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斜抛撑支护往往在周边环境限制、开挖宽度大、环境控制要求高等复杂基坑中得到应用,其基坑变形特性与常规支护下的基坑有所不同。建立PLAXIS有限元模型分析斜抛撑下的基坑变形特性,发现其变形主要在盆式开挖过程产生,基坑围护结构呈踢脚状变形。基于这一特性,提出了坑内留坡、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等变形控制对策,并分析了不同留坡宽度、被动区土体加固宽度及深度对基坑变形及受力特点等影响,对斜抛撑基坑设计及施工中的环境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深大基坑的开挖支护内支撑体系主要有水平撑和斜抛撑两种形式。为此,对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形式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其在深大基坑中的应用进行模拟,并与水平撑在深大基坑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内支撑体系对开挖深大基坑的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及围护桩的水平位移不同变化情况,得出支撑桩加承台的斜抛撑支护体系在控制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基坑外地表面土体沉降的优点及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深圳市滨海大道下沉隧道段超长深大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对比分析不同基坑分部开挖工法对基坑围护结构和基坑周围土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坑中坑的开挖,增大了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对基坑整体稳定具有控制性作用;基坑分部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开挖对基坑土体的扰动次数,降低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变形;在满足施工期路面交通的前...  相似文献   

4.
以深圳市翔龙御庭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ABAQUS对基坑开挖进行了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比较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验证了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支撑桩加承台这种斜抛撑支护形式的数值建模方法和步骤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刘亮 《隧道建设》2019,39(10):1620-1626
为研究在地铁明挖基坑计算中由于忽略盾构井开孔导致的结构侧向刚度削弱问题对基坑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武汉地铁11号线未来三路站标准2层盾构井基坑为例,建立荷载-结构模型,根据k=F/l计算盾构井环框梁结构等效侧向刚度,并将其作为基坑逆工况换撑刚度; 利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建立土层-结构模型,对在基坑逆工况回筑过程中采用环框梁等效侧向刚度和整板刚度2种不同换撑的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2种换撑刚度造成围护结构最大位移相差4.8%,最大弯矩相差2.7%,最大剪力相差1.3%,总体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李航 《路基工程》2023,(5):178-183
依托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工程相邻深浅基坑群,提出同时开挖、先深后浅、先浅后深三种开挖方法;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三种开挖方法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基底隆起和内撑轴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浅后深开挖法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方面更有优势,但基底隆起和内撑轴力最大,不利于基坑稳定;同时开挖法内撑轴力最小,且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基底隆起与其他两种开挖方法接近。同时开挖方法深浅基坑相互干扰影响次数最少,内支撑施工更易协调,结合本文分析,推荐采用同时开挖法开挖此类相邻深浅基坑群。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邻近深基坑施工的相互影响越来越突出。文中结合长沙市南湖地铁车站基坑和邻近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通过三维数值模拟邻近基坑在不同条件下开挖的施工过程,分析邻近深基坑施工中应力场和位移场的相互影响,通过分析施工先后顺序及基坑间距等因素的影响,对相邻基坑围护结构受力变形及周围土体变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贺腾飞 《路基工程》2021,(5):186-191
以珠海某地下通道基坑工程为背景,研究CFG桩复合地基整体抗压、抗剪强度的相关参数,通过理论计算结果、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对比,进行不同CFG桩复合地基参数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FG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不仅体现在控制土体竖向沉降,还可减小土体侧向变形;采用复合地基整体强度计算方法确定的参数进行有限元计算,计算值与监测值吻合度较高;增大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宽度、加固深度,可有效减小围护结构变形,但加固宽度、加固深度分别大于2倍、2.5倍基坑开挖深度后,影响作用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基坑施作形式为"坑中坑"时的地表沉降分析、基坑隆起分析、水平变形分析及围护结构的受力分析,得出基坑施作方式为"坑中坑"时,要针对基坑围护结构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大基坑的围护结构变形要远大于小基坑的围护结构的变形。因此,当基坑施作方式为"坑中坑"时,危险源在于大基坑的变形,地表沉降。相对而言,小基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刘金燕  林伟波  唐欣薇 《公路》2021,(3):392-397
为研究地下结构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性能,采用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车站模型与土层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以及在不同工况下抗震支吊架的应变规律。研究表明:地下结构受周围的土体影响较大,服从于周围土体的地震响应,并不是脱离土体随着其自身特征振动;对于抗震支吊架斜撑,最大应变均出现在端点处;抗震支吊架竖向吊杆,其应变沿杆方向变化较小,无明显的应力集中,相对普通支吊架,受力更加合理,且在强地震作用下斜撑能够有效保护竖向吊杆;相对普通支吊架,抗震支吊架的水平杆应变较大,因此,需对抗震支架进行改进,以降低其水平杆的应变峰值。  相似文献   

11.
考虑土体非线性,对内支撑支护体系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引入参数f、n,研究了支撑点位置及加撑前的开挖深度对支护体系的影响。讨论了竖向设一道撑的单排桩+钢管内支撑支护体系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并给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州某桩撑深基坑支护工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基坑进行考虑渗流作用的大变形固结研究,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桩身和坑后土体的水平位移、坑底隆起量、周边地表沉降量、支撑轴力及支护桩弯矩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变形固结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桩身水平位移等变形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由于考虑了渗流作用模拟值略大于实测值;大、小变形分析得到的支护桩桩身弯矩结果比较接近,二者相差0.1 %左右;支撑轴力的大变形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大,轴力的变化规律和开挖过程相吻合.大变形固结分析,能很好地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和支护结构的真实性状.  相似文献   

13.
运用FLAC软件为辅助平台,对深基坑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出基坑在无支护、单独护坡桩和桩锚联合支护不同工序下基坑的安全系数。分析得出基坑施工过程中,护坡桩是控制土体位移、保证基坑临时稳定性的控制单元,预应力锚杆是控制基坑整体永久安全性的控制单元,进而对比得出强度折减法应用于分析基坑稳定性是可靠的,可为基坑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孙明祥 《路基工程》2015,(4):185-188
在基坑开挖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分析,才能对工程情况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结合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的工程实际,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建筑物裂缝及坑外地下水监测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均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市高新区某深基坑为例,选取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的基坑北侧为对象。分别对基坑护坡桩的桩身水平位移、锚索拉应力进行全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桩后土体受间歇性降雨的作用,会引起护坡桩的桩身水平位移值的较大波动,对桩锚结构的支护能力产生影响;设置在含黏性土、有机质成分较高的土层中的锚索,容易产生较大的岩土体蠕变,进而引起锚索拉应力松弛;预应力锚索在该工程的一定程度上起到预警作用,桩锚体系支护作用的效果显著。监测结果验证了该基坑支护体系设计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用钢筋焊接成的格构式金属棚子作为隧道支护喷层内部的加强撑,与型钢支架一样,其架间仍是弱支护部分,难以承受较大的变形地压,所以隧道工程中通常仅用其作为施工期间的临时衬砌结构。文章设计出新型网壳喷层衬砌并进行整架结构试验,完成网壳锚喷支架工业性试验,达到用较少材料又提高喷层支撑能力与让压的目标,证明网壳锚喷支架是结构合理、工艺简单、能承受高应力的新型支架。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二期工程一标段为例,通过对施工监测过程中的钢支撑轴力、周边建筑物沉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了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一些开挖过程中支撑轴力和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陈海军  郝国鹏 《隧道建设》2013,33(3):215-219
为了解决特殊情况下相邻深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护问题,采用了对拉结构,通过采用联系梁及对拉锚索,将相邻深基坑的围护结构与土体连结成有机整体,使得围护结构与围岩协同作用,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保证基坑的安全。文章通过对几个工程案例的分析,阐明了对拉结构的计算模式、计算要点及构造组成,明确了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经工程实践,对于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的邻近深基坑,对拉结构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土地层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压力控制液压伺服反馈控制中施工扰动最终位移的不确定性及其环境风险,研究建立了以扰动位移控制为核心、位移与支撑轴力综合优化的钢支撑液压伺服智能控制方法。提出基于容许位移约束的线性位移变化与支撑力综合优化智能控制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调压技术。构建了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和液压监测同步的反馈系统,采用形函数的随机数据误差处理方法,有效防范随机误差带来的反馈控制失误和风险。经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经上海世博通道工程示范应用,位移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运用FLAC3D对东莞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鸿福路站工程的开挖支护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地下连续墙周围土体的沉降和水平变形,以及内支撑的轴力情况。同时,结合现场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监测结果,进行模拟结果验证。结果表明:运用FLAC3D模拟分析的结果与现场施工情况基本一致,可以很好地再现实际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