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制定     
正2018年8月13日,由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持编制的T/URTA 0002—2018《胶轮有轨电车系统》正式发布,并于9月25日正式在全国标准信息平台公布实施。此团体标准的发布,对小运量胶轮有轨电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建设具有指导意义,胶轮有轨电车系统作为城市综合交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轨道交通接驳、补充的功能。具有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等特点,填补了小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1月28-29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2019在安徽芜湖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也是《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19年会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同期召开了中国城轨协会专家学术委主任扩大会议,由《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新型多制式智慧化轨道交通发展",探讨了市域快轨、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胶轮有轨电车、APM等多种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适用性,聚焦新型多制式智慧化轨道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3.
指导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部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协办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会议时间:2011年3月28~29日会议地点:同济大学会议中心  相似文献   

4.
指导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部主办单位: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协办单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于2018年4月发布了《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导则》(T/CAMET 04001—2018),该标准将于201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轻型跨座式单轨是一种可布设在大中城市主要客运通道或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次要客运通道上,单向高峰小时运量为1万~3万人次,适合以高架敷设方式为主的经济实用、环境友好型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是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团体标准编制计划,在现行国家标准《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  相似文献   

6.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上海浦东张江高新科技园区和苏州高新区现代有轨电车工程,从胶轮导轨系统和钢轮钢轨系统2种现代有轨电车轨道系统的特点、钢轨及轨道结构选型等方面,对胶轮导向轨系统和钢轮钢轨系统有轨电车的轨道结构及设计施工进行分析和比较,为城市轨道交通现代有轨电车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3月29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发布了"关于发布学会标准《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设计规范》的通知",标准编号为T/CCES2-2017,并自2017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牵头编写。2015年6月,为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落实社会团体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我国的团体标准编制工作在部分学会、协会中试点开展。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标准委的有关工作安排,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被列为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的12家全  相似文献   

8.
2021年1月8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标准部主办、协会培训部协办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团体标准宣贯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协会批准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分类》(T/CAMET 00001—2020)团体标准已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重要的基础通用标准,其实施将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该标准对新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具有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对实现“交通强国、城轨担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14—15日,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北京英华经纶交通运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2012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国际论坛暨《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在深圳麒麟山庄贵宾楼二楼麒麟厅举行。中外有关各方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代表共24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指导了本次年会。会议的主要议题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BT模式及投融资体制创新,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认证工作,城市轨道交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5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副会长单位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由会长赵鹏林主持,全体理事单位参加。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7年度工作报告、2017年度财务报告、新增理事及会员单位的报告及《薪酬管理办法》《临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关于调整协会会费缴纳标准的提案》。并对2018年协会的工作进行布置和规划。2018年4月9日,协会召开第一届理事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14日,中关村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产业技术联盟(简称联盟)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设计处在西安联合举办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会议主旨是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颁布的《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有关标准的通知》(铁总建[2016]18号)(简称18号文)的文件精神,为适应新标准下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探讨有关技术标准的落实。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徐鼎  张静 《都市快轨交通》2013,(6):167--170
以深圳市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建设为背景,结合国内外其他有轨电车的应用及实践,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模式及技术特征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想;总结现代有轨电车行车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完整功能,对其中的关键技术方案进行论述;最后指出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秉承有轨电车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控制系统应体现综合性、小型化的特点,控制逻辑要完整、实用。以期能指导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建设标准,为现代有轨电车控制系统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奇  吕超  李黎 《都市快轨交通》2024,37(1):143-151
为评价悬挂胶轮列车及钢轨道梁桥的结构性能,以开封悬挂式单轨示范线为背景开展现场试验与仿真研究。开发了胶轮列车-钢轨道梁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根据现场实测的胶轮车辆的空气弹簧、走行轮刚度和阻尼等力学参数,建立胶轮列车模型。对车桥动力响应的现场试验与动力仿真分析结果进行综合比较,采用相关规范对列车走行性以及轨道梁桥的动力性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车桥动力特性及其振动响应的理论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车桥耦合分析方法可应用于悬挂式胶轮单轨交通系统振动性能研究;轨道梁竖向挠跨比小于相关规范的限值,竖向刚度设计合理;在列车竖向静活载作用下,相邻两跨轨道梁梁端竖、横向转角之和最大值分别为 4.5‰和 1.5‰;车速 80 km/h 下轨道梁纵、横向应力动力系数最大值分别为 1.17 和 1.14;考虑到悬挂式胶轮列车没有脱轨风险,列车轮重减载率及钢轨道梁桥横向加速度较传统铁路偏大,其相应限值可较现行铁路规范适当放松。  相似文献   

14.
有轨电车在国内蓬勃发展,对城市发展和行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有轨电车行业目前还未能发布全国统一的行业规范,对比现行的《江苏省有轨电车工程技术规程》、《上海有轨电车工程设计规范》及《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技术标准(报批稿)》3部行业规范中的通信篇章,并针对其中通信的关键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有轨电车行业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4月18—20日,由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主办,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轨道交通·深圳湾论坛"在鹏城隆重举行。论坛汇聚我国政府、学界、企业三方专家学者600余人,以"建地铁就是建城市"为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会议期间,中铁检验认证中心(CRCC)常务副主任刘越作为嘉宾,围绕产品认证的基础知识和概念、国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8月12日,现代交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现代有轨电车交通工程技术标准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现代交通创新联盟。作为发起单位代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经理王汉军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目前全国有轨电车总规划里程达到5 000 km,有轨电车等现代交通业正迎来历史发展机遇,现代交通创新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以现代有轨电车为代  相似文献   

17.
《世界轨道交通》2009,(9):70-70
8月12日,方大集团子公司深圳市方大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中标港铁轨道交通(深圳)龙华线二期工程民乐-清湖段的地铁屏蔽门工程。这是方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铁屏蔽门系统在中标深圳地铁1号线延长段、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地铁屏蔽门工程之后.再次中标地铁项目。  相似文献   

18.
悬挂式单轨采用胶轮走行系统,具有爬坡能力强、振动噪声小、转弯半径小、乘坐舒适、观景效果好、可防冰雪、适合在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等特点。悬挂式单轨属中小运量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的补充,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辅助线或旅游观光线采用。详细介绍悬挂式单轨的技术优势,并对中唐试验线的建设概况、轨道梁桥、道岔系统、车辆、电池技术、信号控制系统等进行重点阐述,指出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厦门快速公交(BRT)1线运能已不能满足客观需求的现状,结合该线建设时预留的条件,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地铁(B型车)、直线电机系统、跨坐式单轨及自动导向轨道(APM)等进行对比,建议该线改造为现代有轨电车制式。从动力性能、环境友好、改造工程量、综合造价、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比胶轮导轨电车和钢轮钢轨电车,认为胶轮导轨电车更适合于该线的运能改造。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胶轮有轨电车系统中导轨梁和螺栓的受力及布置,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胶轮有轨电车和导轨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车辆行驶速度、刹车初速度和螺栓间距对导轨梁和锚固螺栓受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行驶速度对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影响不大,对螺栓纵向剪力峰值有较大影响;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车辆刹车初速度增加而增加;导轨梁Mises应力峰值和螺栓纵向剪力峰值随螺栓间距呈阶梯式增长,在螺栓间距为3.0~4.5 m区间内变化幅度较大。设计时,螺栓间距取值需综合考虑经济性与安全性,建议取3 m;实际运营中,应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在80 km/h左右,并尽可能避免车辆高速紧急刹车制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