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最常用的电动轮--轮毂电机驱动型电动轮是在电动轮内安装轮毂电机,这将增加电动车的簧下质量,从而降低悬架响应的敏感度;汽车重心发生改变,汽车转向定位参数、制动滑移率的控制参数等都会发生改变,对车辆的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带来不利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出驱动-转向一体化的电动轮,将轮毂电机、轮内悬架、转向电机、电机悬挂装置和轮毂集成在车轮上,有效提高电动轮汽车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根据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独立驱动的特点和拓扑结构,分析了其实现差动助力转向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差动助力转向闭环控制方法。基于纵向车速和转向盘转角确定了参考转向盘力矩,以它为控制目标设计了差动助力转向闭环控制策略,以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针对特定工况下电机输出转矩饱和的情况设计了遇限削弱积分变参数PI控制算法和回正识别策略与控制算法,保证在低速时转向盘能快速回到中间位置,而在高速时能提供一定的阻尼,以减小转向盘回正超调。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算法可为驾驶员提供随车速而变的转向助力,从而减小转向盘力矩,改善车辆的转向轻便性;同时,能准确地判断回正状态,跟踪转向盘力矩参考值,显著改善回正工况车辆响应。  相似文献   

3.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机械式转向系统一传统液压助力式转向系统一电液助力式转向系统一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一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和四轮转向系统一线控转向系统。助力式转向系统由于具有使转向操纵灵活、轻便和能吸收路面对前轮产生的冲击等优点,因此已在汽车制造业中普遍采用。  相似文献   

4.
电动轮汽车为汽车转向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运用了差速助力转向系统,在可以实现转向灵敏和转向路感的完美结合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汽车转向系统的能耗,解决了转向系统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汽车动力转向技术。文中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考虑车身侧倾的3自由度汽车转向系统模型,并对差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转向路感分析,通过在Matlab中建立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各个参数对路感的影响,得出了影响路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四轮独立驱动(4WID)电动车的转向轻便性,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转向轮的力矩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对4WID电动车的转向和助力过程进行分析和标定,设计了以转向盘转角和转角变化率作为输入语言,左、右转向轮力矩差作为输出语言的前轮转向力矩分配模糊控制器,并利用双纽线实车试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辆转向时转向轮力矩和滑动率得到有效控制,转向盘转矩减小,达到了助力转向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四轮转矩分配和差动转向,提升整车的动力学控制性能和经济性,但是四轮转矩独立可控的特点也对功能安全提出挑战。当前轮单侧电机出现执行器故障失效情况时,不仅会产生附加横摆力矩降低车辆安全性,差动转向功能的存在还会使车辆严重偏航。基于此,在设计分布式驱动-线控转向一体化底盘的基础上,基于功能安全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失效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分布式驱动失效动力学模型,分析前轮失效对车辆状态的影响机理,发现单一的驱动转矩截断控制无法满足车辆状态修正需求;其次设计一套备用的线控转向结构,通过变截距滑模控制算法提高切换状态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性能,并用台架试验验证跟踪的准确性;然后设计自适应失效诊断观测器实时诊断驱动系统的电机故障,在将对应轮进行驱动转矩截断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车轮转矩重新分配实现纵向和侧向的状态跟踪;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失效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单侧电机失效后,备用的线控转向系统能及时矫正前轮转角,所提出的失效补偿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恢复车辆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7.
电动轮驱动的轿车取消机械式差速器后,使得各车轮运动状态相互独立,为保证车辆行驶中各车轮的转速协调,必须解决差速技术问题。文章介绍了采用电动轮驱动的轿车实车差速性能试验的过程,表明电动轮控制器可适应转向行驶和车轮半径不等引起的差速工况,实现很好的差速性能,指出该电动轮控制器可以在各种工况下实现良好的自适应差速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电动轮汽车的差速功能并评估控制系统的影响因素,以两侧驱动轮滑移率一致为目标,提出了基于转矩控制的差速控制策略,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设计了电子差速控制系统。运用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9自由度的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电动轮汽车动力学模型,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通过对模型的合理简化和线性化,得到了控制系统线性状态方程和车轮滑移率的解析表达式。根据理论分析,影响电子差速控制性能的参数主要是整车质量和质心位置。但仿真结果表明,整车质量对控制效果影响不大,质心位置对控制性能影响相对较大,但整体上仍然较小。所提出的电子差速控制策略达到预期目标,控制系统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电动轮驱动电动汽车差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电动轮旋转动力学方程和对驱动电机采用转矩指令控制及车轮转速随动的方法,实现电动轮系统的自适应差速。进行了转向行驶、路面不平及不同车轮半径等工况的道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动轮汽车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良好的差速性能,具有自适应差速特性。  相似文献   

10.
转向加速工况下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滑转率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低速转弯加速时,用后轮轮速作为参考车速计算驱动轮滑转率会造成计算偏差,引起驱动防滑控制系统误干预,为此提出了驱动轮滑转率计算的修正算法.该修正算法不需要增加前轮转角传感器,而是采用两非驱动轮轮速估计车身横摆角速度和汽车前轮转角,进而计算出前轮参考轮速,并将前轮参考轮速代替车速对转弯工况的驱动轮滑转率计算进行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修正算法消除了滑转率计算误差,可防止汽车在高附着路面上转弯加速时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误干预.  相似文献   

11.
在对车辆电驱动系统现有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电驱动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目前应用广泛,而车轮独立驱动系统由于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将是未来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汽车上,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传动轴和支承装置组成。它用于不同轴心的两轴间或工作过程中相对位置不断改变的两根轴之间的动力传递。本文主要对重型汽车的传动轴从长度确定、设计计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的普及与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驾乘体验、声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动系NVH性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主要体现为齿轮的啸叫噪声。文章介绍了乘用车传动系半消声室结构布局、技术指标与试验能力,五测功机布局通用性好、覆盖面全,能够满足前驱、后驱、四驱传动系台架NVH测试需求,为传动系NVH目标定义、NVH性能验证与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SX4400军用越野半挂牵引车的液压驱动冷却系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及计算,为SX4400型军用越野半挂牵引车冷却系各总成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车辆起步加速过程驾驶性客观评价和优化的需求,通过对实际客户驾驶行为大数据样本的分析,构造了基于客户体验的起步加速客观测试评价工况.将起步加速工况进行了驾驶性特征提取和细分.并从响应性、平顺性、收敛性和风格等方面对客观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通过对竞品驾驶性的测试和指标分析,获得了驾驶性评价指标以及驾驶性正向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6.
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的动载荷计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宗德 《汽车工程》1994,16(2):92-97
本文以准双曲面齿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齿轮副在回转方向与各支承方向上的振动自由度,建立了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推导出它的运动微分方程,提出该参数激励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这一齿轮传动系统的激励特性,精确地计算出齿轮上的动载荷及各种转速下的动载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与其它类型的发动机冷却风扇驱动相比,液驱风扇系统更合理。本文作者针对WD615/67发动机的特点研制了相应的智能型液驱风扇系统。试验表明,发动机装用该液驱风扇系统以后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CA6110系列发动机前端多楔带附件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了多楔带传动系统的设计程序,即设计功率、带速和传动比、带的有效长度和包角、带的张紧及楔数的确定;介绍了CA6110发动机原轮系布置与参数,多楔带布置方案,多楔带的校核,多楔带轮系的共面要求及轮系台架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驱动桥壳是汽车上的主要零件之一,桥壳不仅是承载件还是传力件,同时又是主减速器、差速器及车轮传动装置的外壳。故驱动桥壳的质量极大影响了车辆的安全使用。随着经济发展,车辆保有量的日益增长,车辆不断向高速、轻量、低能耗和高性能发展。这要求桥壳不仅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还要求减轻质量以及必须对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在对驱动桥壳简化及通过PROE建模后,如何在Hypermesh把模型网格化及对网格的修改和检查,本文的意义在于对驱动桥壳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一个基础模型。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存在的助力特性单一的缺点,增加了旁通油路,并设计了控制器,构成了助力特性可变的电控液压助力系统。通过控制步进电机带动的泄流旁通阀,改变了系统在不同车速工况下的助力特性。主要对控制器电路进行了详细设计,实现了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控制,能根据车速的不同调节系统液压油流量。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控制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