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发展 由于国际港航界对国际航运中心至今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而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这样有如此多的城市将建设航运中心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我国学者对国际航运中心定义的争论最为热烈。从1996年1月国务院领导在沪正式宣布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来,关于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出现多种定义和解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模式也经历着持续的演变,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演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它必须具有如下五个主要标志: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亚太地区一流的航运交易和航运信息中心,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东亚最大的物流中心,服务齐全的国际航运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代的国际航运中心是指在某一国际性区域范围内,取得众所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枢纽地位,并以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纽带,带动所在和相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合理布局,实现相关资源最佳配置的港口城市。在世界主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中,基本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问题之始,迫切需要对现有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作一番分析,从中找到了可在物经验与应该避免的教训。逐个地分析了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伦敦,香港,日本台湾省等7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便结合我国国情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寻求适合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继红 《水运管理》2011,33(7):9-11,26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精神,实现将上海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宏伟目标,在研究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布局基本原则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布局的3个主要方案,分析各个布局方案的政策构架,并进行各个布局的利弊分析和比选,优先推荐方案一,认为它是目前最有效、推进和创新力度最大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的“五角模型”入手,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的成因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环境层3个层次共5个因素,即政府作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组合能力等,认为这3个层次5个因素应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运中心的代际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茅伯科 《水运管理》2010,32(11):6-8
1 国际航运中心代际划分主要观点综述 近年来,我国港航学术界对国际航运中心的代际划分出现过3种主要观点。 第1种观点将迄今为止的国际航运中心分为两代:早期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航运中心。  相似文献   

8.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刘有钟 《集装箱化》2007,18(10):7-8
自从确定将上海港发展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以来,有不少人提出港口吞吐量中国际中转箱的比重应该作为衡量港口城市是否是国际航运中心的一项指标。笔者认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其港口应该重视发展中转运输服务,但上海港的国际中转箱的运输服务容量应以满足国际干线班轮的需要为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世界海运》2008,31(5):36-37
大连市政府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的批复》(发改交运[2007]2176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的通知》(辽政发[2007]45号),为加快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按照《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市实际,  相似文献   

11.
《水运管理》2011,(5):2-F0002
2011年4月29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和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成立大会暨上海际航运中心浦东核心功能区建设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上市浦东新区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环境的欠缺已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软肋”,因此,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推进机制与资源整合,不但是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功转型的关键,而且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国际航运中心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发展的概念,其功能也在不断地调整与演进。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总是与世界经济发展重心的转移相一致,并经历了由“西欧板块”到“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递进的过程。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出现了群雄争霸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论发展苏州港太仓港区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国家在本世纪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部署,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以上海为中心,以江苏、浙江为两翼的格局进行发展。本文阐述了发展建设苏州太仓港区对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中心两翼”型合理运输格局,以及推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简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目标和进程及船舶工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从船舶融资业务、国际航运主业发展、港口基建和集疏运体系建设进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以及邮船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对船舶工业发展提出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吴江伟  张婕妹 《水运管理》2013,(4):12-15,31
为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更好地互动发展,根据香港不同时期贸易方式的转变及以贸易转型促进航运中心升级的过程,分析香港发展模式给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影响,认为上海应借鉴香港发展经验,分阶段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张永锋 《航海》2021,(2):4-7
国际航运中心作为上海"五个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性与基础性支撑,"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由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重要历史阶段.本文聚焦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判新发展格局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未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相关概念与特点的分析与对比,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为实例进行论证,说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过渡阶段,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更高层次目标是成为国际物流中心,尤其强调软件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快捷高效、结构优化的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以及国际航空枢纽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一.明确优化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第一位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是国家参与国际海运业竞争的重要抓手,同时国际航运中心这一品牌形象也是港口城市在国际海运服务业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标志,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国际航运中心内涵现代国际航运中心是融合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一般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国际航运船舶流、国际航运信息流和国际航运资金流集聚规模整体位于世界前列,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全球港口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