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徐变是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混凝土徐变特性又受到诸多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混凝土桥梁徐变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54组混凝土徐变试验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分析混凝土桥梁徐变影响因素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得出各项因素对混凝土桥梁徐变影响力度,适用于混凝土徐变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水泥用量、集料含量、水灰比和构件有效厚度等因素对混凝土桥梁徐变影响最大;减水剂含量对混凝土桥梁徐变影响则甚小。  相似文献   

2.
进行道路网络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是进行道路网络抽象、计算其可靠度的基础。首先对各种影响因素按照时间、空间及影响作用大小对各种因素进行归类,并分析总结各种影响因素的活动规律和特点,然后采用故障树分析法,针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特性完成各不同影响因素对于路网稳定性影响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城市路网可靠性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车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中从混合料角度分析了影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因素,并通过不同因素条件下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实验,以动稳定度作为参考序列,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灰关联分析,寻找影响路面车辙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交通拥堵、能源紧张、尾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加快快速公共交通的发展、提高公共交通利用率,本文找出了影响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因素,利用系统工程学中的ISM方法,构建了快速公交客流系统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探讨快速公交客流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明确了各因素间的清晰结构,得到影响快速公交客流量的5级递阶结构;最后找出影响快速公交客流因素的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因素,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从影响程度、影响方向、影响时期分别归类分析.通过分析各层级因素对快速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可引导更多居民选择快速公交出行,对缓解交通压力提供了一定方法指导和决策支持.并通过合理分析为快速公交运输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钧  冯庆 《上海汽车》2010,(2):54-58
从消费者的固有属性和需求环境出发,研究纯电动车两种属性所各自产生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因素,通过整合和优化这些因素获取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的六大因素,并由此构建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因素的分析模型。结合针对各考察点设计的调研问卷所获得的结果,分析影响消费者购买纯电动车因素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是实现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提升城市客运交通系统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客运交通结构影响因素的性质,建立模糊解释结构模型,将客运交通结构的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次:直接影响感知因素层、间接影响认知因素层、过渡连接因素层和根本性因素层,并使用有向弧对于层级之间与层级内部的影响因素关系进行了连接.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城市规模为根本性因素,资金投入为过渡连接因素,道路布局、基础设施、出行者特性为间接影响认知因素.研究结果确定了优化客运交通结构的关键性因素,以哈尔滨市为实例,从交通政策、土地利用、出行方式效用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木质纤维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以黑龙江某工程的粉质黏土为试验对象,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压实度、含水率以及纤维掺量3个因素对木质纤维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影响因素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程度的次序为:含水率压实度纤维掺量;通过方差分析,含水率对于木质纤维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最为显著,为主要影响因素,压实度以及纤维掺量对于木质纤维加筋土黏聚力的影响较显著,属于次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ISM的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合利  芮夕捷 《中外公路》2013,33(1):300-303
为把握高速公路养护成本的发展变化规律,构建养护成本的分析方法,进而为高速公路收费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笔者在高速公路养护成本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构建养护成本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ISM)与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得出影响养护成本的直接因素、重要因素、基础因素与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只有充分把握影响养护成本的基础因素与关键因素,才能准确预测养护成本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影响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影响基层、底基层层底弯拉应力各因素的敏感性,并采用极差及方差分析法对各因素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影响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是层间约束,而影响底基层底拉应力最大的因素是基层厚度,合适的基层厚度是获得最佳路用性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DEMATEL/ISM集成模型适用于高速公路路段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时,首先以是否直接影响多条路段为依据,将高速公路路段脆弱性影响因素分为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因素对脆弱性的贡献度;然后,基于DEMATEL/ISM集成模型建立影响因素层次关系模型,把复杂的路段脆弱性影响因素关系转换为良好的层次结构。研究发现:恶劣气候和地质灾害是高速公路路段脆弱性的深层影响因素,拓扑结构是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占建军 《路基工程》2018,(3):113-116
以南昌地铁2号线某车站侧墙混凝土裂缝数为研究对象,以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计算各因素对侧墙混凝土裂缝的平均影响值(MIV),构建MIV-BP神经网络模型,实证分析各因素对侧墙混凝土裂缝的影响作用程度。结果表明:保护层过薄、混凝土分块过大和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是造成侧墙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因素为次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根据现场工程检测及理论分析,确认了影响城市污水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提出用污水指标来定量预测城市污水环境下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在多因素影响下混凝土劣化程度的预测模型,用实际检测到的初沉池数据对二沉池混凝土的劣化程度进行预测。在污水指标与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之间建立了较为准确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全面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主要成因,包括塑性收缩、沉降、干燥收缩、温度收缩以及自收缩。从材料配制和施工技术两方面深入探讨预防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提高路面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但对于其施工质量来说,其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对施工温度这一影响因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可能由于对其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甚至使其不能满足基本功能要求。通过两方面论述施工温度对混凝土强度、裂缝的影响分析,进一步得到施工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能够在施工中加以注意,以保证混凝土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尤柱 《桥梁建设》2003,(B05):100-102
介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程序。利用这种控制程序可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指导现场施工管理,既为企业争取效益又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就公路工程混凝土集中抖和所采用的混凝土摘抄系统配置,运输,输送方式详细归纳了在施工中影响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影响高强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个因素,其中着重介绍了对高强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高强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机理,提出减少坍落度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寒地带混凝土的耐久性,对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受到冻融破坏后的混凝土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简介。分析表明,目前混凝土冻融破坏应用比较成熟的理论为静水压理论和渗透压理论,静水压理论和渗透压理论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未冻水的迁移方向。混凝土抗冻性影响因素主要有水胶比、含气量、粗集料和掺合料。每种影响因素作用的机理不同,但都共同影响着混凝上在冻融环境下的耐久性。既有研究建立的混凝土冻融寿命预测方面还仅停留于理论层面,能够指导工程实践应用的寿命预测模型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程云虹  苟振志  王元 《公路》2011,(2):115-117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9组高性能混凝土.正交试验为三因素三水平,选取L9(34)正交表.三因素三水平分别为搅拌(人工搅拌,机械搅拌,超时机械搅拌)、振捣(人工振捣,机械振捣,免振捣)及养护(自然养护,标准养护,绝湿养护).针对该9组混凝土氯离子渗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的级差分析及方差分析.分析表明,对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研究,测得双超路面混凝土(超塑性、超早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水胶比、硅灰掺量和砂率等因素对双超路面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普通路面混凝土作为对照组分析双超路面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的优劣性。结果表明:双超路面混凝土的12h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22.13 MPa和3.77 MPa,早期强度已达到通车水平要求,28d抗压、抗折强度可达到47.92MPa和5.97MPa,后期强度满足工程应用标准。将配制好的双超路面混凝土应用于修补工程,在工程应用中,修补效果良好,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