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四氯化碳灌胃方法制成豚鼠肝硬变模型。通过观察豚鼠胆囊结石形成.扫描电镜观察胆石细微结构,并结合豚鼠肝脏及胆囊超微结构变化及胆囊胆汁结合胆汁酸簿层色谱扫描定量测定,以探讨肝硬变状态下胆石发生机理。结果显示各组动物胆石发生率:对照组5%,慢性肝损害组37.5%,肝硬变组83.3%。胆囊胆汁中结合胆汁酸:慢性肝损害组及肝硬变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肝硬变组下降最为明显。结果表明:肝硬变状态下结合胆汁酸含量下降,胆石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我院1978~1987年住院胆石病827例临床与实验系列研究结果,该病占同期胆道疾病的59.84%.胆囊结石占84.52%,胆总管结石占8.71%,胆道残余结石占3.14%。化学组份分析,胆固醇类结石占80.71%,胆石核心蛔虫卵检出率为20%。胆汁细菌培养总阳性率为45.83%,胆囊结石为29%,胆管结石为88%.胆结石中胆汁酸测定结果,胆固醇石及黑色结石不含游离胆汁酸,而胆色素石游离胆汁酸含量较高.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本地区以胆固醇类结石为主,对其治疗中的新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胆石成因及防治系列研究表明,本地区胆石化学成份与国内其它地区有显著差异,胆石构成以胆固醇结石为主占80.71%,胆石发病部位以胆囊结石为主占75%。胆石中正常胆汁及致石胆汁中胆汁酸分析,游离和结合胆汁酸在不同类型结石及不同结石类型胆汁中含量具有明显差异,提示不同胆石类型成因不尽相同,而且证明了黑色胆石是不同于胆色素结石的另一类结石。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的聚乙烯醇—石蜡连续切片技术为胆石成因的研究又提供了一直接观察胆石不同截面成份的简便方法。在黑石成因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黑色胆石的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五型分类法。在胆石成因及防治的研究中发现,改变饮食成份可以诱发豚鼠胆石形成,而维生素C 具有防止胆石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高胆固醇及低蛋白两种致石食物诱发豚鼠形成胆结石,8周后成石率均为100%;在致石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成石率分别降至16.7%和52.9%并通过对动物胆石的细微结构观察和成份分析,肝脏、胆囊的亚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胆汁结合胆汁酸量及其组成的观测,探讨饮食成份改变诱发豚鼠胆结石及维生素C防止胆石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 猪胆汁中主要成分为胆汁酸类、胆色素、粘蛋白、脂类及无机物等。胆汁酸有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3a—羟基—6氧—5a—胆烷酸(3a—hydroxy—6—oxo—fa—cholaniacid)和石胆酸(llfihocholc acid)它们几乎与甘氧酸结合而存在。(1)  相似文献   

6.
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定性分类胆石的基础上,用薄层扫描色谱法进行胆石中游离和结合胆汁酸的定量分析研究。60例胆石经FT-IR 分为7种类型: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混合石、胆色素混合石、色素新型石、类色素型石、黑石磷酸盐型和黑石蛋白型。本文将从不同类型胆石游离和结合胆汁酸含量的差异,探讨胆汁酸在胆石成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动物胆汁是中医治疗百日咳的有效秘方,陕两省第一卫生学校(1)观察“白糖鸡苦胆汁”治疗946例患儿,其治疗效率达97.3%。应用猪胆汁治疗百日咳已有许多报导(2,3),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流行病学卫生学研究所(3)报告,猪、牛、羊胆汁治疗百日咳效果良好。猪、羊胆粉治愈率分别为76.87%及85.38%,羊胆粉疗效较差。彬木重利(4)及朱颜(5)二氏实验证明牛黄具有明显镇静作用。不同动  相似文献   

8.
尽管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不明点仍很多。本文复习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胆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包括损伤的可能机制、食管内胆汁反流的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以介绍,重点对胆汁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防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的影响。方法 对不同浓度胆汁和胃液的混合液及内镜下抽取的黄染和无黄染胃液 ,测定pH和胆红素吸光值 ;2 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同步监测2 4h胃内pH和胆红素吸光值。结果 胆汁浓度为 2 0 %时吸光值已达 0 90 0 ,而pH仍在 1 0左右 ;浓度为 60 %时pH始上升达 4以上。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0 % ,吸光值为 0 .348±0 .1 31 ,无黄染组pH <4的病例占 81 % ,吸光值为 0 .0 0 8± 0 .0 0 3,pH和吸光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1 2例有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8例同步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 ,8例无夜间自发性碱波者 4例有胆红素吸光值升高。结论 在一定浓度下 ,胆汁反流对胃内 pH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临床预防使用抗生素达 3 0 %~ 95 % [1 ] ,此易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Mozzillo等[2 ] 发现正常胃液、胆汁、空肠上段几乎无菌。马保金等[3] 也有胆囊切除术不使用抗生素的报道。为改变胆囊切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传统观念 ,我们曾对不使用抗生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4 ] 。本文将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不使用抗生素 )和对照组 (使用抗生素 ) ,观察其疗效 ,旨在探讨胆囊切除术不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 ,进一步证明部分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以不使用抗生素。1 对象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3~ 65岁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  相似文献   

11.
MATERIALSANDMETHODS1Groupingandfeeding58femaleguineapigs(weights250~500g)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reegroups.Thecontrolgroupwa...  相似文献   

12.
Thebileacidswereconfirmedasnonspecificcytotoxicsubstanceswhichplayveryimportantro1einpathophysiologyofextrahepaticcholesta-sis[la.Invitrostudieshadprovedthatthebileacidscouldcausechronicandacuteinjuryofpancreaticductalepitheliumactingasaninitiatorofpancre-atitist2i.Thepancreaticcancerisamajorworld-widepublichealthproblernandremainsasignifi-cantclinica1challenge.Atthetimeofdiagnosis,about7o%ofpancreaticcancerpatientsmanifestobstructivejaundicewhichcanresultinprogressiveliverdysfunctionandculmin…  相似文献   

13.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biliary surgery lies inthe treatment of iatrogenic biliary stricture that isexpressed prominently after operation as scar con-tracture and anastomotic stenosis, especiaI1y theanastomotic stenosis at the porta hepatis and thearea above it. ln order to exp1ain the mechansim ofthe formation of iatrogenic biliary stricture, an ani-mal model of trauma--repair of bile duct was madein this experiment and the expression of myofi-broblast (MFB)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was ob…  相似文献   

14.
对5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同时进行需氧菌、厌氧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57例培养阳性,共检出细菌111株,其中需氧菌26株、厌氧菌37株、L型细菌48株;且以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为主。总检出率94.9%。表明胆囊结石患者同时做需氧菌、厌氧菌和L型细菌的培养能显著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药敏试验表明它们各自的抗菌谱不同,3种细菌同时培养对临床准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超微结构水平上证明了猪胆汁提取物及其有效成份去氧胆酸钠对培养的人阴道毛滴虫具有碎解作用,鞭毛及尾突断离,质膜及内膜系统如吞噬小体和氢化小体的界膜、核膜等破损,细胞质凝集,乃至整个虫体完全碎解。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的表面活性作用促进了滴虫生物膜系统结构脂类的降解直接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厌氧菌感染与胆囊组织癌变的相关关系 ,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系统 ,对 2 9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胆汁及 9例胆囊癌中心组织进行厌氧菌培养及自动检测分析。结果 2 9例胆囊癌胆汁中厌氧菌检出率为 6 5 .5 % ( 1 9/2 9) ,胆囊癌组织检出率为 5 5 .6 % ( 5 /9) ,且均为兼性厌氧。两者厌氧菌株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认为胆囊粘膜癌变可能与厌氧菌尤其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有关 ,厌氧菌与需氧菌协同作用 ,长期刺激胆囊粘膜是导致其癌变的主要因素。而利用微生物生长曲线中对数生长期进行培养是提高厌氧菌阳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