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解决软体排铺设质量常规监测方法的滞后性问题,引进实时扫描声呐,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从声呐的安装方式和固定载体入手,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确定配重式声呐安装检测方法。工程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满足相邻排体间搭接宽度控制要求,实现水下铺排过程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2.
陈存扩 《水运工程》2016,(11):13-17
针对目前检测深水软体排沉排手段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检测铺排效果的新技术。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水深格网与侧扫声呐生成的声图文件相结合的方式,镶嵌得出排体沉排位置后使用超短基线测量系统对确定的排体坐标进行验证。该技术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工程检测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长兴潜堤后方滩涂圈围工程为例,分别运用超短基线技术与旁侧声呐技术检测软体排铺设成型质量,研究表明:超短基线技术能够测得实时、精度较高的典型段排体铺设成型信息,但操作复杂;旁侧声呐技术可检测软体铺排整体搭接情况,但其精度和时效性较低。采用超短基线技术与旁侧声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同时获取实时、高精度、全面的软体排铺设成型数据,能够有效控制深水筑堤水下软体排铺设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长江下游安庆河段航道整治二期工程Ⅱ标段施工为例,总结分析采用水下声吶时监控检测进行水下铺排,通过利用声呐、短基线等技术手段对搭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程质量,为水下沉排质量验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敏  李韬  王小龙 《水运工程》2020,(S1):137-140
以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下铺排工程不同检测技术的效果及优缺点,评判采取相应技术手段的检测效果,从而得出符合施工特点的快速检测方法,确保施工质量,为水下铺排施工检测及验收提供技术方法及验收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介绍了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22m铺排船‘渝工排1’为解决深水、大流速区域铺排施工中出现的翻排、缩排、撕排等问题,研制新型排头牵引装置提高铺排质量。  相似文献   

7.
重点研究MIMO声呐的目标检测性能,为MIMO声呐布阵方式和工作模式等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MIMO声呐接收机工作特性(ROC)曲线的表达式,分别包括并列式和分布式MIMO声呐,同时给出了相控阵、SIMO和MISO等形式声呐的ROC表达式。通过示例比较了相同情况下并列式MIMO声呐、分布式MIMO声呐、相控阵声呐和常规多基地声呐的ROC曲线。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相控阵声呐波束指向方向上的目标检测概率高于并列式MIMO声呐,做脉冲积累的并列式MIMO声呐可以得到与相控阵声呐相同的检测性能,低信噪比时并列式MIMO声呐和相控阵声呐的目标检测概率高于分布式MIMO声呐,高信噪比时分布式MIMO声呐可以得到较高的检测概率,采用多个发射阵元的分布式MIMO声呐性能优于使用一个发射阵元的常规多基地声呐。  相似文献   

8.
船舶声呐部位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舰船艏部声呐罩内自噪声的特征,比较全面地综述了艏部声呐和舷侧阵声呐自噪声的预报方法,内容包括弹性平板——矩形腔模型、半解析半试验方法、统计能量法和波数法;同时综述了声呐自噪声的控制技术,内容包括艏部声呐罩线形的低噪声设计方法、声呐罩结构和材料的低噪声设计技术、舷侧阵柔性涂复层技术以及水下声障板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9.
引入一种序贯检测算法—Page Test算法,应用到主动声呐目标自动检测中,获得目标信号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再利用分裂波束法获得相位差信息,将二者结合,得到方位、距离精度较高的检测输出。仿真和实验数据处理表明,该算法可以提供方位、距离精度较高的接触点,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获得的检测接触可用于多Ping显示及声呐目标自动跟踪。  相似文献   

10.
侧扫声呐技术在浅水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中的应用较少,业内缺乏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影响因素、准确度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本文以长江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为依托,通过不同拖拽方式、船速和波束角,开展对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确定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的控制措施,对于侧扫声呐检测软体排搭接宽度的检测开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水下反恐需求,讨论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方面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外已公开的蛙人探测声纳;对国内两家单位共同开发的最新型蛙人探测声纳开展研究,并阐述其运用到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展望蛙人探测声纳在水下安保反恐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防波堤工程水下块石安装的效率及安全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而传统的安装方法和检测手段存在严重不足。三维实时声呐成像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具有实时、高效、清晰、保证人员安全的优势。并且能够在水下能见度极低、海况条件差等复杂条件下正常工作。以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防波堤工程为例,总结利用水下三维声呐成像系统安装人工护坡块石所采取的技术与控制措施,具有较高的适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下三维声纳目标在线运动监测与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华  李秋峦 《船舶力学》2015,(10):1282-1288
随着声学探测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广泛应用,水声成像技术已成为水下目标监测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声纳技术的在线运动目标识别方法。通过对三维声学图像进行网格搜索和三角面片连接,进行单帧三维声学图像的多层实时重建,实现单帧图像内目标的重建、聚类与标示。结合GPS定位仪和姿态仪信息,修正位移和姿态变化引起的运动误差,利用反向投影和最近点搜索方法查找相邻图像帧之间两两匹配的控制点对,进行相邻图像帧的快速配准。根据配准矩阵将相邻图像帧的的各个目标转换到同一全局坐标系中,提取有效的声学目标特征变化相对值,并评估特征权重,实现相邻图像帧之间运动目标的在线检测与识别。通过室内水池和湖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三维声学图像在线运动目标实时识别。  相似文献   

14.
针对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检测的难题,开展三维成像声呐技术应用研究。分析三维成像声呐的工作原理和仪器构成,研究三维成像声呐应用于重力式码头工程时的测站布置、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等。通过点云图像,定性检测了水下障碍物、沉箱安放质量及冲刷淘空;定量检测了构件尺寸、沉箱错台和沉箱间隙;绘制了水下地形图。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其他水下工程检测提供借鉴参考。实现了重力式码头水下结构外形测量、前沿障碍物识别、沉箱安放质量检测和基础局部冲刷淘空检测。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 Sonarself noiseisakeyfactorinfluencingthehiding capabilityofanunderwatervehicleanddetectioncapa bilityofsonar.Decreasingsonarself noisehasimpor tanteffectonenhancingtheprobabilityofsonardetec tionandbattleeffectivenessofunderwatervehicle.An …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江口深水区域塑料排水板施工检测手段不足的问题,提出水下声学成像检测的新方法,采用高分辨率侧扫声呐和双频识别声呐,实现了水下排水板检测的可视化与可量测。获取水下排水板清晰的影像资料,并且通过双频识别声呐水下定点全环摄像方式能够实现排水板定量检测。新方法弥补了现有检测手段的不足,可作为现有检测手段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接缝难以检测的问题,分别采用水下机器人、多波束扫测、三维声呐扫描技术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表明:水下机器人对沉箱接缝的检测效果直观、准确度较高;多波束测深系统对沉箱接缝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但对于缝宽较小及距离较远的接缝分辨率较差;三维声呐探测扫测精度高,但扫测范围小且效率低。从测试原理上分析各种方法测试优缺点产生的原因并根据检测需求自主设计了三维声呐测量支架,实现对沉箱接缝任意深度量测,并结合工程实例取得良好的测试效果,为沉箱接缝检测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于长期工作在水下的声纳检测系统,必须有可靠性高、功耗低的值班电路。本文充分利用MSP430单片机的片内外设,完成了一种数字值班电路的电路设计,其结构简单、功耗低、并且可检测编码信号,对某些声纳检测系统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反蛙人声纳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轲  刘忠  毛盾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7):173-176
随着蛙人侵扰活动的日益频繁,在一些重要的部位如港口、码头、海岸洞库和锚泊水域中都安装了水下监控系统,在这些系统中,基于反蛙人声纳的小目标检测既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文章针对小目标检测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反蛙人声纳图像处理和小目标检测算法。由实践结果可以得出,此算法具有较高的小目标检测率,有效提高了水下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