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河道认识的日趋深化和更加理性,市民对河道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以上海市徐汇区河道为背景,对河道生态修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认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地域特点、河道现状,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组合应用,以促使河道水生态平衡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与公众对乡村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如何对乡村河道进行有效修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现以闵行区浦锦街道为例,在对其水生态现状调研基础上,解析河道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来源.并基于绿色生态修复的原则提出了在空间上通过生态缓冲区、河道及植物种植的方式构建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思路.进一步根据水体污染特性,制定了底质改良、紫外催化、沉水曝气、底部生物载体、生态浮岛、漂浮草垫、点源净化的内源污染防治技术措施.对比治理前后河道踏勘与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治理后河道水生态恢复较好、溶解氧浓度大幅提升、总磷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期可根据水体溶解氧浓度对曝气调控以促进对氨氮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生物栖息地重建技术,在吸取国内外有关河道生态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河道生态治理适用生态护坡技术与栖息地重建技术的建议,以期为今后河道生态修复与水环境生物栖息地重建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河流硬质护坡、护底进行生态修复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难点之一.以南京市友谊河为例,探讨硬质河底生态修复方式,讨论增氧设备、人工浮床、沉水植物的设计要点,为同类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河流硬质护坡、护底进行生态修复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难点之一。以南京市友谊河为例,探讨硬质河底生态修复方式,讨论增氧设备、人工浮床、沉水植物的设计要点,为同类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需从防洪排涝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质保障、水资源利用及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海南岛澄迈美伦河治理为例,分析识别城市化新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河道拓浚、河滩生态保护、沿河截污等对策,同时注重与河岸绿化带景观设计协调融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驳岸、水岸湿地、氮磷生态拦截、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等措施,满足防洪及水生态要求,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构建美伦河生态廊道,打造"水量可调、水质可控、水清岸绿"的水岸公园,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生态、供水及景观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台市西沟河现有污染情况调研显示:西沟河主要存在生态缺水、地下水水位较低、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与污染加剧情况等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对河道进行跨流域补水、河道疏浚、应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与河道人工曝气技术的方式,实现了河道水量补充和生态环境修复。并进一步设置小型湿塘,实现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静安区彭越浦河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阶段使用人工曝气与生态浮岛的方式,实现了河道水质的生态净化与修复。研究表明:初期利用人工曝气的方法,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79.23%、90.89%和63.83%;后期采用生态浮岛+曝气的方法,水质达到了Ⅴ类地表水标准,并能有效缓解二次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选取济南市广场东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条河道的概况及目前存在的水质污染、河道淤积、河道泄洪、生态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了河道整治的必要性,研究并制定了河道治理措施。通过河道整治后的效果分析,验证了河道治理的可行性,提出了河道治理不再局限于河道功能性整治,更突出人水和谐的生态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河道水体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改善河道水环境也变的十分迫切和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阐明了该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工程的建设对修复和改善河岸的自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时,应当因地制宜充分遵循生态安全的原则,满足生态环境平衡的设计需求。因此探讨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形式设计,并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希望能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护岸的价值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使城市的防洪河道生态护岸景观更为和谐、自然,使之能真正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作为苏州市吴中区生态涵养区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的内河绝大部分沟通太湖,内河水质对太湖水质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周边地块内部雨、污水管道的混接、错接,加上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河道排河口非雨出流的现象严重,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故本项目根据《苏州生态涵养实验发展区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1]提出的规划目标,结合对河道水质的监测结果,针对水质较差、断头浜等河道,采取控源截污、生态疏浚、生态修复等多种整治措施,确保河道水质稳定达标。后期结合农田面源污染控制、非雨出流溯源调查等多种手段,最终达到太湖东部湖区Ⅲ类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双修”是指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其中生态修复是建设健康、美丽城市的基础,旨在保护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环境、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此,运用“城市双修”的理念,对安徽省亳州陵西湖公园进行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内容的“双修”治理,包括截污清淤、污泥治理、净化水质、水质维持、低影响开发等治理措施。以此来提升城市形象,优化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通过对SG生态砖和活插柳枝复合护岸、松木桩护岸生态袋、仿木桩护岸等三种生态护岸措施在永定河生态修复项目示范工程应用的长期观测,得出结论:松木桩扦插柳枝复合护岸措施的综合护岸效果最优,景观生态性最好,社会经济效果相对较好,最适于推广到河岸的生态防护中。生态砖和活插柳枝复合护岸的工程、生态和社会经济效果都相对一般,适合较陡坡度的河岸。生态袋、仿木桩护岸措施具有明显的稳定边坡作用,但需要经常维护,生态袋中草种成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配合梁滩河上游河岸带修复,以解决山地城市的空间冲突和水环境、水安全及水生态等问题,尝试在河岸带建造人工湿地系统来辅助强化河流水质。设计适应山地城市空间场地约束和近远期城市需求变化,采用“反向设计”和“动态设计”方法因地制宜确定设计参数,并对远期运行参数进行校核。湿地系统近期为河水旁路湿地,远期为海绵城市系统的末端雨水湿地。运行结果表明,旁路湿地能使劣V类河水稳定达到V类水水质,除TP外主要指标达到Ⅱ~Ⅲ类水质;经校核远期也能满足海绵城市系统雨水调蓄、净化需求。试点说明,河岸人工湿地系统对削减河流污染负荷特别是营养盐的输送具有显著的作用,并同时具有城市防洪、生态及景观过渡带功能,且具有可持续性。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山地城市河流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和公共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营造河道景观,改善河道亲水环境,凸显河道景观、游憩、生态,以及与周边环境互动等功能逐渐得到重视,河道生态治理的理念应运而生。通过分析上海市闸北区河道水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徐家宅河生态治理为实例,分析了徐家宅河治理的设计原则、主要技术要点及实施效果,以期为其他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过于重视城乡河道的防洪排涝属性,忽视其生态景观属性,导致河道污染严重、水质低劣的现状,对河道功能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河道综合整治的原则。结合工程实例,从生态护坡技术、综合处置修复净化、河道景观设计等方面,对城乡河道生态景观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杭州市电厂热水河综合整治工程为例,论述了河道景观设计意在通过挖掘和发展河道自身特有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向包括生态维护、景观游憩、人文展示在内的复合式廊道功能转换。从而加强河道与城市主流空间的融合,使杭州重归江南水乡的风貌,真正体现生活品质之城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在路权越来越向绿色交通倾斜的背景下,道路设计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滨河路是道路设计的一种特殊形态,依傍珍贵的河道资源,设计中除应满足道路交通功能外,还应重视对于河道景观资源的结合与利用。永引南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路,线位平行于现状永定河引水渠,是位于河道南侧的一条东西向的滨河路。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了相似工程的可效仿性,对不同建设理念下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并且在永引南路的设计中对临河空间慢行系统采用绿道方案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该项目目前已经通车,结合永引南路的建设效果,对今后的北京市滨河路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该文旨在通过丽水瓯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段建设工程,对新引进的河道护岸构件-生态型鱼槽砖做相关研究,重点介绍其概念、主要功能、优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其研究成果表明,生态型鱼槽砖能够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场所,有助于河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瓯江南山区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恢复,同时也为鱼槽砖在类似流域生态岸线修复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亦给周边山区县市提供示范作用,为实现瓯江全流域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贡献一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