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各位领导,汽配行业的同仁、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西安海纳(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鲁秦。一.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带给汽配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汽车市场的崛起,国内汽车保有量在近几年内迅速增长,这为汽车零配件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私人购车量呈日益增长态势。上半年,国内汽车销售已超过600万辆,汽车保有量已接近7000万辆。汽车配件及用品自然成为汽车产业链上一块很诱人的利润“奶酪”。  相似文献   

2.
苏晖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1):24-24,26,28,30
2011年既是汽车行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发生重大调整的一年。在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汽车行业政策的调整下,国内汽车营销、汽车销售、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及汽车区域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变化。可以说,2012年的汽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政策收缩已成定局,但汽车行业该如何应对,是需要积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汽车及零配件行业现有营销模式和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研究,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现有汽车营销模式的影响和冲击;在总结国内外零配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汽车制造应该取的对策和措施,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及零配件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的系统结构和模型。  相似文献   

4.
欧盟委员会近建议,取消欧盟对汽车表面零配件设计的法律保护.开放敢盟汽车表面零配件市场,使独立于汽车制造商的零配件厂家能够参与市场的竞争。默盟汽车表面零配件市场年销售额达100亿欧元。这些零配件包括汽车发动机罩、前后保险杠、门、灯、后面板、风挡玻璃、挡泥板等。欧盟委员会估计,如果酞盟成员国不对这些零配件的设计实行工业产权保护,它们的价格将便宜6%-10%。  相似文献   

5.
信息快报     
《汽车维修技师》2006,(12):10-11
汽车后市场明年春季展会将再创新纪录由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2007中国国际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展览会暨第47届全国汽车保修检测诊断设备春季展览会《2007 Auto Maintech)”将于2007年4月27~3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该展会作为国内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名牌展会在参展商和观众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7年的新一届展会从今年8月中旬开始正式接受厂商报名,令主办单位意想不到的是,在短短2个月的时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形势大好,产销量猛增,但国产汽车零部件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汽车市场多样化的需求,高档乘用车、特殊用途专用车等汽车零部件短缺,使得汽车零部件进口量增加较快。在出口方面,由于一些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来华合资或独资建厂生产汽车零部件,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引进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统计分析了国内汽车市场进口汽车产品的构成,概括了进口汽车总体发展趋势,以便国内汽车行业研究制定对策,迎接WTO挑战。  相似文献   

9.
编者的话     
本月7日~10日,亚洲规模最大的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和汽车用品展览会Automechanika Shanghai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无论是展商数量。还是展出面积,以及参观人数,现场会议数量等等都再度刷新纪录。据悉,该展览会已在中国举办了七届,在规模上仅次于其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母展。这一定位于汽车售后市场的大型展览会,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售后市场的盛事,这也预示着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对汽车配件统一进行编码,就代表着在未来汽车零配件的适应信息将会更加的透明化,向上将可以让车企对零配件的垄断被打破,向下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汽配城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汽车零配件统一编码进行探讨,并从国内汽车生产以及汽车零配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就统一汽配编码对打破整车厂垄断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肖军 《时代汽车》2005,(11):36-37
有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轿车需求将达到550万辆,汽车市场销售额10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大约可达2500亿元-3000亿元。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成本中的比例也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轿车中的比例将达到30%-40%。预计未来10年,国内汽车市场将持续以15%-2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国内的汽车生产总量将增长到1000万辆。相应地中国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将迅速增长。同时,新兴的汽车电子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中国汽车特有的“两个国内汽车市场”,并就今后如何发展中国汽车汽车工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体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型载货汽车主导国内汽车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型载货汽车市场应寻找市场需求的新生长点,即中型载货汽车的专用化、农村化和中型载货汽车市场的国际化。1998年宏观经济环境较好,但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要减弱。1998年中型载货汽车消费将进一步向个体消费转化,出口力度有所加强。汽车消费政策的出台将对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但总需求仍呈下降趋势。预计需求量仅  相似文献   

14.
马爽 《汽车情报》2005,(8):30-32
2005年第1个月,国内汽车市场一改200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的销售颓势,出现了市场久违的汽车产销两旺局面,令悲观预测2005年市场形势的无数权威专家大跌眼镜。节前各地汽车市场熙熙攘攘的购车人群,经销商脸上绽开的笑容,都预示着2005年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个开门红。据统计,2005年1月份,国内汽车产量为406270辆,同比增长35.39%,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汽车后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利润丰厚的汽车养护用品已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重要的利润来源。目前国内汽车养护用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其发展前景如何?汽修企业应该怎么去经营汽车养护用品?带着这些问题,在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我们采访了知名汽车用品厂商的负责人。相信他们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将会对您有所启发。 限于篇幅,许多问题无法在此一一展开来谈。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可在“2008中国汽车维修及养护技术研讨会”上与这些行业知名人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届时我们还将邀请众多专业人士就这些话题与广大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另外,这些知名厂家的汽车养护用品还将在”2008中国国际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展览会”上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国内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使国内汽车市场总量大幅上升,私人汽车拥有量成倍增长,使汽车维修市场的整体容量也节节攀升。在市场扩容的同时,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放开,各类经营主体纷纷介入,包括国外维修企业,使汽车维修业户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业在入世后发展加快,海外汽车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投资设厂、与国内汽车制造商合作之声不绝于耳。汽车销量增加带动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业的发展,而Automechanika China-中国国际汽车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汽车零配件服务用品展览会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展开,为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业市场提供最新最快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透视市场动态;同期举办各种活动,协助厂商建立网络,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做智慧车商     
郑岳嘉 《时代汽车》2004,(11):48-49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火爆几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开始发生变化。不仅对国内汽车生产厂家带来了影响,也对庞大的汽车经销商队伍带来了影响。应该说这对汽车经销商是一次良好的市场锻炼,有利于大家正确认识市场风云变换,提醒大家去做一个智慧的汽车经销商。  相似文献   

19.
吴勇 《汽车情报》2005,(18):6-8
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大量进入私人家庭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但是随着我国汽车增长速度的放慢、入世关税对国内汽车工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关税的降低、国际汽车巨头的大举进军国内汽车市场以及国内汽车产能存在“过剩”等原因,我国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18-19日,捷培森中国将在上海举办第三届汽车售后市场峰会。 汽车后市场素来有“黄金产业”之称,其占据着整个汽车价值链上60%左右的利润。为此,整车厂商、零配件供应商及售后市场服务供应方都希望能在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中国取得先机。捷培森中国在这样的契机下将组织第三届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峰会,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各方交流的高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