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高速铁路国家包括中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制动系统原理和制动救援技术均不相同。中国高铁和日本新干线均采用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干线动车组制动系统普遍采用自动式空气制动系统,欧洲市域动车组和地铁等通常采用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各国高速动车组通过配置自动式空气制动机、设置制动指令传输或转换装置、列车供电管理、外部供电等各种方式,来保证动车组能够被机车或者动车组高效救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和高速列车的发展模式,确定了选择高速列车发展模式的原则,在分析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以及摆式车体动车组的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列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速轮轨交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设,到2001年世界已建成的高速铁路有5214km;正在建设的新线有4730km,正在研究和准备立项的有8604km。从德国、日本建成磁悬浮试验线后,世界有5个国家启动磁悬浮线路研究,中国上海成为世界第一个高速常导磁悬浮商用试验线建设的地区。世界轮轨高速铁路的发展没有因为磁浮技术的发展而停滞,随着速度目标值的提高,高速轮轨技术仍然在不断创新。磁悬浮的研究与试验和轮轨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在世界上并存。  相似文献   

4.
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高速铁路质量达标的高速列车。在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基础上,研发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配套先进的高速综合检测试验设备,同时研发代表新技术发展趋势的高速动车组关键系统平台,开展高速动车组新技术工程化应用及试验,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安全综合检测技术水平和动车组技术水平。介绍了高速综合检测试验列车研发的背景、总体目标、总体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CRH3型动车组是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公司自主研制的高速动车组,4月11日在唐山下线。6月24日,正线试验的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线上创造了394.3km/h在用动车组中国第一速,从北京到天津只用25min10s。试验过程中.动车组列车各系统运行正常,列车平稳舒适。这意味着京津城际铁路线桥质量、动车组性能、各系统间的配合已达到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在既有线提速、高速铁路、装备现代化、高原铁路、重载铁路等方面实现重大跨越。从既有线提速、新建高速铁路、客运枢纽、高速列车及在建高速铁路等方面介绍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成就;从工程建造技术、动车组技术、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系统集成与运营管理技术等方面阐述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成果;论述中国高速铁路通过大幅提高客运能力、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对中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奔驰在神州大地,这标志着中国铁路高速时代的到来。为了推动动车组配套设备最新科技成果在高速铁路动车组中的应用,满足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配套设备的应用需求,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世界轨道交通~技术与装备》杂志联合主办了“高速铁路动车组设备供应商供需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提速线路、高速铁路大规模动车组的开通运行,对高速列车的运营安全和维护质量、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立足我国高速列车运用检修实际,基于动车组修程修制,运用信息技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 沪杭高速铁路试运行创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9月28日,沪杭高速铁路试运行创416.6 km/h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动车组是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是目前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高速列车,在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是中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的又一重要见证,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成绩、成功实现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  相似文献   

10.
<正>高速铁路是我国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在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中,人们的目光也聚焦到了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在这家企业里诞生了高速列车的众多"第一":首列时速200~250km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00~350km高速动车组、首列时速380km高速动车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首列城际动车组等。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以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领跑高铁时代的装备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11.
刘莲 《铁道知识》2005,(6):12-13
高速运输是现代铁路的发展方向。世界铁路170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为路网建设阶段,许多国家大修铁路建成路网;50~70年代,为牵引动力改革阶段,以内燃牵引和电力牵引代替蒸汽牵引;70年代以来各国以提高速度为目标,对铁路进行了改造和新建。1964年10月,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列车时速达210公里。相继修建高速铁路的国家有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典等,最高的运行时速达300~350公里。中国铁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把发展快速和高速运输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近10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维护工作的实际情况,采用数据融合、数据集成技术,对高速列车运用维护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高速列车安全运营、高效检修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的成功开行,拉开了我国高速铁路运营的序幕。旅客对列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车内环境界面的振动、噪声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此,有效地采取措施减振降噪、提高乘客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是当前高速列车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介绍CRH3型劝车组内装系统自主研发的橡胶减振器内部结构及技术指标,它填补了我国动车组内饰件橡胶减振器研究的空白,并为我国碳钢车辆、地铁车辆等相关轨道车辆应用的减振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列车速度、密度、重量三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我国铁路近40年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挖潜扩能、铁路提速和发展高速铁路3个阶段。在挖潜扩能阶段,通过对既有线的更新改造提高列车重量和密度,快速提升运输能力;在铁路提速阶段,将提高列车速度放在首位,压缩旅客列车旅行时间,同时兼顾列车密度和重量的提高;在发展高速铁路阶段,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按需发展、共同发展,列车速度和密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未来我国铁路列车速度、密度、重量发展方向: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将向4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将向3 min、行车密度将向190对·d~(-1)以上发展;高速货运动车组列车运行速度将达200 km·h~(-1)及以上;客货共线铁路旅客列车速度最高可达200 km·h~(-1),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最小可压缩到5 min,8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货物列车重量可提高到4 500~5 000 t,1 050 m系列到发线铁路可提高到5 500~6 400 t;动车组列车将逐步替代普通旅客列车。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开通运营和正在建设的高速铁路里程已双冠全球。中国高速动车组(CRH系列)已规模制造和广泛采用,所以未来修订《列车牵引计算规程》收纳动车组已是大势所趋。动车组与机车牵引式列车的编组不同,是动车(M)和拖车(T)的固定编组,可以直接为列车牵引计算提供在平直道上所有运行工况下的列车单位合力数据。由于彼此的回转质量系数不同,高速动车组和机车牵引式列车虽然均遵循列车运动方程,但具体计算列车加速度、运行时间和运行距离等公式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此外,一些意见和建议可供未来修订《列车牵引计算规程》参考,诸如删节图表、合并机车单位基本阻力公式、深入探究起动阻力、附加阻力(曲线阻力、隧道阻力等)以及系统计算精度等。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林路 《铁道知识》2010,(4):44-49
很多乘坐过京津城际高速列车、武广高铁高速列车的乘客,都在享受高速旅行的同时对平稳舒适的乘车环境津津乐道。殊不知,只有车好路也好,才能跑得更快更平稳。在领略了高速动车组的神奇后,再让我们来到车下,看看高速铁路平稳运行的根基一高速线路吧。  相似文献   

17.
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承担着我国高速铁路的日常线路维护,并进行一系列的搭载试验.在既有碳钢列车上,卧铺包间已经投入使用,而针对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所研发的卧铺包间还处于一个空白阶段.结合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特有的车体结构,参照人机工程学理论,研发出全新模式的、适用于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的卧铺包间.重点分析高速综合检测动车组内部卧铺包间的研发方案.  相似文献   

18.
德国高速列车 德国铁路绝大部分是19世纪建成的,因此线路标准低,曲线多,限制了速度的提高,1980年前,德国铁路致力于改造既有铁路,已达到建成200公里/小时速度的客货混运既有铁路快速网目标。虽然在1971年德国已决定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新线汉诺威-维尔茨堡327公里,但财政力度支持很小,进展极为缓慢,直至1981年法国东南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并且TGV—PSE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406公里/小时,这才极大地刺激了德国政府、铁路及工业界。  相似文献   

19.
从2007年的第六次大提速,到2008年的京津城际铁路,再到2009年的武广高速铁路,中国铁路的高速之路快速而稳健。高速动车组为什么能有如此高的速度?高速铁路的通信信号与普通铁路有何不同?高速铁路如何调度指挥?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走进中国高速铁路”系列文章,让我们一起揭开高速铁路的科技与奥秘。而我们的探秘之旅,就从大家对高速铁路的第一印象——高速动车组开始。  相似文献   

20.
本期导读     
<正>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创新研究体系:根据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动力学创新研究需求,介绍以轨道交通国家试验室所建设的高速列车创新平台及体系,以此诠释我国高速列车的创新发展工作。城际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研制:城际动车组大载客量、频繁启停、快速乘降、公交化的运营特点对空调通风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须无送风盲区。CRH6型车空调系统制冷能力较干线动车组大幅提升;与普通城轨地铁车辆相比,需增加车辆气密性以控制车内压力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