据的信息安全,成为铁路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 针对铁路行业的应用需求,华为3Com公司在下一代企业网(NGeN)的网络架构下提出了安全渗透网络(SPN)的全新网络安全理念.通过线速安全、即插即用和集成管理技术使信息安全真正有效地渗透到网络中,本期,我们将结合铁路用户的特点,介绍华为3Com公司在安全领域的成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铁路新基建关于5G-R核心网及数据中心的建设规划,对承载网的系统容量、可靠性、业务发展余量、网络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发展新的承载技术势在必行。从业务适配、网络切片、管控系统等方面,对SPN、增强型IP RAN及M-OTN 3种承载网技术分析比较,推荐采用SPN作为铁路5G系统的承载技术,阐述了铁路5G承载网组网需求及架构,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接入层提出SPN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