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以北京至承德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监测、应力监测,以及现场点荷载试验,及时的得到了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化综合信息。围岩位移与应力等监测信息为隧道信息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是隧道信息化施工、设计的重要手段,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施工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张家口至石家庄高速公路某隧道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在隧道围岩动态地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常规的围岩位移、应力监测以及现场试验,及时得到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化的综合信息,这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监测断面围岩压力和位移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隧道围岩接触压力、位移及时间等监测值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运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对隧道围岩的压力与位移监测值进行了聚类分析,可以找出二次衬砌施工的合理时机,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从而达到指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隧道工程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奥法施工技术也得到了空前深入的普及,而作为新奥法三要素之一的施工监测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围岩应力调整过程和围岩变形情况监测成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它们成为信息化控制施工得以实施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京承高速公路何家沟隧道工程为背景,  相似文献   

5.
以某公路隧道施工为背景,对隧道台阶法开挖方式进行了施工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监控,分析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应力的变化情况,并将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钢弦式传感器可用于围岩应力监测;开挖下台阶时,围岩的应力变化剧烈,下台阶远离监测断面后,监测点的应力变化趋于平稳;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拟合,在开挖145 d后围岩已经趋于稳定,可以施作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6.
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位移变化直接与围岩稳定性关联,在断层区破碎带的存在造成围岩稳定性较差。理论探讨围岩位移的时间效应与空间效应,依托关角隧道开展现场测试,获取断层区隧洞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隧洞与围岩的位移、应力分布情况,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隧道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与施工中重点考虑的部分,直接影响隧道在施工过程和后期使用的安全问题,而围岩应力是评价囤岩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之一.针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围岩应力变化,采用钻孔应力计法对隧道围岩应力进行了测试分析.获得多个深度的围岩应力状态.及其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重要信息。以大广高速烧锅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在隧道两壁安装钻孔应力计,测量固定点钻孔应力随隧道掘进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浅埋双侧偏压小净距隧道工程为背景,以弹塑性理论为依据,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考虑双洞先后施工过程的隧道数值模型,主要研究了此类隧道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围岩压力特征及位移特征,并以围岩应力比的概念来反应隧道双侧偏压的特点,研究表明偏压对隧道洞室内外侧围岩压力及位移影响较大,在隧道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基于隧道围岩监控量测的位移反分析能够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获得更接近工程实际的岩体力学参数,能有效指导隧道的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因而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山隧道开挖后的位移监测数据为研究基础,探索性地运用位移总量法和位移速率法对隧道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总量低于5cm,位移速率没有发生较大突变  相似文献   

11.
结合马金岭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技术,根据现场采集的数据及地质条件等基本信息,详细分析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并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对围岩应变和应力峰值变化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讨论,为优化施工方法及结构设计提供准确的变形和应力等参数,可实现隧道的动态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2.
田兵  杨建国  张晓 《交通标准化》2010,(14):109-112
隧道围岩变形和应力场测试信息是工程围岩状态的动态反映,其为工程设计、施工、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为岩土工程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控制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分析量测结果并得出浅埋软弱黄土公路隧道围岩变形与衬砌受力特征,可为该工程后续施工和类似地质条件下隧道设计、施工与养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结合昆明—石林高速公路上的小团山隧道XK18+16 1断面的有限元结构计算 ,对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合理的判断 ,并用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与有限元结构计算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采用中隔壁法施工时隧道中隔壁的变形特性,研究了中隔壁变形和水平荷载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隧道水平围岩压力计算方法。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建立了中隔壁变形和水平围岩压力之间的关系,利用中隔壁变形监测数据,得到水平围岩压力。基于天恒山土质浅埋隧道Ⅴ级围岩,采用谢家烋法计算的水平围岩压力为88~145kPa,采用新算法计算的水平围岩压力为110kPa。其中,当围岩摩擦角为45°时,采用谢家烋法计算的水平围岩压力为115kPa,与采用新算法计算的水平围岩压力接近,两者相差5kPa,验证了新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顾洪江 《北方交通》2006,(12):64-67
在隧道大跨度施工中进行安全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大连疏港高速公路松树岭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介绍了围岩为砂质粘土的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基本方法,总结出该类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基本规律,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监控量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7.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挂牌岭隧道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隧道的设计理念是安全、环保,尽可能少的破坏原始地貌,一般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为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可靠,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阐述了丹通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挂牌岭隧道监控量测的施测方法,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综合分析监控量测,从而及时调整隧道的支护方案,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