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震不倒,且震后无需修复或者稍加修复就能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理念的震后可恢复功能桥梁结构是桥梁地震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同时具有控制损伤和自复位能力的摇摆结构,是实现结构可恢复功能的一种有效途径。对摇摆桥梁结构的研究历程与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了摇摆结构的起源及其在桥梁工程的应用,然后针对摇摆桥梁结构的研发和试验研究、拟静力行为分析方法、动力行为分析模型、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现有研究表明:摇摆桥梁的合理构造和抗震性能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试验验证,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得到不断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摇摆构造需面向工程需求,研发构造简单、传力机制可靠、耐久性好的摇摆桥梁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上,现有模型没有考虑受压区高度影响,需要发展三维动力分析模型和动能折减系数确定方法,使地震作用下摇摆桥梁地震响应和真实情况相一致;缺乏考虑边界条件约束的摇摆桥梁全桥体系动力响应分析;抗震设计上,主要存在性能指标确定等问题,即在明确摇摆结构性能特征基础上,如何平衡抗震性能与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桥梁抗震性能评价中多倾向于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计算桥梁地震响应,但是存在着工作量大,计算复杂等问题。而在基于结构位移/性能的抗震思想下,采用塑性倒塌机构分析(即push-over)方法来评价地震作用下桥梁的抗震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就目前push-over分析应用于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做了归纳总结,并对此做出适当的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抗震支座弯矩受到行人不确定激励载荷影响,出现参量获取不全面的现象,导致支座抗震效果不佳这一问题,进行了行人激励载荷下大跨径异形天桥抗震支座设计研究。首先,考虑到行人对桥梁激励的不确定性,设置了多种载荷激励类型,并提出利用区间过程法来描述桥上行人的不确定激励,使用自相关系数函数分析在行人激励载荷作用下的桥梁非随机振动情况;其次,利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单元构造了抗震支座模型,并对桥梁位移、桥墩弯矩、桩基弯矩进行数值模拟;最后,将支座参量数值模拟结果代入有限元模型中,设计出一种双曲面球抗震支座结构。结果表明,设计的支座在慢跑、快跑情况下纵向弯矩与实际数据之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25 k N·m、250 k N·m,横向弯矩与实际数据一致,说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的支座能够起到良好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延性抗震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对当前钢筋混凝土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延性抗震设计方面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岳梅 《国外公路》1996,16(4):43-47
公路系统中桥梁是最易受地震损坏的部分,桥梁抗震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提高桥梁抗震性能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从实践中日益完善的抗震设计新标准,二是通过改进和加固桥梁的重要部位来实现。本文以加利福尼亚州诺斯内基的一场大地震为例,描述了桥梁在地震中的性态,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分析了近几年来桥梁在地震中损坏的一些主要原因,总结了桥梁抗震设计应吸收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桥梁抗震二阶段设计的思想及相应的破坏准则,并按照该思想对一座桥梁进行了抗震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设计思想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灵高速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的总结,论述了桥梁抗震设计是桥梁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阐述了桥梁震害及其成因,提出了抗震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公路桥梁细部设计和施工与其抗震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钧利 《公路》1998,(5):7-11
以桥梁结构抗震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次地震对公路桥梁的毁坏,对目前公路桥梁结构细部设计及施工工序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归纳出为提高公路桥梁的抗震能力,在结构细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研究的问题及采取的抗震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桥梁结构减震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提出了公路桥梁结构抗震中分级设防的思想和设计准则;介绍了与分级设防标准对应的破坏准则、桥梁结构减震设计方法、计算分析程度以及减震装置的试验研究,为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性能设计的城市桥梁是世界未来工程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性能的城市桥梁抗震理念和方法是世界桥梁抗震设计技术发展的趋势。阐述了基于性能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国内外基于性能的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该领城的不足和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间分析在桥墩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现存桥梁抗震性能评估过程,用区间建模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量及区间运算求地震力和最大弯矩的值域,评估过程应用测试的环境振动,评估计算分两种情况;一是只能估计现存桥梁的固有频率,应用迭代过程可求得等效长度的区间向量;二是固有频率和振型都可以使用;直接可计算桥墩的等效长度。区间分析给出桥墩最大弯矩的值域,对抗震评估更接近于实际情况,并给出一个具体实例,展示与通常评估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桥梁的抗震能力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桥梁的抗震设计,包括整体和构造上的抗震设计,这就依赖于工程师对桥梁抗震规范的理解和规范的完善性。论文从桥梁抗震设计基本原理和设计准则、支座抗震设计等方面对各国桥梁抗震规范进行比较,并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分析,从桥梁养护、抗震设计、抗震设备以及应急设备四个方面选取了21项对桥梁抗震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桥梁抗震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桥梁抗震性能评价模型,提出一套科学的用于桥梁抗震性能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西安市某大桥抗震性能的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可行。根据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确定了桥梁抗震性能评价因素中的薄弱环节,为桥梁抗震防灾性能优化设计及维修加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合理安全度原则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是桥梁抗震设计成败的关键,现行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关于抗震设防标准决策描述得比较笼统。本文在比较分析《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实用方法,并结合日本规范分析了180m主跨连续刚构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桥梁结构的抗震理论,结合数次地震的毁坏,对目前公路桥梁结构细部设计及施工环节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作了系统分析,归纳为提高公路桥梁抗震能力,在结构细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采取的设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桥梁结构全寿命抗震设计研究在中国的发展,详细论述并总结了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桥梁结构抗震性能评价与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同时建立了其研究体系的基本框架。首先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在其全寿命周期内遭受以氯离子腐蚀作用为主的环境作用分析模型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以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为代表的抗震性能评价方法与地震损失成本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基于全寿命成本分析的桥梁结构抗震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抗震性能评价和设计方法能够合理地解决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未考虑结构抗震性能退化的问题,对于桥梁抗震工程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桥梁的抗震设计中,桥梁的地震反应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桥梁地震反应分析,对于了解桥梁各个部分(梁体、桥墩、基础、支座等)之间的作用机理,了解影响桥梁抗震设计方法都是极为重要的。本文研究支座对常规染式桥地震反应地影响,为进行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既有公路桥梁在其剩余服役期内拥有可靠的抗震性能,满足防灾减灾要求,需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性能需求并对既有桥梁进行抗震性能评估并确定是否需要加固及加固的标准。通过分析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并对比分析了针对既有桥梁的相关规范的抗震设防标准,对既有桥梁根据其后续服役期,按一致危险性原则计算其抗震重要性系数,即采用与现行规范针对新建工程的设防标准相同的地震动超越概率确定既有桥梁的抗震重要性系数,通过调整抗震重要性系数确定既有桥梁抗震评估所采用的地震动水平。结果表明对于已服役一定年限的既有公路桥梁抗震性能需求可低于新建工程,但在其后续服役期内仍具有与现行规范相同的抗震安全可靠度。  相似文献   

19.
界首市裕民桥主桥为主跨142 m的自锚式悬索桥,设计步骤主要包括桥梁总体布置的确定、静力有限元建模、整体稳定性分析、缆索线形确定、运营阶段内力分析以及构件强度验算等;同时,还需建立动力模型,以了解桥梁自振模态,并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进而验算桥梁的抗震性能。所总结的内容可为类似桥梁设计提供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与常规地震动激励的情况相比,跨断层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具有更复杂的动力响应、更大的地震需求以及更严重的地震损伤。伴随着川藏铁路等超级基础工程的开工建设,越来越多的桥梁具有跨越潜在断层的风险,相关研究亟待开展。从跨断层桥梁震害出发,首先阐述了近/跨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性并介绍了相关模拟方法,然后综述了跨断层桥梁抗震分析理论、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等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而归纳了考虑跨断层地震动作用的应对策略。结果表明:现有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方法合理可行,但存在一定的应用条件和改进空间;跨断层桥梁研究对象大多为中小跨径梁桥,其地震响应和损伤破坏模式受断层类型、跨越位置、跨越角度、永久位移等多因素影响;针对跨断层桥梁的减隔震和防落梁限位措施等技术得到初步发展。最后展望了未来跨断层桥梁抗震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发展更为精确、高效的跨断层地震动模拟技术;开展大跨径桥梁的跨断层振动台台阵试验及倒塌数值模拟研究;突破跨断层桥梁振动台台阵试验技术瓶颈;明确跨断层地震动参数对不同类型桥梁结构地震损伤机理的影响规律;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减隔震技术、防落梁措施以及韧性防控技术,并进行试验验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