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司康 《汽车与配件》2005,(34):10-10
目前.油价连连上涨与人民币汇率调整已成为我国经济领域最热门的两大话题。由于这两大事件与汽车工业息息相关,汽车企业及相关消费者对其更是关心。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冲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冲击和影响,并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对策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相似文献   

3.
唐洋 《时代汽车》2006,(3):40-41
2005年,哈飞汽车生产、销售整车23万辆,同时整车出口量突破2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年产量、出口量均在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名列前茅。通过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哈飞近年来成绩喜人。那么进入2006年,也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这个极具活力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有哪些计划呢?他们将如何持续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近日对哈飞董事长刘涛进行了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借鉴与启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杨 《上海汽车》2003,(4):11-13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汽车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外商汽车金融机构纷纷进驻这个极具潜力的庞大市场,面对这个客观事实,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应该如何健康发展呢?文章在分析借鉴国外汽车金融服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行性政策建议,对今后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总局已拟文规定“最迟在5月1日之前,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禁止销售装配化油器的6座以下、总质量在2.5t以下的汽车”。此文虽待国家经贸委审批,是否会如期执行尚未确定,但对汽车企业已引起了极大的冲击和反响,对微型汽车生产企业造成的振动尤为强烈。一个严峻的重大问题摆在了微车企业面前:微车企业会不会被“洗牌”?微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上是否将被“封杀”?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近几年的产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然而,如何从大国变成强国?仔细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我们发现依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汽车生产企业的水平极度不一致、因产能过剩而引起的恶性竞争、技术与成本缺乏优势等。本刊“年终专稿”《世界汽车工业大格局下的中国汽车工业》指出,“我国汽车行业应该培育10—15个有竞争力的企业,集中优势企业的力量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的竞争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民族汽车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加入WTO后国际汽车行业对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影响。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以研究如何应对这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探索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自主开发:我国汽车工业不容忽视的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汽车企业与国外先进的汽车企业相继成立了合资公司,这使汽车技术跃上了新的台阶。加入WTO后,这种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会进一步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不断地引进新产品、新技术,但我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汽车设计     
陈卫星 《汽车杂志》2006,(2):217-217
《汽车杂志》编辑们: 你们好!我非常喜欢贵刊的互动性,丰富的知识面,我想问两个关于汽车设计的问题: 1、国产车技术落后于外国车,是因我国工业起步晚所致,但国车造型为何也不如外国车好看呢?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吗?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发展战略重点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SWOT分析,提出了汽车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与模式,针对我国三大汽车集团与国外汽车巨头的差距比较,提出了当前我国汽车工业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1.
何人民 《时代汽车》2006,(10):36-37
本月15日,我国三大轿车基地之一——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首次战略供应商发展大会在汉召开,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位列全球前十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巨头和国内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80名代表及业内相关人士共计数百余人出席了会议。神龙为何要召开这样一次“世界级”的零部件供应商会议?进入神龙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必须达到什么标准?该公司零部件配套量和发展前景究竟如何?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神龙公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2.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创新与拼搏,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然而,放眼世界,我国汽车工业仍然是大而不强,与主导全球汽车市场格局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小、资本少、技术差、成本高、基础弱、效率低,特别是在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和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驻中国,对中国汽车厂家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现形式来看,是价格和质量的竞争,就其内部因素而言,则是人才、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竞争。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收益,往往从扩大销售量和降低成本两个方面拓展其收益,提高其利润水平,而扩大销售量的根本措施就是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价格竞争的实质是成本竞争,有吸引力的价格背后必定是存在着成本的优势。因而,如何创造我国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是汽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对我国汽车企业创造自己的成本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近期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向,分析了汽车企业化解国际化经营风险的两点最新经验,这对正在融入国际化进程中的我国汽车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对中国汽车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有许多值得回味与总结之处。一年中先后两次下调关税,中国汽车整车进口关税已从2001年70%降至承诺的12%。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汽车市场不可忽视的进口车市场,近些年来呈现出怎样的变化?展望2007中国的进口车市又会带来那些期待和惊喜?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汽车》2007,(7):10-11
车市与股市,这是两个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一个是需要花钱消费的市场,另一个是期待投资增值的市场,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关联,但却同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汽车市场而言,目前中国股市的昂首向前是好还是坏?股市的蒸蒸日上会不会对车市产生影响?股市与车市的交锋,空间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人们对此有正反两种观点,正方认为股市的红火将会推动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发展;而反方则认为大量资金涌入股市,会对汽车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股市抢走了车市的蛋糕。那究竟这两个市场间有着怎样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影响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配件》2005,(23):12-12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发布的信息:根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840家企业经营汽车出口,同比增长了110%。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汽车企业只有两家,第一位是第一汽车集团进出口公司,第二位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有12家,依次是:江铃汽车、中兴汽车、哈飞汽车、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中国重汽山东进出口公司、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汽车制造行业,一些汽车方面的专业术语也被我们渐渐所熟悉。ECVT和CVT就是渐渐被熟知的两种新型变速箱。那么,这两者有何不同?哪个更体现了当今汽车新技术呢?  相似文献   

18.
要有自信     
《汽车杂志》2006,(3):222-222
1,我是一名汽运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面对竞争压力很迷惘.全国哪些地方需要这样的人才? 2、全国哪所大学在汽车专业具有雄厚的实力? 3、中国的汽车企业还有多少年的发展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汽车界呼吁自主开发的声音不可谓不响,但合资引进20年了,车越造越多,企业的硬件条件也早已今非昔比,为什么中国汽车企业还“自主”不起来呢?笔者认为,是现行政策和企业机制,束缚住了中国大汽车企业自主开发的手脚。  相似文献   

20.
整车发展受零部件发展的制约。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畸形”,整车与零部件发展不成比例。汽车关键零部件多依赖国外进口和外商在我国的独资企业或控股企业生产,欧、美、日等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