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遵照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技术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的要求,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于6月17日至20日在扬州召开了一九八三年度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委员出席了会议。主任委员卓鸿逵同志在会上汇报了资格认可委员会成立以来开展资格认可工作的情况,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的筹备经过。经过充分讨论,会议根据近一、二年开展资格认可工作的实践和当前工作的需要,决定成立分委员会;会议还对一九八二年八月通过的《船舶无  相似文献   

2.
《船艇》1989,(7)
由中国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编著出版的《船舶射线探伤》一书,业已销售,该书是中国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为船舶射线探伤Ⅱ级人员资格认可培训教材。是在射线探伤Ⅱ级人员资格认可考试大纲要求而编写的培训讲义的基础上,经过四年多培训教学实践并作了较多增补和更新,以适应射线探伤技术的发展而编著  相似文献   

3.
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主持进行的船舶超声波探伤Ⅱ级人员资格认可工作,在去年第一期资格认可的基础上,于今年四至六月相继在广州、上海举办了第二、三期资格认可。来自辽宁、山东、湖北、江西、四川、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天津、上海等12个省市41个单位的59位同志分别参加了该两期的资格认可考核。资格认可工作仍分复习与考试二个阶段进行。为了更好进行资格认可,在第三期认可工作中,资格认可委员会组织编写了供复习用的《船舶超声波探伤讲义》,安排了“超声波探伤物理基础”,“探伤仪器、探头、试块”,“超声波探伤基本技术”,“焊缝、铸锻件、板、管等超声波探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造船工业的发展,开展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工作,于1981年10月制订了《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条例》。经过一年来的资格认可工作实践,证明基本上是适合的,保证了资格认可工作的顺利开展。现根据使用情况,进行了修订,予以刊登,以便有关单位了解、熟悉这个资格认可工作的基本文件。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造船工业面向世界,建造供出口的船舶,船东和外国船级社要求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资格认可,为此,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在六机部和船舶检验局的领导支持下,于一九八一年七月,邀请了船检局上海办事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冶金局、五七○三厂、江南造船厂、中华造船厂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组成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着手进行资格认可的准备工作。经过近半年努力,拟订了资格认可的条例和考核大纲,去年十一月份举办了第一期超声波探伤资格认可申请人员补习班。参加这期补习班的人员,来自六机部和交通部在上海、大连、广州、武汉、青岛等地的造船厂。经过委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海学会第二届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成立及“未来船舶的轮机技术”学术交流会在大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和论文作者30人。中国航海学会副理事长高原,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大连海运学院副院长杨守仁同志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会议由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方竹主持。会议听取了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总结,与会同志对一届委员会的工作一致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7.
胡峰 《中国船检》2007,(4):87-88
在船舶建造和检验中,无损检测已经成为船厂、船东和验船师保证船舶质量和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CCS《钢制海船入级规范》(2006)及《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对无损检验也有大量涉及,如船舶在建造开工前,船厂、验船师应对无损探伤图、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记录,无损探伤工艺文件进行确认;舵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船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实际操作考试的相关要求,重点介绍超声、射线、磁粉、渗透四种常规检测方法的试件要求、考试内容和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中国港湾建设》期刊第二届编辑委员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已经工作了六年。六年来在中交股份内外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第二届编委会认真履行职责,把握办刊方向,严格审阅稿件,保证了刊物质量。刊物得到工程技术界的认可,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港湾工程技术的交流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检》2008,(3):90-90
中国船级社2008年2月29日下发“关于我社《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范》(2008)生效的通知”全文如下: 中国船级社编制《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范》(2008)将于2008年6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已以(92)船规字第194号文公布了《船舶清除可燃气体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认可暂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对从事船舶清除可燃气体检测工作的机构和检测人员的认可要求,做  相似文献   

12.
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暨学术交流会于1993年8月26~30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到会代表28人。会议开始前宣读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为会议发来的贺电。首先由第三届委员会忻元镇主任委员作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王泰康副主任委员作了关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50周年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耐波性学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暨船舶标准化委员会耐波性分组工作会议于1981年6月8日至14日在扬州市江扬船舶修造厂召开。全国有关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23个单位,71名正式代表及12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有关船舶耐波性论文31篇,有关船舶标准化试验规程讨论稿三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无损检测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作用,对相关规范关于无损检测的要求进行了研究,梳理了船舶建造无损检测工艺编制中容易疏忽的问题和值得特别关注的情况。结合船东、船厂的意见,对船舶无损检测的控制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有助于船舶建造无损检测工艺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年会1993年9月3~6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参加这次年会的代表来自国内28个单位共111人。年会回顾总结第三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表扬了先进,确认了有关章程;选举并产生了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和正、副主任委员,推荐了中国拖曳水池会议主席以及第四届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名誉委员。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08,(4):79-80
日前,中国船级社(CCS)获得了RightShip(澳大利亚评估机构)的状况评估计划(CAP)资格认可。RightShip是一个在全球海运行业内崇尚安全和效率的船舶评估机构.成立于2001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造船》2005,46(B11):I0003-I0008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是全国船舶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依法登记的法人社团组织,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它成立于194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的学术团体之一。学会的学术活动主要由专业学术委员会组织实施。专业学术委员会每届任期4年,主任委员连续任职不超过两届。近海工程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近海学委会)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所属专业学术委员会之一。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全国内河船舶学术交流会协调会议于1989年5月16日在总会扬州学术活动中心举行。黑龙江,武汉,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八省、市造船学会和总会设计、轮机、力学学术委员会及扬州学术活动中心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苏永昌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第一届全国内河船舶学术会议是由黑龙江、武汉、广东等三个省、市造船学会联合主办,于1986年在武汉市举行,会议收到较好的效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第二届会议还应由有关的各地方学会和总会各专业学术委员会联合举办。会议初步定在1990年3~4月间,在扬州学术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浙江省建德县召开了第五次学术会议,并对轮机学术委员会辅机学组进行了改组,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十四个单位的学组成员,论文作者和有关方面的代表。会议期间,首先由轮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策同志宣布第二届学组成员名单及学组挂靠单位为中船总公司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航海技术》2020,(2):I0003-I0003
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8月5日,是经中国科协同意、民政部正式批准登记的隶属于中国航海学会的船舶机电专业领域的全国性专业委员会,现挂靠大连海事大学,秘书处设在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本届委员会为第八届,共有32家委员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为主任委员单位;副主任委员单位包括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宁波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安全监管本部、广州航海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等8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