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尿道射频治疗前列腺增生80例,总有效率82%。治疗后1月效果趋于稳定,夜尿次数减少,最大尿流率增加,残余尿减少,前列腺体积变化不大。并发症除血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外,诱发心绞痛2例,局部皮肤灼伤3例,异常悬空感3例。我们体会射频前后服用适量抗菌素和小量激素对预防或减轻治疗后腺体炎症水肿反应有益。合并中叶增生患者,射频后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效果更理想。近期有尿潴留史或最大尿流率小于5ml/s,排尿时间大于60s患者射频后可保留尿管5~7d。射频适应症广,是全新、无创、良效的非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逼尿肌收缩状况。方法 采用连续两次压力-流率法检测71例BPH伴BOO者,将在第1次压力-流率测定中得A-G值,按照Schafer氏BOO分级把病人分成3组;第1组为BOO2级19例;第2组为BOO3-4级24例,第3组为BOO 5 ̄6级28例,再将在连续两次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均比第1次显著下降;第2组中第2次的Qmax和P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短期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对腹腔镜(68例)和开腹(64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增加(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术后镇痛剂使用比例降低(P<0.01),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53%,开腹组为34.3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经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直肠癌的一种安全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尿道损伤主要由骨盆骨折引起,绝大多数发生于膜部,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及病情严重,一些患者先行耻骨上膀胱造瘘,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尿道修补术,多采用经会阴切口途径.该方法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阳萎,破坏受伤后的性功能.为了维持后尿道损伤患者的原有性功能状态,我科从1994~1997年试用金属管刀经尿道切除后尿道疤痕治疗后尿道闭锁及狭窄,对其中14例性功能基本正常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对比,观察该手术方式对性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4例,年龄16~48岁,平均36岁.后尿道完全闭锁者12例,严重狭窄2例,受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早期临床效果和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31例行End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31例均行脊柱内镜镜下融合治疗。记录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34.80±34.98)min,术中出血量(100.13±18.49)mL,住院时间(6.65±0.17)d,随访时间6~18(14±2.3)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压迫,立即切开清除血肿后痊愈;2例患者发生类脊髓高压症,卧床休息后痊愈。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症状,临床症状明显缓解。31例患者围术期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ndo-LIF术短期临床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腰椎融合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标准由内向外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与改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我院确诊为SUI的女性患者113例,随机分为两组:标准TVT-O组(56例)和改良TVT-O组(57例),对两组的手术安全性、短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标准TVT-O组双侧闭孔膜至皮肤穿出点所植入吊带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大于改良TVT-O组;术后大腿内侧疼痛平均NRS疼痛评分标准TVT-O组显著高于改良TVT-O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吊带位置及双侧闭孔膜至尿道间所植入吊带形态及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TVT-O术与改良TVT-O术均可有效治疗女性SUI;改良TVT-O术吊带穿过内收肌群路径缩短、出血减少,可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等并发症,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 ,BPH)膀胱出口梗阻 (bladderoutletobstruction ,BOO)是引起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 (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 ,LUTS)最常见的原因 ,而前列腺增生继发的逼尿肌功能变化与LUTS也有密切关系。因此 ,在确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案时亦应充分考虑逼尿肌功能的因素。本研究对 1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了尿动力学测定 ,明确提示逼尿肌功能与LUTS的关系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  相似文献   

8.
西安医学院在泌尿外科工作方面,几年来泌尿系结核的病人,曾施了一侧肾脏切除术有60人次无一例因手术死亡,伤口没有窦道形成,老年性前列腺肥大30例,大半采用耻骨后切开的途径无一例死亡,在膀胱肿瘤肿治疗上,我们给四个患者进行了一期手术(膀胱切除及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无死亡,仅一例伤口未得到一期愈合;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上,对肾结石的摘除,方式肾盂取石,肾切开取石。均没有较长期的尿漏形成,最近我们又为两个乳糜尿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极满意,其他较为罕见的病例为前列腺结石,输尿管异位开口等均能给一正确的治疗。在泌尿系诊断方面,除肾盂静脉及逆行造影外,我们也开展肾盂空气造影,精囊造影,腹膜后空气造影等,这就保证了我们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也是治疗效果能获得满意的原因之一,遗憾的是我院开诊时间短,病例还不够多,随访工作等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这些缺点完全可以克服的,在今天大跃进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也必将出现新的面目。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18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同时随访观察治疗后血浆PS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区别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PSAD显著优于PSA,但应用于个体时要综合分析。治疗后进行血浆PSA观察对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局部复发和转移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18例前列腺癌和50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血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同时随访观察治疗后血浆PSA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区别前列腺增生症和前列腺癌中,PSAD显著优于PSA,但应用于个体时要综合分析。治疗后进行血浆PSA观察对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局部复发和转移以及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处理及疗效随访。49例经右心行窦瘤破裂及合并畸形修补术;2例经主动脉行窦瘤破裂修补的同时分别行主动脉瓣悬吊成形或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显示∶51例中,住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有3例可能仍有轻度主动脉心腔间血液分流,余病人疗效良好。提示:主动脉窦瘤破裂均应尽早手术,必要时行急诊手术,其中多数经右心均能修补,必要时可同时行主动脉、右心联合切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LPN)治疗T1a期肾门旁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8年5月间LPN治疗11例肾门旁肿瘤患者的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手术结果、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46(26~75)岁,中位肿瘤直径3.0(2.3~4.0)cm,中位R.E.N.A.L评分5(4~7)分。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全部患者成功完成手术,中位热缺血时间35(23~56)min,中位手术时间180(150~240)min,中位估计失血量为100(50~300)mL。3例患者术中行集合系统修补术。术后1例输血,2例短暂性血尿,1例低热,1例出现漏尿,保守治疗后好转;中位术后住院时间7(5~13)d;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8例,嫌色肾细胞癌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10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术后病理分期均为T1aN0M0。4例患者术中做切缘活检,结果均阴性。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3(1~80)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结论对于T1a期的肾门旁肿瘤,LPN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和术者的临床经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TLIF手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TLIF手术(A组)和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一期前路病椎间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术(B组)治疗的28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天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病椎Cobb角、植骨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18~27个月);所有患者均治愈。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4.60±59.19)min、术中出血量(346.00±108.90)mL及并发症(1例)显著减少;术后患者下地时间(3.36±1.11)d、住院天数(17.36±4.19)d及病程(13.16±3.94)个月明显缩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ODI、ESR、CRP、Cobb角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抗布氏杆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TLIF手术治疗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易操作、出血少、术后下地时间早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与传统显微手术椎管内肿瘤切除的手术相关指标和疗效。方法回顾自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33例病变长度小于5cm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其中16例接受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另外17例接受传统半椎板椎管内肿瘤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等。结果与传统手术相比,Quadrant通道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Quadrant通道显微镜下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管内较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侧椎板间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endoscopy-unilateral laminec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Endo-ULBD)与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治疗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8例,其中33例采用Endo-ULBD,35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术后3月改良MacNab评分等指标。结果相较于PLIF组,Endo-ULB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术中透视次数Endo-ULBD组多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两组间腿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do-ULBD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与术后3月随访优良率均优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早期临床疗效方面Endo-ULBD优于PLIF,而且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更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1989~1994年采用一次性髋臼成形术及股骨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14例(15髋)。手术时年龄7~13岁。术后平均随访3年5个月。结果: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作者认为,这种联合手术对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用尿道粘膜套入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用尿道粘膜套入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患者 1 0 0例。结果 治愈 95例 ,好转 2例 ,治愈率 95% ,总有效率 97%。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 2 2 ml/s。结论 尿道粘膜套入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 ,是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我院25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生活方式、术前及术中因素等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根治度、麻醉方式和术前吸烟、饮酒史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术前合并症(P=0.001)、肿瘤分期(P=0.021)和手术时间(P=0.025)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是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01,OR=5.871,(95% CI 2.958~11.651)].结论高龄并非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和肿瘤分期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术前合并症是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术前合并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是一常见多发病,由于存在左向右分流,常导致肺动脉高压(PH),使围手术期死亡率增加,预后不佳,故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己被重视。本文对102例VSD·PH患者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分析,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径路、并发症预防及术后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6月至1998年7月共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ngery,VATS)35例,均获成功。结果表明VATS为胸外科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术野显示清楚、损伤轻、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年老体弱、心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患者。病期在2~6周内的胳购,可以通过会师的方法对决VATB的手术入路.胸内小弯度针缝合严密,灵活准确,最大限度保留了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