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板弹簧做为主要的悬架形式,在三轮车后悬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钢板弹簧参数的选取主要依靠经验或借鉴方式获得,不能很好适应不同车型.文中给出了选择钢板弹簧流程表及钢板弹簧参数主要指标和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对某型号客车进行钢板弹簧参数计算,并将前后参数进行对比,证明采用的理论公式及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性能车辆悬架技术一直是车辆悬架发展的重点,采用智能控制的悬架系统是悬架深入发展的趋势。文中从车辆智能悬架发展现状,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分析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方面的成功经验,同时指出车辆智能悬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基于ADAMS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架的主要性能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是影响悬架性能的主要因素。这里采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商务车独立悬架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悬架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悬架主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1/4车辆2自由度的主动悬架系统数学模型如图34所示。以上给出的车辆各被动、主动或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均为线性悬架系统的振动模型,悬架和车轮弹簧刚度是定值,悬架的阻尼系数也是常数。然而,事实上车辆悬架中的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非线性,并且由于车辆悬架材料的变形老化以及使用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影响,使得实际的车辆悬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主动悬架系统的非线性控制主要由其所采用的控制策略来体现。依据控制策略不同所采用的控制理论也不同。通过对主动悬架系统施加一定的控制规则或策略,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徐顺香  瞿伟廉  袁润章 《汽车工程》2004,26(5):593-595,622
采用电流变阻尼器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器,应用最优控制策略,设计了汽车悬架的半主动控制系统。大量仿真实验表明,采用电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控制悬架系统有效地改善了汽车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6.
CA1150PK2L2T1系列车型平衡悬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为了提高载货汽车的运输效率,应尽量增加载货量,但这又受到法规的限制,即轴荷不得超过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因此多轴汽车便应运而生。由于多轴汽车存在着悬架系统静不定问题,所以通常采用平衡悬架。目前国外载货汽车广泛地采用平衡悬架,例如日本三菱、日野等。CA1150PK2L2T1系列车型是在5t平头载货车基础上,增加驱动桥发展而来的,该系列车为双桥驱动,其中中、后桥采用平衡悬架,这一方面提高了载货量,另一方面提高了车轮的附着性能。在该平衡悬架设计过程中,利用国外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悬架系统的导向杆系、钢板弹簧、悬架…  相似文献   

7.
汽车液压主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中华  刘少军  朱浩 《汽车工程》2003,25(5):471-473,517
设计了一个汽车液压主动悬架装置,运用模糊控制技术对所设计的悬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控掣登嚣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主动悬架装置是正确的,采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保证悬架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如果要获得较好的操控性就需要较硬的悬架,如果要获得良好的舒适性又必须将悬架调校得偏软,所以要么采用硬悬架追求操控性,要么采用软悬架享受舒适性,或者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因此不同目标群体的车型在悬架的定位上也不一样。如何使同一辆车辆兼具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能,在体验驾驶乐趣的同时也享受舒适性,奥迪A8的可调空气悬架(Adaptive Air Suspension,简称AAS)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美军战术轮式车辆装备技术受益于美国强大的汽车T业基础,车辆装备发展较快,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动力传动上,选用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不断满足车辆动力需求;广泛采用液力电控自动变速器,减小驾驶员操作强度。在悬架上,部分车型安装了螺旋弹簧悬架,部分底盘采用钢板弹簧悬架,未来趋势是使用完全独立的螺旋弹簧悬架,从而使车辆装备在颠簸路面上的行驶速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悬架空间运动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采用R-W方法进行悬架分析归结于求解大量非线性的约束方程组,存在较大误差,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系统分析优势,本文以轿车,微型车广泛采用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为例,提出降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在悬架分析中应用的计算误差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麦弗逊式前悬架的设计改进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是减振器作滑动支柱并与下控制臂组成的悬架形式,与其它悬架系统相比.结构简单、性能好、布置紧凑,占用空间少。因此对布置空间要求高的发动机前置前驱动轿车的前悬架几乎全部采用了麦式悬架。文章针对汽车悬架的设计发展趋势,论述了当前麦弗逊前悬架的主要设计改进,并对改进原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悬架几何参数是影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的重要因素。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某车1/2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3D运动学仿真模型,分析了该悬架的主要几何参数随车轮跳动的变化量及变化趋势。对该悬架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为悬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主动汽车悬架的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新亮  张建武 《汽车工程》1997,19(3):175-179
本文采用1/4车模型对天棚阻尼器和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执行器的非线性特性,探讨了微分几何法和反馈法线必互法在主动悬架控制中的应用,在系统控制设计中采用了离散滑模法,仿真结果显示非线性控制律能有效地改善主动悬架的隔振特性。  相似文献   

14.
大型客车空气悬架结构特点及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气悬架是近年来大型客车上比较流行的先进结构,国内有关厂家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装有空气悬架的客车已投放市场,西方介绍HFF6120D05大型客车底盘所采用的空气悬架的性能和结构特点,并分析了空气悬架设计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结合轮胎包容特性的主动悬架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欣  董波 《汽车工程》2003,25(4):356-359
采用一个结合轮胎包容特性的车辆模型对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采用轮胎包容模型对主动悬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3)AI主动悬架系统功能48V电动力引进后,很多新技术也随之而来,像这款机电混合主动悬架系统等。这一悬架系统不必采用液压技术来辅助空气悬架系统的运作、支撑车体,就可使每个车轮都可以分别上下微调。如车辆行驶时左前轮受不平路面冲击,使前部车身上移,产生的垂直加速度由电子悬架控制单元内传感器监测。同时,左前悬架会被轻微压缩,压缩量会被相应的车身高度传感器获取。  相似文献   

17.
驾驶室空气悬架的高度阀控制方式 为了提高驾驶室的舒适性,高端的商用车驾驶室采用空气悬架的方式来实现平顺性和舒适性的提升,其空气悬架的控制方式一般采用传统的机械方式来控制,即驾驶室高度阀控制,通过设计高度阀的行程一流量特性曲线来控制气源到空气气囊的空气流量,从而控制空气悬架的高度维持不变。驾驶室高度阀的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当路面不平度发生较大变化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对汽车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悬架限带I_了汽车性能的提高。通过采用电子技术实现汽车悬架的控制,既能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又能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近年来,人们不断开发适应各种行驶工况的最优悬架控制系统。在车辆,尤其是高档车中,相继出现了性能更加优越的各种电子控制悬架系统。随之而来的电控悬架的维修也进入我们日常的检修范围。本文以LS400-UCF10为例介绍汽车电控悬架的检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复数法分析了双横臂扭杆悬架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整套设计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轮距、悬架中心和侧倾中心以及悬架刚度等参数随车轮载荷变化的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20.
空气悬架的市场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5,(39):43-45
空气悬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对汽车空气悬架作了应用研究。目前,在国外无论是客车还是载货车都已经比较普遍采用空气悬架系统,而国内却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只应用在一些豪华客车和少部分重型载货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