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2.
文龙 《汽车导购》2004,(11):58-59
“降价”是车市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车价什么时候还降?我该什么时候出手?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频繁的降价让中国车市的价格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近。有人预计2005年年初中高级轿车将率先与国际接轨;有人预计2005年进口车的车价会大跌,并给中国的高级轿车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也有人预计10万元将成为家用轿车最集中的区间。2005年各大汽车生产厂仍然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的车市究竟如何?各档次车型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从2004年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3.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5,(23):10-13
就在前几天,有些专家还以种种理由斩钉截铁地预测说,2005年下半年决不会再出现车市降价的风暴。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话音未落,上海大众马上以实际行动给了这种预言一记响亮的耳光。8月8日,上海大众宣布,将启动名为“飓风行动”的组合营销措施,对旗下多款车型进行优惠促销。  相似文献   

4.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5):51-51
虽然猜测07年车市将竞争激烈,但出乎预料连大众这样的厂商也没能对抗潮流。继上海通用和东南三菱后,首先一汽-大众宣布旗下包括新宝来HS等在内全系车型降价。其后不足一月。上海大众启动“E计划”,除领驭外全系车型降价。面对两大强势厂家的举动,不知车市将面临怎样的风云变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春节刚过,新车降价风暴就来临,这次降价风暴几乎是覆盖了所有的价格区间和各类车型的。从经济型轿车到中级轿车再到高档轿车,甚至蔓延到了MPV和SUV车型上,其规模之大是近两年少见的。纵观这场降价风暴,由于市场的进一步细化,同一竞争区间的品牌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导致降价幅度进一步扩大,使得高级别低价位的车型加入到邻近低价格区间的竞争,从而诱发多米诺骨牌式的降价连锁反应,最终将降价风暴从一个点释放到了整个车市。那这次风暴会给二手车市场带来什么变化呢?笔者带着疑问,对二手车市场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1):36-36
临近2005年年底,各个车型都举起了降价的大旗.价格战再次打响。但降价是柄“双刃剑”,降得好能促进销售,降不好反而会影响销售。生产厂家还在遮遮掩掩,但在国内各个汽车市场和品牌专营店中,一时间“买断销售”、“清理库存”等喊声此起彼伏。但是广大消费者在各种降价声中也要擦亮眼睛.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发热.而忽略了其他的问题.比如日后的使用成本等,这些都是在购车前要想清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日,一汽一大众在完成宝来B计划促销后,同时向新闻界宣布调整宝来市场指导价格,据介绍,宝来全系列车型在原市场指导价的基础上下调幅度分别为:基本型7500元;舒适型1.2万元;豪华型1.5万元,公开宣布价格调整,对于一汽——大众来说尚属首次。自2002年1月12日夏利大幅降价引发“夏利旺市”景象后,2003年5月23日夏利再度出击,对部分热销车型的市场售价再次大幅度下调,催化本年度第三轮降价高峰,此后,吉利、红旗、威姿、雅酷、富康、派力奥、西耶那等车型纷纷以直接降价、变相促销、新车改款提高性价比等不同形式“闻降而降”促热车市,而且有些厂家一月内两度降价。车价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购车因素,降价自然是最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降价消息频频而至,反映近期内消费者由于降价刺激的购车心态出现小幅波动,车市呈现淡季不淡平稳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3月车市的大规模降价使春节过后持续低迷的车市再度火爆,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以及上海通用将旗下众多车型的指导价调低,拉开了整个车市降价促销的大幕,给消费者心里注入了一支足够分量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9.
2004年一开始,车市就给消费者传递出这样的信息:2004年降价将是常态。目前,已经有赛欧、千里马、帕拉丁、嘉年华等十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并且夏利和吉利也“巧合”地同时降价数千元。  相似文献   

10.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11.
面对汽车销售连续下滑,降价显然不是“救世良药”。“买涨不买跌”心理.再次在近日不断跌价的车市中得到验证。继南北大众“联手”降价的消息后.几乎鲜有人表示会立即采取买车行动.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问:降到底了吗?看来车市的低迷似乎不是降价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解决持币待购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推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好产品。这里搜集了一些年内或明年可能上市的新车型.看看当中是否有能打动你的车型,也期待它们的出现能冲破低迷的车市。  相似文献   

12.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8):29-29
下半年大批新车将会逐个亮相,冲击着各个价位和档次的车型.中国汽车市场在各价位形成了多品牌.多车型相互竞争局面。新车上市不仅会在价格上有冲击.而且整体供应随之大量增加;其次.车型品种繁多,可替代性很强。现在的消费者大都第一次购车.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随时可以替换。车辆销售业绩随时有可能发生逆转.这样.厂商惟一能做的就是大规模降价.  相似文献   

13.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43-45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降价仍是推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降价的车型只是相对的稳定。但是消费者却非常关注这些价格稳定时间较长的车型,对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来说,价格稳定的车型能够坚定他们购买的信心?使他们感到物有所值?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可谓一举两得,7.8月份以后?车市在酷暑中也进入了淡季?降价声此起彼伏?如果想不被同级别车型所掀起的降价潮淹没,稳中求胜的车型就要继续执行它的简单而有效的销售策略——以稳定的价格来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4.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7):43-43
流火的7月,车市战争硝烟愈加浓烈。为了给新车型腾出市场空间,老车型疯狂跳水。北京奔驰和VOLVO分别有5万和7万元的降价幅度,可以用崩盘价来形容。昌河铃木为了今年的重头戏浪迪的推出,也将旗下产品进行不同幅度的调整,一时间仿佛昌河铃木“普天同庆”。S—MAX的降价行为比较意外,刚刚上市的车型价格高开低走,难以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16.
《汽车导购》2004,(8):72
中国的车市就像是没有规律的大气层,时而火热的令人窒息.时而冷清的滴水成冰。在2004年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这种“温差”。正在这车市淡如水的6月,上海大众启动“携手奥运”计划,与一汽大众携手降价给冷清的车市添了一把火。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僵局终于被打破,低迷了几个月的车市开始解冻。其中,一直广受关注的上海大众POLO轿车也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17.
如果要问哪个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赚取的利润最高,哪个公司最敢与中国的消费者叫板?非上海大众莫属。是上海大众用国外七十年代的老车型——普桑车在中国赚取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是上海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刚刚出现降价潮时,不仅声言自己决不降价,而且还对其他企业的降阶行为冷嘲热讽。然而,经过几年的市场血拼,普桑的市场价格终于降到了10万元以下,毕竟这年头只能是市场说了算。  相似文献   

18.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5,(7):29-29
6月份的车市是比较热闹的,上海车展上各厂家推出了约20款新车将于今年投放市场。车市好像已经从去年的萎靡不振中苏醒,很多厂家的新车上市计划都安排在6月以后,因此下半年无疑会有一个新车上市的高潮。随着荣御、新奥迪A6下线,车内下线的还有国产奔驰、新宝马3系等不下七八款车型。国产中高档轿车市场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降价将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尽管8月8日上海大众发动了名为“飓风行动”的大幅降价,曾引发强烈关注的“9月份车市将爆发降价潮”的预言终究没能成为现实。散乱的降价和优惠仍然时有发生,但多米诺骨牌般的大规模降价始终没有出现,刚刚过去的9月和“十一”黄金周的车市,正如同此时的天气,平静而温和。  相似文献   

20.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2):36-36
自从进入2006年以来,车市降价风潮不断,一部分是由于部分厂家制定的销售策略有问题,导致销售不佳;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为新款车型上市让出市场或抢在竞争车型上市前尽量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当然,这其中还有为了清理库存而降价的和油耗高的,部分SUV车型,可谓种类繁多。降价范围覆盖了整个汽车销售市场,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降价行为,最终得到实惠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