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世界上较早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国家之一,但发展速度却颇为缓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业也取得长足进展,但铁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公路和海运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2.
铁路集装箱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装箱运输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集装箱是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集装箱运输是铁路提高服务质量非常有效的运输方式,它蕴藏巨大的增长空间,具备很强的发展优势。2000-2004年间,中国集装箱运量以年均18.5%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铁路集装箱运量增长速度仅11.6%左右,落后于公路23%和海运15.6%的增长速度。2000-2004年,公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有率由44.7%上升到51.9%,而铁路集装箱运输市场占有率由16.6%下降至13.1%。2004年铁路集装箱运量仅占全路货物发送总量的2.4%,远低于国外铁路的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用…  相似文献   

3.
张颜 《集装箱化》1994,(4):16-19
全球和地区经济条件是推动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唯一动力。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集装箱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货物总量的增长速度。其市场运量虽然只占有海运总量的20%,但其所运货物的价值却占有世界海运贸易总值的80%左右。随着今年世界经济的复苏和逐渐进入正常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冷藏集装箱自动监测系统在港口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前言 近年来,集装箱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集装箱型式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种类的货物运输要求.以食品、医药等行业广泛使用的保温集装箱为例,它包括了冷藏集装箱、加热集装箱等12种类型.其中冷藏集装箱是为了适应某些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如鲜活货、精密仪器等)的运输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由于通过冷藏集装箱运输的物品一般对温度有严格要求, 这就要求港口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堆场内每只冷藏集装箱的运行状况.为此,研制一套适合港口用冷藏集装箱的自动检测系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李巨伟 《集装箱化》1999,(11):31-32
我国铁路从50年代开始开展集装箱运输,到70年代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铁路集装箱运输有40多年历史,但发展较为缓慢。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集装箱运量以每年27.9%的速度递增,其中,港口国际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高达33.9%,而铁路国际集装箱运量年均增长不足26%,且绝对增长值小。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是实现铁路货运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运输优势,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劳秀 《集装箱化》1997,(9):9-12
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1年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下同)。集装箱吞吐量仅10.1万TEU.而到了1996年达到了803万TEU,增长了近80倍,年均增长率达33.9%,远大于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1982年我国还没有港口跻身于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7.
施铸 《中国港口》2002,(6):28-28
<正> 在冷藏集装箱的发展历史上,制冷方式有水冰制冷、干冰制冷、冷冻板制冷、液氮制冷和机械制冷五种。此外,国外还制造和使用过的冷藏集装箱有夹套冷藏集装箱、气调冷藏集装箱、低压冷藏集装箱、液体空气冷藏集装箱和液体二氧化碳冷藏集装箱等。冷藏集装箱运输船舶在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类型,与此相对应设备,有两种类型的冷藏集装箱。一种是集装箱本身没有制冷设备,但有隔热结构;由集装箱运输船集中制冷,通过集装箱端部开有的进风口和回风口,从船上制冷设备送来的冷风经风口进入集装箱,冷却货物后经回风口、回风道,返回制冷设  相似文献   

8.
胡旭东 《集装箱化》2009,20(9):11-13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符合国家刺激内需、拉动国内消费的政策导向。目前,我国内贸货物的集装箱化率不到30%,相对于外贸货物70%的集装箱化率和发达国家80%的内贸货物集装箱化率,我国内贸货物集装箱化的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9.
张婕 《集装箱化》2009,20(5):10-11
0引言 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极快。近年来,我国内贸集装箱运量持续增长,在内河运输方面形成以上海为龙头、以长江干线为主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网络。相对于铁路运输而言,水路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在于长距离运价,而公路运输的发展则起到完善水路集装箱运输物流网络的作用。随着国内贸易的稳健发展、国内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内贸货物集装箱化的推进,长江干线内贸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巨大潜力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0.
黄顺泉  何霭 《集装箱化》2013,24(10):9-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生鲜类食品需求不断扩大,带动冷藏集装箱运输几益兴旺。泛亚地区(包括中东、东南亚和远东地区)冷藏集装箱货物需求的增长及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的日趋明显进一步凸显泛亚航线冷链物流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自1995年开展以来,几经沉浮,发展滞缓。近年来,特别是在乌鲁木齐、宁波、天津三次全路集装箱工作会议的精神鼓舞下.全路上下对集装箱运输的意义更加明确,奋斗目标更加具体.为实现集装箱运量年增30%,三年翻番,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普零适箱货物集装箱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世界经贸发展停滞对集装箱运输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同时,也会给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货运量.在一般情况下,其正比关系为:世界经济每增长1%,国际贸易约增长2%左右,而全球集装箱货运量的增长率比国际贸易高出3个百分点(主要是货物集装箱化率的上升所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3.
在集装箱运输方式中某些货物要求运输过程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它包括一些需要保温、保鲜的食品、化学原料、化工器材和精密仪器等。因为精密仪器在海上运输中除湿要求较高.一些大班轮公司已经研制设计了更新型的集装箱一温湿度能高精度控制的智能型集装箱,即新型冷藏集装箱。近年来,这种新型冷藏集装箱制造技术发展很快,型号不断更新.其功能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2006,(7):4-4
由于采用标准集装箱载运货物的优越性和不可取代性,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过去的10年中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集装箱水运方面,现在几乎所有能够采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都是通过集装箱在海运干线和包括河道水运在内的支线的相互连接运输,运送到全球所有的地方。国际集装箱运输专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运输作为传统海运中年轻的运输方式,问世至今刚刚51载。从1956年4月开始运输第一个集装箱,其在各种海运方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现每年约有10亿吨货物以集装箱方式运输。集装箱运输使传统班轮海运获得了革命性变化,使装卸效率和运输安全性极大提高,为全球性产业分工转移创造了条件。 中远有幸成为中国集装箱海运事业的先驱者,以持续稳健的发展步伐,保持全球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的前六强地位。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作为中远集团旗下从事集装箱运输的专业公司,正积极关注并投身于集装箱海运业新一轮的发展,并有信心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矗立行业湖头。 时逢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特以此文回顾行业发展历程,概述当前市场特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程学亮 《集装箱化》2007,18(1):21-21
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2006年全年共完成国际集装箱运量1 302 307 TEU,比2005年增长30%.全年共作业集装箱航班2 476条,集装箱运输又一次跨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长江集装箱运输现状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集装箱船舶从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多种经济成分的参与促进了长江集装箱运输业发展和繁荣,集装箱水运量的年均增长幅度超过30%.据统计,2002年1-7月,长江主要港口已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13万TEU,同比增长19.4%.但是,长期以来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秩序混乱,集装箱船舶和码头简陋,都制约了长江集装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得益于腹地外向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优越的港口条件和深港两地港口合作互补,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增长.2006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47万TEU,比上年增长14%,约占广东省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67%,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4位,集装箱吞吐量已占全港货物总吞吐量的71.2%.集装箱运输已成为深圳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施铸 《中国港口》2009,(4):47-47
集装箱是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是一种货物运输的包装物,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周转,且被多次重复使用。集装箱装载的货物品种繁多,涉及各类进出口商品。与其他对外贸易运输方式相比较.集装箱运输的作业地相对集中。一般都经过集装箱专用码头和集装箱场站集散。因此,世界各地的病害,尤其是来自疫区的病害均有可能通过集装箱传播,其传播病害的机会高于其他包装方式。集装箱运输方式保证了货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内陆集装箱场站作为集装箱运输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内陆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功能。因而是完整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全局来看,应该说,其需求性和发展的可行性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山东省内陆集装箱场站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性和差异现象,却是不容乐观的。本文试图对内陆集装箱场站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加以分析,以吸引更多的目光来关注内陆集装箱场站事业的发展,使之走上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