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喀喇昆仑山脉的气候、水文、地质和公路交通设施条件等方面,对沿河公路水毁的灾害环境、形成机理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说明了该地区沿河公路抗水灾能力差、水毁频繁发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分析水流形态和河床变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巴基斯坦卡拉昆仑沿河公路的水毁特点、形成原因、防治原则及主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路》2007,(3):176-176
为了应对各种灾害对公路、桥梁的损毁,提高公路灾害预防与应急反应水平,推广公路灾害防治新技术及科研成果,《公路》杂志社决定举办2007“公路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班。此次研讨班得到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的支持,将由该课题组的专家作专题讲座。望各有关单位积极参加。一、培训内容(一)公路、桥梁水毁灾害防治技术1.我国公路水毁现状与基本特征;2.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的发展进程;3.公路、桥梁水毁的主要类型、原因及特点;4.公路与桥梁水力水文分析计算及防治水毁工程对策;5.公路灾害防治效果的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山区公路水毁路段灾害快速评估难题,以甘肃省南部片区公路水毁为工程背景,通过查阅公路相关规范、标准、已有工程实例,制定了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水毁工点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标准;结合其经济损失,拟定了单个工点水毁评价分析模型;并在单个水毁工点评估基础上,针对水毁公路等级、水毁密度、灾害类别,拟定了相关系数,初步提出路段评价分析模型,通过大量水毁路段数据,不断测算、修正、优化模型,提出了更为实用的路段评价分析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已发生的典型工程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水毁路段灾害评估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可为公路应急抢险和恢复重建提供决策依据,可供类似公路路段水毁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卫东 《东北公路》2002,25(4):36-37,96
本文通过对泥石流地区沿河公路水毁灾害的分析,阐述了对于两种水毁灾害防御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实质性的水毁防治目的,改变以前的事后抢修为源头设访,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水毁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公路》2021,66(9):353-357
国道108周至段边坡水毁灾害频发,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价可为灾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开展了国道108周至段边坡水毁灾害调查,对11项调查项目进行分级,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卡方独立性检验提出了公路边坡水毁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危险性评价模型,对193处公路边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对部分公路边坡提出了防治对策。研究结果显示:在193处公路边坡的评价结果中,不危险、低危险、中等危险、高危险和极高危险的边坡分别为34、22、38、57和42处;根据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和灾害点的潜在危害,建议对7处公路边坡进行工程治理,并提出了具体的工程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几年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相关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气象、工程地质背景条件,总结了我国东南地区台风暴雨引发公路水毁灾害的成因条件。台风暴雨过程的气象特点、地形地貌条件及山区公路建设特点等外因与内因的综合叠加,相互作用,水毁灾害也就自然发生;并划分水毁发育阶段,研究各个阶段成灾机理过程的作用程度。提出切实有效的防灾对策,为公路职能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毁是山区公路养护的重点和难点,山区公路水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文中分析了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水毁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测四川省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特点,结合行业内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建立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风险评分系统。该系统包括初步评分与详细评分两个阶段,且评分表的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并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经检验,该系统可用于研究区域的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部地区山川纵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各种公路路基水毁灾害频繁发生,给公路的正常运营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公路路基水毁相关研究资料和野外现场调查结果,考虑水毁承载体和破坏原因,将路基水毁划分为:边坡滑塌、路基冲毁和路基沉陷等三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水毁发生的原因和形成机理,从边坡防护和路基排水两个角度,提出了公路路基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现场实际考察,分析了陕西公路因2002年6月特大洪水灾害发生严重水毁的原因,针对产生水毁的原因及山区河流特性,提出了公路水毁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路》1992,(4):4-7
公路水毁是公路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造成路毁桥塌,而且影响公路运输,进而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仅近十年来公路水毁损失已达数十亿元,成为公路养护中一个突出问题。陕西省公路部门在公路水毁的防治方面取得很好成效,1991年11月交通部在陕西省商洛召开了公路路基水毁防治技术研讨会,肯定了他们的经验。本刊特将陕西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以期对各地的公路水毁防治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路水毁与地质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向池 《公路》1999,(11):56-62
公路水毁是指在公路沿线发生的各种公路工程设施的损毁现象及过程。通过对云南省公路水毁灾害发生地区的地形地貌,发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研究,认为公路水毁灾害主要发育于山区与丘陵或盆地或平原的过渡区和区域性大断裂带,以泥岩,页岩,砂岩为主的工程地质岩组最为发育,发育于活动断裂和构造的端部,转折,交汇部位。公路平行区域最大主应力方向部位以泥石流发育为主,垂直方向以发育崩塌,滑坡为主。  相似文献   

14.
对造成乌盟地区公路水毁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了加强公路水毁预防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28日特大洪水造成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多处严重水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的原因。对于公路水毁的防治和治理,应从引起水毁的主要原因入手,认清水流结构和导致水毁的原因,结合山区公路特点,从公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高度重视和预防,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方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面重视水毁,从而使公路水毁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文章应用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归纳公路边坡排水系统典型水毁形式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公路边坡排水系统的完善性和自身稳定性作为其易损性评价的主要指标,建立了公路边坡排水系统易损性评价模型和易损性等级划分体系,为公路边坡及边坡排水系统水毁灾害的减灾防灾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路基水毁严重影响路基岩石的抵抗效果,尤其是在山区沿河公路,更容易受到水文、地形等的影响,给山区沿河公路路基稳定造成非常大的隐患。尤其是在汛期、暴雨时期,路基水毁现象更为严重。文章分析了山区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并就如何有效防范路基水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公路发生水毁灾害的情况,提出根治和预防水毁的措施,力争在设计洪水位时安全可靠,历史性特大洪水条件下,不能发生或很少发生水毁问题,达到减灾目的。  相似文献   

19.
山区公路水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吉剑 《公路》2000,(2):69-74
山区公路各种自然灾害中水毁灾害最为普遍。对水害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能有效避免和防治公路水害发生。  相似文献   

20.
山区公路路基排水系统灾害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公路路基排水设施调查,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排水设施水毁灾害形式,存在水毁频率最高的“三关键”水力学问题。确定公路排水设施水毁评价。四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将递进的“四层次”过程评价与层次系统模糊评价结合、水毁敏感点评价与排水系统评价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排水系统孕灾环境危险性、易损性评价具体的指标体系,水毁经济价值与工程防治措施效益计算方法,及小桥涵敏感点抗水毁具体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