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英兰 《北方交通》2023,(10):39-42
为研究无机胶凝材料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实际改良效果,开展了一系列室内土工试验对石灰改良高液限土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高液限土的液限和塑性指数逐渐减小,塑限逐渐提高;石灰改良高液限土在水中的崩解量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水稳定性变好;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是达到无侧限抗压强度时的应变减少,破坏呈脆性;扫描电镜试验表示石灰改良后高液限土的颗粒之间孔隙减少,接触方式从点接触变成面接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固化剂对高液限土力学特性的改良效果,选取了石灰、水泥和玄武岩纤维三种改良剂对高液限土进行改良,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作为力学强度指标,研究三种改良剂对高液限土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改良剂均能够改善高液限土的力学性质;水泥掺量、石灰掺量与抗剪强度、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呈正比关系;玄武岩纤维掺量与抗剪强度、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液限黏土不能直接用于道路路基填料,必须进行改良处理。为了获得较好的改良效果和降低工程造价,以武汉富强大道工程的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分析0%、2%、4%、6%、8%、10%不同掺灰率下的黏土改良效果,最终确定最佳掺灰率范围。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随掺灰率变化的改良黏土工程特性,最终确定最佳掺灰率的改良方案。当掺灰率为8%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膨胀量达到了最小值0.58%;当掺灰率超过时,液限、塑性指数和塑限变化幅度较小;当掺灰率在0%~8%之间时,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曲线变化幅度大;当掺灰率在8%~10%之间时,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曲线变化幅度减缓。结果表明:在高液限黏土中掺入石灰可以明显改善其路用性能,8%石灰掺量改良效果最优,可以满足该道路工程对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公路建设过程的高液限土密度较小,土体稳定性较差,严重制约工程建设质量。公路高液限土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易于出现软化、膨胀率上升状况,造成公路路基稳定性大幅降低。当前公路高液限土路基中高液限土工程特性进行分析,依照公路路基基本施工状况,对高液限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水泥和石灰掺量对过湿粘土路基性能的影响,本文结合试验路段采用不同水泥和石灰掺量进行过湿粘土路基改良施工,检测其液限、塑限、塑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石灰掺量增加土样液限和塑性指数减少而塑限逐渐增加;水泥改良粘土效果优于石灰改良,石灰经济性优于水泥;确定最佳水泥掺量为8%,最佳石灰掺量为6%。  相似文献   

6.
针对仁新高速公路沿线分布大量高液限土,通过掺入生石灰,对高液限土进行改良,并研究其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石灰掺量为6%时,部分高液限土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路基填筑。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最佳掺砂比,按细颗粒含量、液限、素土的CBR值(加州承载比)分别对高液限土进行分类,按掺砂改良后CBR值为6分别确定不同分类高液限土最佳掺砂比的范围,再综合考虑这3种要素确定最佳掺砂量.试验结果表明:细颗粒含量对CBR值的影响大于液限和黏粉比;黏粉比越小,CBR值越大;广东云罗高速沿线高液限土的最佳掺砂比约为20%;不同性质高液限土应采取弃方、掺砂改良和直接填筑3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高液限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施工技术难点之一便是高液限土路基的填筑,其处理措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速公路施工的质量。高液限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因为它的液限、朔性指数和含水量等指标都超出了公路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首先就高液限土的性质等进行分析,再对高液限土在高速公路的施工技术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行规范高液限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因此急需探索其改良处治方案。对某高速沿线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的室内试验研究,确定其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及路用性能,采用水泥对该标段内高液限粉土进行室内改良试验研究,改良后的高液限粉土路用性能极大改善,实现了改良土路用填筑,通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水泥和石灰等传统固化剂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新型环保的木质素磺酸盐对高液限黏土进行改良。开展了木质素磺酸钙(木钙)与木质素磺酸钠(木钠)改良高液限黏土的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钙的最佳掺量为3%,而木钠的最佳掺量为6%;两种改良土强度前14d增长速率较快,后期强度增速变缓;养护龄期28d时,与素土相比,3%掺量木钙改良土的强度提高了70%,6%掺量木钠改良土的强度提高了49%,对于高液限黏土而言,木钙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高液限土路基典型病害及其处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高液限土路基的典型病害,在高液限土路堤中的典型病害主要有:沉降变形、纵向开裂、边坡溜塌、路肩坍塌等;而在高液限路堑中的典型病害则主要是:分化剥蚀、沟状冲蚀、坡面溜塌以及滑坡等。然后从土质特性、土体结构、风化作用、裂隙特性以及荷载条件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病害的成因。最后针对路堤与路堑病害提出换土、改良、包边、加筋、喷浆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处治高液限土路基过程存在的问题影响,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液限土路基病害的产生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对策,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与高速公路高液限土路基的实际作用情况进行结合,才能使路基处治与施工技术的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千枚岩土的膨胀率和红黏土的收缩率,笔者提出了一种物理-化学联合改良千枚岩土的方法,设计红黏土质量掺和比为0、20%、40%、60%、80%和100%,石灰质量掺量为0、3%、5%和8%共计24种不同组合改良方案。通过全风化千枚岩复合改良土胀缩性试验,分析了复合改良土的胀缩特性,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红黏土、石灰复合改良千枚岩土胀缩特性的机理。试验发现自由膨胀率演化规律与无荷膨胀率相似,膨胀率随红黏土掺和比的增加而降低,随石灰掺量增加,膨胀率先快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得出石灰优化掺量为3%。掺入石灰后的膨胀力随红黏土掺和比先降低后增大,红黏土掺和比60%时达到最低。当石灰掺量>3%时,改良效果较石灰掺量3%时提升不显著。土样线缩率随红黏土掺和比的降低、石灰掺量的增加而减小,且石灰掺量>3%时降幅较小。综合收缩试验结果可知:千枚岩土降低红黏土收缩变形效果优于石灰;各石灰掺量下,缩限皆随红黏土掺和比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红黏土掺和比约40%时达到最低;综合胀缩试验结果,建议优化掺量为红黏土掺和比40%~60%、石灰掺量3%,此时自由膨胀率降低24%~26%,无荷膨胀率降低25.9%...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对石灰稳定土在软弱路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室内试验表明,随着石灰用量的增加,石灰稳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增大,而最大干密度不断减小,最终推荐采用16%的石灰用量对路基土进行改良设计;实体工程表明,石灰稳定土路基的压实度和强度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工程为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夯法处理。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具体施工参数。本工程的强夯施工,达到了提高低液限粉(黏)土路基的强度和降低压缩性之目的。强夯法是成本低、速度快、技术较为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中对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采用静压成型方式,进行了无荷及有荷膨胀率试验,得到无荷、有荷膨胀率以及收缩系数、膨胀总率与石灰掺量的关系,并分析了改良土收缩率与含水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到:利用石灰改良膨胀土后,其收缩系数和膨胀率明显减小;采用5%石灰掺量可以控制胀缩总率为0.012 5,达到处治目的;施工现场考虑各种因素,石灰掺量应增加1%。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益阳至娄底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处治方案,开展了石灰改良膨胀土填料的最佳含水量的试验研究。首先采用室内基本土工试验,确定石灰改良膨胀土的石灰最佳掺量。然后采用湿法重型击实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击实特性,并确定其最佳含水量。最后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最佳含水量,并与击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的最佳含水率比击实试验大3%左右。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石灰改良膨胀土的路基施工参数,为益娄高速公路石灰改良膨胀土路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液限土是一种对工程有害的特殊土。为了处治高液限土地基,对室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进行分析,利用离心机产生离心力场,提高模型土体的体积力,形成人工重力。模拟高液限土地基在碎石桩处理后的固结性状,观测地基模型的变形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碎石桩复合地基措施确实能改善地基的受力和变形性状,极大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掺砂改良高液限土是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文中通过详细的现场勘探,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实体工程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改良高液限土的技术特点、适用情况和机理,提出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控制指标,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处治高液限土的设计思路,以确保公路路基的工程质量,达到节省投资、提高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吉林省双阳区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石灰掺入比对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6%压实度下,即使是石灰掺入比为0的素土,不浸水7d无侧限强度依然能大于0.8MPa,满足路基施工要求,但该黏土遇水后易崩解,稳定性差;随着石灰掺入比的增加,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增长幅度逐渐变缓,遇水稳定性得到提高,改良效果明显,最佳石灰掺入比为7%。拟合试验结果,可推断出改良低液限黏土目标无限侧抗压强度所需的石灰比掺入范围。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