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的合理与否对自卸车的举升性能乃至整车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以液压油缸最大推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对举升机构的部分设计点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计算机语言对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设计进行动态检验的方法.先对举升机构进行基本设计,建立模拟动态数据.再运用这里所介绍的计算机动态检验模型,便可以实现举升机构的动态检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重型自卸车三角臂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断裂现象,运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ADAMS软件平台的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将举升机构中的三角臂作为柔性体置于整车模型中,捕获其应力最大部位及发生时刻并评价了其动强度.提出3种结构改进方案,并从应力、变形、经济性等方面对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优方案,实现了对举升机构关键件的合理改进.  相似文献   

4.
以某公司自卸汽车为例,根据整车总体布置确定的举升机构方式及安装点,在载重2000 kg(不含车厢自重200 kg)举升时对车厢纵梁强度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10#槽钢和(80×60×5)mm矩形钢管能满足使用要求,从材料成本及备料方面考虑,该车型车厢纵梁最终采用10#槽钢制作,试装验证及可靠性试验结果显示车厢强度能满足整车承载要求。  相似文献   

5.
如果T式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不当,在举升过程中三角臂和货箱可能发生运动干涉,甚至导致油缸等部件损坏.为此,从运动学和动力学角度研究了T式举升机构运动干涉问题,建立了考虑运动干涉的T式举升机构设计模型,分析了干涉存在时油缸推力变化情况,并开发了能够进行干涉检查的T式举升机构设计模块.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T式举升机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对机构的分析,建立了举升机构的数学模型,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语言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T式自卸举升机构设计计算的辅助软件。本软件能快速计算出自卸举升机构各铰点在不同的举升角度下的坐标、受力大小及方向,并可运用EXCEL电子表格生成各点受力曲线和举升机构的总体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设计带一般性的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中,对国内外自卸汽车中有代表性的举升机构(直推式、连杆复合式、连杆放大式和杠杆平衡式等)进行了评价。文中附有这些机构的结构和受力简图,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部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参数表。结合东风LZ340型自卸汽车连杆复合式举升机构的设计,比较详细地谈了举升机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举升力系数与水平分力系数这两项设计指标的概念、数值范围及在设计中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8.
自卸汽车在使用中需要有举升限位功能,以保护整车工作的安全并节约发动机的功率等。活塞式单级液压缸是在其内部设置限位机构,而套筒式多级液压缸在其内部设置限位机构不容易实现,需在液压系统中配制限位阀(见图1)。该限位阀为二位二通常闭式机控阀。自卸汽车的货箱举升到终  相似文献   

9.
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臂轻量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和拓扑优化技术,对自卸车举升机构三角臂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和可制造化设计研究,建立了基于整车的参数化仿真分析模型和15个工况点的拓扑优化设计模型,使得结构重量明显降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尹亮 《重型汽车》2010,(6):28-30
<正>现在在市场上运行的自卸汽车有一大部分为中顶腹部举升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较为复杂,装配工艺要求较高,但液压缸的行程小,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举升形式受力状况较好。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具有举升平稳、液压缸活塞的工作行程短、举升机构布置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余岭 《汽车工程》1993,15(2):99-106,128
本文利用货车驾驶室的测试模态参数来修正其有限元动力分析模型。文中主要论述货车驾驶室模态参数识别、动力分析模型单元组合修正法和货车驾驶室动力模型修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汽车零部件间动态间隙测量方法存在的问题,以SX3315DR326型自卸汽车为研究对象,对该车在空载和满载两种状态下,分别运行于三种路面和四种行驶工况(既:比利时路30km/h、平坦道路80km/h行驶、紧急制动和扭曲路)的主要零部件动态间隙进行测试分析,从而确定出汽车各运动部件在整车上的最大和最小间隙,为汽车设计整车布置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软件,建立了某全浮式驾驶室重型卡车的整车非线性多体动力学系统模型,模型考虑了驾驶室悬置、前后悬架、转向系统、动力总成、稳定杆及附件的详细几何结构参数,以及连接处的橡胶衬套、弹簧及阻尼器的非线性特性,轮胎采用Magic Formula模型。最后利用所设计的系统对该车进行了平顺性仿真,结果表明驾驶室悬置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14.
Trains crashing onto heavy road vehicles stuck across rail tracks are more likely occurrences at level crossings due to ongoing increase in the registration of heavy vehicles and these long heavy vehicles getting caught in traffic after partly crossing the boom gate; these incidents lead to significant financial losses and societal cost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rains under frontal collision on road trucks obliquely stuck on rail tracks at level crossings. This study builds a nonlinear three-dimensional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of a passenger train colliding with an obliquely stuck road truck on a ballasted track. The model is first benchmarked against several train dynamics packages and its predictions of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derailment potential are shown rational. A geometry-based derailment assessment criterion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derailment behaviour of the frontal obliquely impacted train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ensitivities of several key influencing parameters, such as the train impact speed, the truck mass, the friction at truck tyres, the train–truck impact angle, the contact friction at the collision zone, the wheel/rail friction and the train suspension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5.
货车开发迫切需要引入高速巡航设计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货车高速行驶的使用环境,指出了当前高速货车开发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速巡航设计概念并指出其意义.增加高速巡航设计概念、以高速巡航设计车速为主最高车速为辅构成货车高速动力性的主要指标是本文的主要观点.同时,提出了货车动力性设计方法的改进内容、高速巡航设计的匹配方法及整车设计应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宋敏  蒋于伟  刘成 《专用汽车》2013,(12):94-95
针对汽车自主底盘与进口底盘动力传动系的不同设计,对比分析了两种底盘动力传动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对提高专用汽车自主底盘动力传动系的匹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罐车转弯横向稳定性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铭年 《汽车工程》2001,23(5):359-360,F003,355
油罐车平地急转弯和坡上转弯是容易引起横向翻倾的危险工况。由于油罐留有扩大容量和油液的流动性,转弯时油液质心偏移,导致横向稳定性减弱,本文分析并推导了具有椭圆截面罐体的油罐车转弯时的横向翻倾临界坡度角和转向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介绍了横向稳定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8.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驾驶室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在LS-DYNA软件中求解碰撞仿真结果的方法及步骤,对驾驶室正面碰撞动态响应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驾驶室壳体结构碰撞后的变形及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整体式桥台桥梁的动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上坂大桥(中国最长的采用整体式桥台的无伸缩缝桥梁,简称为整体式桥台桥梁)在天然脉动荷载作用下的自振特性,得到关于该类桥梁自振特性的结论;采用结构分析软件ANSYS建立全桥的空间模型,计算该桥的自振特性,并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限元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实桥试验还测试了无障碍行车试验和跳车试验作用下桥梁的强迫振动特性,结果表明:该类桥梁的冲击系数值较大,而现行技术规范的取值值得商榷;此外该类桥梁具有较强的耗能能力,抗震性能较好。研究结果有助于对该类桥梁动力特性的认识和进一步开展无伸缩缝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某款牵引列车的动力匹配为主线,分析该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建立这种牵引车的优化匹配框架,为其他牵引车的匹配提供参考。主要是对动力传动系统的调整,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主传动比,配合对用户实际用车环境的数据采集及分析,使用户的车辆在满足动力性能的情况下获得较为完美合理的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