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杰 《中国水运》2010,(12):171-172
在水利工程中,对边坡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水利工程中边坡加固的处理措施。文中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边坡加固处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根据各种措施的特点,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边坡加固处理措施提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对北方某港口高渗透性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该工法取消了水平排水砂垫层,以真空排水管网与排水板直接连接,形成排水系统,真空能量更为快速有效地作用于加固土体,加固后土体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处理目标的要求,技术经济效果显著,可为类似高渗透性软土地基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塑料排水带堆载法在填海造陆复杂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婉  董志良  陈正汉 《水运工程》2005,(12):55-60,63
针对填海造陆形成的复杂地基的地质特点,采用分区处理,改进插板方式等多种方法联合摸清薄弱地带范围的处理方案;通过对塑料排水带堆载法加固后地基的沉降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测试,研究了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孔隙水压力的时空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处理后的地基经充分排水固结,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果表明采用的处理方案及塑料排水带堆载法处理填海造陆形成的复杂地基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5,(4):350-354
天津沿海地区围海造陆通常采用淤泥质土,由于水力分选和吹填工艺的原因,易形成软弱土夹层,对新吹填土真空预压加固效果产生不良影响,产生加固后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现象。文章通过分析吹填软弱土夹层的形成原因及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和渗透性差等特性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根据沉积时间的不同,探讨了3种处理方法:吹填砂性土法,二次真空预压法和深浅排水板结合处理方法。并结合3个典型工程实例,论述了3种方法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5.
振冲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锦州港2个散杂货泊位7.5万m^2堆场地基处理工程,介绍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在海域吹填形成的陆域地基处理中,振冲碎石桩加强夯施工工艺主要是通过碎石成桩,与地基土置换,形成支撑,并形成出水通道,将地基中含水排出,硬化加固地基。经检测,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均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砂土液化的机理及形成条件,率先提出了利用旋喷法处理砂土液化,并介绍了旋喷法提高地基抗液化的加固机理及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旋喷法处理砂土液化具有经济、快速、实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金晖 《水运工程》2007,(4):70-74
吹填淤泥形成陆地是当前围海造陆的一种趋势,针对上部使用功能要求的不同,必须对吹填淤泥进行合理的加固处理。连云港庙岭三期工程中,对吹填淤泥预压排水后,采用强夯法进行加固,满足了集装箱堆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沿海大型煤堆场地基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浙江舟山煤炭中转码头工程大型煤堆场陆域形成、软土地基处理的设计,通过对不同陆域形成方案、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效果、工期及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探讨适合沿海大型煤堆场的地基处理方案,最终提出技术合理、工期适中、投资较省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塑料排水板联合强夯加固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廖志强 《中国水运》2006,4(11):68-70
介绍了塑料排水板联合强夯加固法的加固机理以及处理后的效果,与真空井点加强夯加固法进行了简要对比,并根据东莞南玻绿色能源产业园生活区工程的地基处理监测数据结果,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估,阐明该法在工程中的适用性,为实际地基处理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对振冲碎石桩法在不同土质地基中的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然后,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应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高液限软粘土地基的施工、加固效果检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于高液限的软粘土地基,常规的排水固结方法很难得到预期的效果,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形成复合地基,可以较好地解决高液限软土地基的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区河流码头陆域开挖形成高30~50 m顺层岩质边坡的加固处理问题,根据加固设计方案中格构锚索和抗滑桩的排间距,采用Geo-slope软件,在摩根斯坦-普拉斯法的基础上,建立顺层岩质高边坡加固计算模型,计算多组不同排间距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从而选定经济安全的边坡加固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格构锚索与抗滑桩加固对边坡整体安全系数的影响大小取决于支护结构在整个滑面上产生抗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为加固吹填海相泥沙形成的软土地基,在汕头市东海岸围海造地的吹填区域内,进行堆载预压的静态排水固结法、强夯施工的动力排水固结法等试验,采用“降水+堆载+强夯”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海相泥沙形成的软土地基。通过现场测试,研究施工过程中各层地基沉降、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对处理前后的地基进行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研究,并验证该方法对海相泥沙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显著提高吹填软土地基的承载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围海造地软基加固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周明晖 《中国水运》2014,(7):319-321
水下挤密砂桩是一种地基加固新技术,适用于砂质土、粘质土等各种地基加固。对粘性土形成复合地基,改善地基整体稳定性;对砂性地基,增加密实度,防止其液化。文中介绍了水下挤密砂桩技术的原理、工艺、施工设备、质量控制等,并在笔者参加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西人工岛地基加固处理工程进行了试验,效果良好,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地上建筑物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14.
吹填流泥地基采用真空预压浅层加固的主要目的是为深层地基处理提供稳定的工作面,因此真空预压浅层加固后应避免深层地基处理时可能出现的垫层前沿滑动破坏、浅层加固区地基承载力破坏及由浅层加固区向下卧流泥的冲剪破坏等。根据深层地基处理时浅层加固区地基承载力破坏、由浅层加固区向下卧流泥抗冲剪破坏两种破坏模式推导得到真空预压浅层加固区不排水抗剪强度需求公式;深层地基处理垫层施工时前沿稳定需求的真空预压浅层加固区不排水抗剪强度应根据整体稳定性分析确定。分析表明,深层地基处理时浅层加固区地基承载力、抗冲剪需求的浅层加固区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垫层厚度、深层处理施工机械、浅层加固厚度等有关;当深层处理垫层厚度超过1 m后,垫层前沿稳定需求的浅层加固区不排水抗剪强度急剧增大,且下卧流泥越厚,需要的抗剪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5.
谢乐炀 《中国水运》2010,(9):206-208
文中介绍了塑料排水板-强夯法在某软土地基处理中加固效果及加固机理,并对软基处理过的土体的承载力、沉降等进行分析,表明此种加固方案效果明显,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港区新近吹填淤泥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在施工机具和设备均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先采用直排式真空预压法在场地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硬层,再按常规真空预压法进行二次处理,采用这种新方法处理后的软土地基承载力可提高到80 kPa,地基加固处理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分析了水库大坝存在的问题,水库大坝的加固与防渗问题是水库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论述了水库大坝施工中加固与防渗处理的主要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青岛港矿石码头软基处理工程为例,着重介绍了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下土体的变形、固结过程。对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进行了现场观测。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堆载预压法处理青岛港矿石码头吹填土及海相沉积形成的软基加固效果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9.
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水库大坝运行安全的稳定性。因此,本文以某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工程为例,阐述了帷幕灌浆施工前期准备内容。并对帷幕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库大坝基础防渗加固处理中应用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崔伯华 《水运工程》2006,(8):103-107
温州港七里港区后方堆场软基采用真空加水载联合加固处理。选用水载可解决地区缺少土源问题,水载可使膜面荷载均匀、土体均匀固结,对减小建筑物地基工后差异沉降有利;工程加固区各项测试成果表明:通过3个月左右的加固处理,地基平均固结度达到87.4%,说明地基主固结已经完成;在整个加固处理深度范围内,土质指标都有了较大的改善,地基抗剪强度增长50%左右,加固效果显著。类似工程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