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胆石成因及防治系列研究表明,本地区胆石化学成份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显著差异,胆石构成以胆固醇结石为主占80.71%,胆石发病部位以胆囊结石为主占75%。胆石中正常胆汁及致石胆汁中胆汁酸分析,游离和结合胆汁酸在不同类型结石及不同结石类型胆汁中含量具有明显差异,提示不同胆石类型成因不尽相同,而且证明了黑色胆石是不同于胆色素结石的另一类结石。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的聚乙烯醇—石蜡连续切片技术为胆石成因的研究又提供了一直接观察胆石不同截面成份的简便方法。在黑石成因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黑色胆石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五型分类法。在胆石成因及防治的研究中发现,改变饮食成份可以诱发豚鼠胆石形成,而维生素C 具有防止胆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1978~1987年住院胆石病827例临床与实验系列研究结果,该病占同期胆道疾病的59.84%.胆囊结石占84.52%,胆总管结石占8.71%,胆道残余结石占3.14%。化学组份分析,胆固醇类结石占80.71%,胆石核心蛔虫卵检出率为20%。胆汁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45.83%,胆囊结石为29%,胆管结石为88%.胆结石中胆汁酸测定结果,胆固醇石及黑色结石不含游离胆汁酸,而胆色素石游离胆汁酸含量较高.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本地区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对其治疗中的新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高胆固醇及低蛋白两种致石食物诱发豚鼠形成胆结石,8周后成石率均为100%;在致石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成石率分别降至16.7%和52.9%并通过对动物胆石的细微结构观察和成份分析,肝脏、胆囊的亚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胆汁结合胆汁酸量及其组成的观测,探讨饮食成份改变诱发豚鼠胆结石及维生素C防止胆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方法制成豚鼠肝硬变模型。通过观察豚鼠胆囊结石形成.扫描电镜观察胆石细微结构,并结合豚鼠肝脏及胆囊超微结构变化及胆囊胆汁结合胆汁酸簿层色谱扫描定量测定,以探讨肝硬变状态下胆石发生机理。结果显示各组动物胆石发生率:对照组5%,慢性肝损害组37.5%,肝硬变组83.3%。胆囊胆汁中结合胆汁酸:慢性肝损害组及肝硬变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肝硬变组下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肝硬变状态下结合胆汁酸含量下降,胆石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将胆固醇含量为460mg~844mg/kg的人胆石置入家兔胆囊,采用自制的甲基叔丁醚进行溶石实验。结果证明甲基叔丁醚确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胆石溶剂,但对家兔胆囊和肝脏具有明显毒性损害,临床应用应十分慎重,通过改进灌注方法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猪胆汁中主要成分为胆汁酸类、胆色素、粘蛋白、脂类及无机物等。胆汁酸有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3a—羟基—6氧—5a—胆烷酸(3a—hydroxy—6—oxo—fa—cholaniacid)和石胆酸(llfihocholc acid)它们几乎与甘氧酸结合而存在。(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菲律宾菌素III染色和脂质测定法,对胰岛素分泌囊泡双层脂膜中胆固醇的分布进行可视化与定量研究。方法利用胆固醇荧光探针菲律宾菌素Ⅲ标记稳定表达phogrin-GFP的MIN6细胞,对比细胞内游离胆固醇与胰岛素分泌囊泡的分布情况。通过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IN6细胞中的胰岛素分泌囊泡,应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和薄层分析法分别测定生物脂膜中磷脂和游离胆固醇含量,从而得到胆固醇所占比例。结果 MIN6细胞内菲律宾菌素III标记的游离胆固醇与胰岛素分泌囊泡在胞浆中的分布一致,主要聚集在核周及细胞膜下。此外,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素分泌囊泡层中富含胆固醇,该层游离胆固醇摩尔百分比为(48.62±3.28)mol%,高于其余各层的细胞器。结论本研究首次进行了胰岛素分泌囊泡双层脂膜中胆固醇的可视化与定量测定,发现胰岛素分泌囊泡富含胆固醇,为进一步研究胆固醇对胰岛素分泌囊泡形成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斌 《交通标准化》2010,(7):189-192
按“新奥法”施工的河北张石高速黑石岭隧道全长7590m,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单行双车道,属于长大岩石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开挖施工采用IDTS3850爆破振动仪对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通过对结果的回归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爆破振动波衰减经验数学模型。同时,结合该隧道开挖爆破施工提出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以确保隧道开挖洞室、初期支护、二衬、相邻隧道等已有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该研究对指导隧道工程开挖爆破施工和保证已有工程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反应性离子交换和化学平衡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失效的弱型混合离子树脂与新生氢氧化铝凝胶的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凝胶与弱型混合树脂的作用能使部分阴树脂再生为游离胺型,部分阳树脂转化为羟基铝型,树脂再生度高于希劳塞姆法,显示出两性氢氧化铝凝胶的促进作用.预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反应性离子交换和化学平衡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探索失效的弱型混合离子树脂与新生氢氧化铝凝胶的反应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氢氧化铝凝胶与弱型混合树脂的作用能使部分阴树脂再生为游离胺型,部分阳树脂转化为羟基铝型,树脂再生度高于希劳塞姆法,显示出两性氢氧化铝凝胶的促进作用.预料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MATERIALSANDMETHODS1Groupingandfeeding58femaleguineapigs(weights250~50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Thecontrolgroupwa...  相似文献   

12.
对13例正常人、2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的组织学变化进行对照观察,同时测定胆汁中氨基己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病理性胆囊粘膜上皮细胞呈明显增生性改变,胞质内PAS、AB染色增强,上皮间有大量杯状细胞;胆汁中氨基己糖含量为正常人的2.6倍。提示胆囊粘膜上皮细胞的变化可导致胆汁中糖蛋白含量增高,二者在胆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研究资料表明,国人胆结石的构成,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结石核心与蛔虫感染关系亦有不同。本地区尚缺这方面资料,随机选择我院胆石标本100份,取胆石核心溶解涂片染色显微镜观察,发现20%结石核心有蛔虫卵(包括1例幼虫);其中胆囊结石占20.31%(13/64),胆总管结石占19.44%(7/36)。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茵陈对胆结石病“T”管胆汁有形成份影响的临床实验研究。服药期间对胆汁流量及主要成份进行动态测定,5例胆石症术后病人,连续5天,收集不同时间胆汁样品共125份,结果表明茵陈不仅是一种水生利胆剂,而且对胆汁有形成份含量亦有影响,服药后胆酸明显增加(P<0.05),胆固醇显著减少(P<0.05),从而提供了茵陈对防治胆结石的作用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报道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胆汁中结合胆汁酸,样品处理手续简便,因为色谱系统使用了保护柱。回收率范围是87.01%~110.75%,检出限为0.09~0.21μg,用本方法分析胆石症患者及对照组胆汁结合胆汁酸。  相似文献   

16.
用聚乙烯醇—石蜡制作不同种类的胆结石连续切片,应用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为胆石成因研究提供了比较简便、直接观察结石不同部位成份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