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介绍车室声腔声学系统建模方法和声固耦合系统有限元方程式的基础上,针对某轿车建立了车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对白车身结构,车内声腔结构以及声固耦合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并通过对耦合前后模型的模态对比,得到了对车身振动以及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段。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条件对声固耦合模型施加正弦激励,得到车内噪声声压场分布,从而为以后车内NVH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车室声腔模态和车身结构动刚度进行分析可以避开车身壁板与车内空腔声学共振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对车内声腔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同时通过白车身动刚度和模态分析发现白车身后隔板区域与声腔在某振动频率会发生共振,为改进车身刚度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车内噪声产生机理,阐述了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试验与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乘用车车内结构噪声治理的流程,主要包括车辆噪声振动测试、车内噪声产生原因分析、白车身有限元模态分析、白车身模态试验、车室声学分析、车身结构优化等.按照该流程进行了实际车辆车内结构噪声的治理,显著降低了车内结构噪声,提高了该车辆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模态综合法求解车身模态、车身结构在发动机激励下的响应和车身结构与驾驶室声腔耦合的声学响应.与传统的有限元分析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模态综合法求解时,计算时间缩短18% ~40%,而车身结构模态、频响和声固耦合响应的计算偏差分别在1%、5%和15%以内.  相似文献   

5.
轿车声固耦合低频噪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巍  刘更  吴立言 《汽车工程》2006,28(12):1070-1073,1077
建立结构载荷激励下乘坐室空腔声学系统和声固耦合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LMS V irtual.lab对某轿车乘坐室结构与空腔声模态的频率和振型进行分析,采用直接法和模态叠加法对该轿车车内噪声仿真结果进行比较,指出采用模态叠加法计算声固耦合问题时,对于结构模态阶数的提取要求。通过计算仿真分析该模型低频噪声在频域中的分布情况,为降低由结构振动引起的车内低频噪声提供结构修改和声学修改依据。  相似文献   

6.
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噪声耦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晚枝 《汽车工程》1993,15(5):278-284
本文介绍了汽车车身结构振动和乘座室空腔内部噪声的模态分析方法,并利用声-固耦合理论对车身结构振动与车内噪声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为降低由结构振动所引起的车内低频噪声提供了结构修改和声学修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车内低频噪声直接影响其乘坐舒适性,应用有限元和模态分析技术对一模型驾驶室的结构振动和室内噪声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和声学分析软件计算了驾驶室的结构动态特性和空腔声学特性,并与试验模态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利用声-固耦合理论对驾驶室结构振动与室内声学灵敏度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探究车内低频结构噪声,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某特种车的有限元结构模型、车内声腔模型和声固耦合模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结构模态,车内空气在其固有频率下声压的振动情况以及对比分析耦合模型和结构模型,为找出对车内振动噪声贡献量大的部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汽车乘座室结构与声学耦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有限元法和模态分析技术在TJ110汽车车身结构振动和乘座室空腔内部噪声测试分析上的应用,同时应用声-固耦合理论对车身结构与车内噪声耦合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降低由结构振动所引起的车内低频噪声提供了结构修改和声学修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有关汽车内部声场模态分析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新车身的概念设计阶段,由于汽车内部诸多因素的不确定以及开发时间的限制,在应用有限元法进行车内声学特性预评估时须对车内声腔模型做简化处理。其中,以二维模型代替三维模型、忽略座椅所占空间、不计结构与声场之间的耦合作用以及不计内饰和座椅表面的吸声效果等是四种常见的车内声场建模的简化方法。文中讨论了这些简化方法对车内声学模态分析结果的影响程度,对正确处理车内声场建模精度与计算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满足工程要求的经济型有限元声场模型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