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个世纪80年代,中远集运公司的前身上海远洋运输公司率先开辟并经营远东至美东全水路班轮航线,曾在中外货主和全球各大班轮公司中享有盛誉。历经世界航运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远集运在激烈的航线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太平洋航线的经营战略.通过多次对投入运力的升级和多年的航线整合.远东至美东全水路周班航线(AWE2)已经成为中远集运公司的精品实力航线之一。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学超 《水运管理》2003,(10):18-21
随着国际经贸形势、市场环境、公司经营战略等错综复杂的变化,各航运公司所开设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也必须不断加以调整、优化,以不断适应市场,保持竞争力,力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集装箱航线调整的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和内部两个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外部市场形势、航线航行区域的港口条件及航线上竞争对手的航线及其经营策略等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航线经营效益、公司经营目标、整体运力安排及船队更新等因素。 二、集装箱班轮航线优化的基本原则 1.从企业整体发展与整个航线网络系统的角度优化 在进行…  相似文献   

3.
信息速递     
《中国远洋航务》2012,(10):90-90
地中海航运和马士基合并地中海/南美航线 鉴于航线货运需求不足,地中海航运和马士基航运将把各自经营的两条地中海/南美航线合并成一条航线。合并后的新航线预计今年11月开始运营,届时将投入6艘6000~7000TEU运力,沿线挂靠:焦亚陶罗、巴伦西亚、阿尔赫西拉斯、帕尔西门、萨尔瓦多、巴拉那瓜、波尔图、因比图巴、桑托斯、拉斯帕尔马斯和丹吉尔等港口。马士基航运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合并航线将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4.
《珠江水运》2013,(18):54-54
经营欧洲/南非航线的几家承运人日前表示,计划合并航线以提高规模经济。 该联营体的会员公司:马士基、南非航运、商船三井及荷兰非洲航运,表示在2013年四季度将合并航线。  相似文献   

5.
郑艳 《集装箱化》2004,(3):8-10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几乎使所有的班轮公司都加快了合作的步伐,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已成为班轮公司间实行全球航线网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航运经营模式必然对船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我国班轮公司在经营合作航线中普遍存在的管理不  相似文献   

6.
朱墨 《水运管理》2008,30(12):31-34
为使航运经营人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和安哥拉的航运现状和趋势,分析这个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与策略,从近几年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出发,分析中安航运的发展基础、发展障碍及市场参与者,指出中安航线货源充足且极具发展潜力,以租船运输项目货物和石油运输为主,但航线不成熟使得参与的航运经营人还不多,是一个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市场,就目前中安航线上以租船运输为主的航运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以来,“紧运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宏观层面乃至各个企业经营的一个状态符号。受国际经济放缓、出口减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及油价成本上涨等因素的传导和影响,集装箱运输市场走淡的不确定因素加快积聚,近期中日集装箱班轮航线在逼近零运价的同时,一些经营惨淡的企业宣告退出航线经营,引发了市场波动和震荡,不少班轮公司显现出几分忧虑。  相似文献   

8.
2008年以来,“紧运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宏观层面乃至各个企业经营的一个状态符号。受国际经济放缓、出口减弱、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及油价成本上涨等因素的传导和影响,集装箱运输市场走淡的不确定因素加快积聚,近期中日集装箱班轮航线在逼近零运价的同时,一些经营惨淡的企业宣告退出航线经营,引发了市场波动和震荡,不少班轮公司显现出几分忧虑。  相似文献   

9.
《珠江水运》2013,(18):56-57
上半年,国际经济贸易复苏乏力,回暖迟缓,集装箱运输市场受供需失衡加剧影响持续低迷,航线运价低位波动,货量需求萎靡不振。从在上海、香港、台湾三地上市的中国七家主要班轮公司的经营数据来看,上半年集装箱运输市场经营环境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船公司的眼里,中日航线既不是跨洋干线,也算不上班轮业的“生命线”。但谁都知晓,其竞争的“残酷”与白热化却一点也不逊色于亚欧航线或亚美航线。2002年,曹致俊走马上任中日国际轮渡公司总经理,时值全球航运市场低谷,中日航线市场运力过剩引发市场逆转,从杀价竞争、经营亏损到外资班轮公司纷纷退出,航线市场全面下滑的危机已经毕现。考验和挑战摆到了甫任不久的曹致俊面前:作为仅有一艘船的单船公司,虽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辟了第一条中日客货班轮航线,但历经十数年的起落回合,中日航线市场已从昔日营运的4~5家船公司增加到14~15家。与其它船公司相比,中日国际轮渡在实力规模上已处弱势,在“兵刃相见”、全然白热化的竞争中,一些船公司开出了与新鉴真轮同日开航、同一挂港、同日抵港的“三同”班轮,由此向中日国际轮渡公司公开叫板。  相似文献   

11.
“刘易斯拐点”渐行渐近,新开航线时,应注重前瞻性地考虑货物流向的变化和趋势,加大对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和正在崛起的制造业国家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班轮业走向综合实力竞争的背景下,环太平洋航线正在成为各大班轮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在众多班轮公司开辟的太平洋航线中,中远集运拥有并经营多年的华北、华东/美西航线,以其雄厚的实力、强大的优势以及高准班率已独领风骚十数年,赢得了中外货主的青睐和市场的好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远集运面对全球班轮业的风云变幻,紧密关注太平洋航线市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远东至美西航线市场的经营策略。时值90年代中期,中远集运在美西航线最早投入了一批2700TEU型集装箱船,在当时的太平洋航线抢占了市场先机,为远东与美国的贸  相似文献   

13.
黄斌  施伟 《集装箱化》2014,25(4):1-4
随着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货量稳步增长,班轮公司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升级航线运力,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南美东岸航线船型从2500TEU逐步升级至9000TEU;然而,南美东岸港口建设步伐远远落后于船型升级步伐,装卸设备、码头水深、货源结构、装卸效率等因素成为制约南美东岸航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南美东岸航线大型集装箱船舶运营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经营南美东岸航线的班轮公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市场萎靡,近日中海集团与长荣集团两岸班轮公司首次在上海牵手,达成全面开展集装箱班轮航线合作的协议。双方表示,在全球航运市场上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携手应对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发挥各自优势,抱团过冬,实现双赢;优化航线设计,缓解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共同维护航运市场的稳定;稳定航线,确保准班准点,提升航线服务质量,以稳定、优质的品牌航线服务全球客户;同时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向中日航线恶性竞争出重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上旬,经营上海至日本航线的上海下关轮渡株式会社将其麾下的“理想之国2号”班轮撤离上海港,全面终止了上海至日本下关航线的经营业务。作为日本船东,挥泪惜别上海的举动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并在业内产生了较大的震动。一家从2005年4月开始进入并经营上海至日本下关航线的外资班轮公司,何以在不到一年半的的时间里就宣布离开上海航运市场?  相似文献   

16.
中远集运是第一家开通中国大陆至波斯湾直达航线的船公司。上个世纪80年代,中远集运率先开辟了中国至波斯湾的第一条班轮航线,至今已拥有两条中国、远东直达波斯湾的周班航线。作为中远集运传统经营的航线,历经十数年的航线市场竞争考验,伴随着中国、远东至中东贸易的快速增长,历久弥新,服务更优,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赢得了中外货主和客户的好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中起着拉动作用。中国有许多集装箱船公司,有些是在东西基干航线上配船的大型船公司,有些则是以中日航线为主的船公司,都按照自己的发展战略经营业务。这里介绍与中日航线有关的中远集运、上海泛亚航运、新海丰集运、中海集运、上海市锦江航运、上海海华轮船的业务战略。  相似文献   

18.
超大型集装箱船已经成为亚欧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主流,这使得中型船陆续进入新兴市场,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转到中东和拉美航线的运营中。NYK和韩进已经在亚洲-中东的合作航线上投放了6条6200~6500TEU船。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化》2010,21(4):27-27
交通运输部:1973年9月,我国开通首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此后,为规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经营秩序,国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1978年,原交通部制定并发布《国际航线集装箱港口收费规定》;1992年1月1日,原交通部发布《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及外贸进出口货物港口收费规则》,统一外轮、外贸国轮和内贸国轮的港口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日本经济的不景气以及日元汇率上升,给日本主要航运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为此,日本三大班轮公司,即日本邮船公司、大阪商船三井船舶公司、川崎汽船分公司正在调整经营战略,以便在国际航运市场寻求新的发展。 为了使公司的各主要航线在管理上更加灵活,三家公司已逐步将运价控制分散到各个区域市场的机构中。如川崎汽船分公司跨太平洋航线的双向航线的运价控制,已由设在美国的川崎汽船分公司进行管理,东京总部只保留了其中的日/美航线的运价控制权。同时,设在伦敦的川崎汽船分公司负责东向的欧/亚/日航线运价,而西向则由东京总部负责。又如大阪商船三井船舶公司的远东/北美航线的运价控制已转移至香港的分公司,东京总部只保留了其中的日本/北美航线,而西向的北美/远东航线则由美国的分公司负责。日本邮船公司类似的运价控制也在向分散化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