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水损害是目前国内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损害形式,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对水损害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水煮法、水浸法对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性不能定量、准确、科学地进行判断,主要依赖于试验人员的主观观测,测试结果受人为的影响因素较大。由于贵州区域地理、地势的特点,多数公路建设项目集料均采用地产集料,采用表面能粘附性评价法对贵州地区代表性地产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以便科学地指导料源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冷补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能和粘度的变化,进而得出冷补沥青的粘温曲线,指出冷补沥青的最佳拌合温度;基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液体表面张力理论以及沥青与集料接触角理论,通过接触角分析仪和表面张力仪试验测定冷补沥青与集料接触角、冷补沥青表面张力等数据,应用冷补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来定量地评价两者间的粘附性程度;为有效控制柴油型全天候冷补沥青的质量,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分析,制定出冷补沥青性能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表面泛白的现象,通过现场调研初步确定病害成因。分别通过留样沥青与芯样抽提试验,从原材料与混合料配合比控制与既有规范指标的匹配性角度分析病害成因,进一步基于表面能原理采用浸润性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研究结果表明,既有指标难以有效区分沥青路面的粘附性,相比水浸法,采用浸润性试验分析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泛白成因主要是由于石灰岩与沥青的粘附性不足,其分析结论能够与现场结论相匹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集料表面的洁净程度对集料与沥青粘附性的影响,含泥量越高,使得沥青膜与集料之间越难形成粘结力,从而致使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降低。总结了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的方法,提出使用消石灰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作用机理的主要是粘附理论,粘附是指材料彼此之间互相粘结时的物理作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材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的粘性、集料的表  相似文献   

6.
作为改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措施,抗剥落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对沥青性能的影响仍有待评价.筛选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抗剥落剂,采用多种试验手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说明其确实可以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但不利于沥青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质量和耐久性。研究二者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粘附性是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发生的主要途径之一。玄武岩石质坚硬、致密、耐磨性强,能充分发挥集料间的嵌挤作用,但石料显酸性,与沥青粘附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煮法、水浸法和AASHTO T182法对不同集料与橡胶沥青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并通过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AASHTO T283以及法国多列士方法评估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浸法测定评价橡胶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的区分度高;橡胶沥青与片麻岩和花岗岩的黏附性等级偏低,不宜同时应用于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上面层;T283和法国多列士试验方法变异性小,且更能够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水损害性能的评价更具有工程意义;对同一种集料,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整体上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适合应用于多雨地区。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作用机理的主要是粘附理论,粘附是指材料彼此之间互相粘结时的物理作用。影响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因素包括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界面张力、材料的化学组成、沥青的粘性、集料的表面构造、空隙率、清洁度以及集料表面的干湿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应采用怎样的抗剥离措施,是很久以来道路和沥青制造部门共同的课题。着重对我国目前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粘附性方面采取抗剥离措施进行阐述、分析,对抗剥落剂的应用发展及试验检测方法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沥青与集料表面的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矿物材料对沥青的选择性吸附,自由沥青与被吸附沥青等粘附机理,并最终给出了一个定量测定吸附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借助旋转黏度计、燃烧炉和PQI密度无损检测仪等试验设备及方法,对忻阜高速公路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实体工程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旋转黏度计50%扭矩内差获得的黏度值来评价橡胶沥青黏度;采用燃烧炉标定曲线及修正公式来检测橡胶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和矿料级配;采用PQI密度无损检测仪实时检测橡胶沥青路面压实度等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可对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检验评价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莹 《北方交通》2012,(2):18-21
根据几年来高速公路材料试验检测的实践,对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检测的试验方法、特点及仪器使用情况做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泥土对集料与沥青之间黏附性的影响,选取了3种不同岩性的碎石和2种不同塑性指数的泥土,在室内进行水煮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碎石表面的含泥量大小与泥土的塑性指数对沥青与集料的黏附能力影响显著,且煮沸时间长短影响黏附性分级,而抗剥落剂的长期有效性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对由不同粒径的细集料组成的沥青砂浆进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并通过灰关联熵分析方法分析各档粒径的集料对沥青砂浆低温抗裂性的影响程度,以研究沥青砂浆的低温抗裂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粉对沥青砂浆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0.15~2.36mm各档集料对沥青砂浆低温抗裂性的影响程度次之,2.36~0.475mm档集料对沥青砂浆低温抗裂性的影响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从沥青面层用集料加工工艺方面入手,给出了适合于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用粗、细集料的加工工艺,不仅可以规范集料的加工工艺、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可为编制相关的技术标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沥青组分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沥青的四组分法分离沥青为几个化学组分,研究了各部分的性质;探索了在不同温度下各组分之间的转化规律,研究了沥青各组分对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影响,为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损坏性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高速公路路面的主要使用性能入手,对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沥青、集料材料的选择、面层结构的选定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且介绍了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几种新型路面结构及新型高性能沥青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选择及混合料室内试验对比和工程实际应用情况,探索硅藻土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路用性能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以石灰岩碎石为主的沥青混合料成为路面建设的主要材料,在多年的应用实践中,人们对这种碎石拌和料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因而得到了最普遍的应用,石灰岩碎石以其存量大、分布广、易于破碎加工并与沥青有着较高的粘结性等优点成为沥青拌和料中的主要矿物集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