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于施工阶段中存在的较多不确定性,桥梁的初始成桥状态与设计成桥状态存在误差。精确掌握桥梁初始成桥状态,对于后续运维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桥梁动静载试验是测试桥梁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以某主跨220m独塔斜拉桥为例,结合动静载试验的方法,测定了该桥的自振特性,在特定荷载下的动静挠度,应变等参数,并与有限元模型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刚度,动力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初始成桥状态  相似文献   

2.
对某绕城公路上的(36+2×56+36)m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进行了动静载试验.通过对桥梁静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变形、应力和裂缝观测及动载作用下桥梁相关动态参数测试结果的分析,就其成桥质量和动静载作用下的工作状态作了合理的评估.其相关的动静载试验技术和结果数据分析方法,可作为同类工程检验和评估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力情况复杂,成桥质量难以控制和评价,本文以渭河大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和荷载试验研究,评价其成桥质量和工作状态,为此类结构的建模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首先建立桥梁上部结构有限元模型,绘制出内力包络图和影响线,确定测试断面、试验工况、加载位置及大小等试验参数,计算出各工况实际车辆荷载作用下各测点的挠度和应变值,将其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静载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钢-混结合段也起到了良好的纽带作用,达到了设计要求;动载试验结果表明结构的竖向动刚度满足要求,桥梁整体工作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4.
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承载力的检测与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祥云桥主桥为独塔钢—混凝土混合梁斜拉桥,为了评定其实际承载能力及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工作性能,采用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及动载试验方法,对该独塔混合梁斜拉桥进行外观检测、线形测量及索力测试,并测定桥跨结构的静力效应及动力性能.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桥面线形、索力差、结构刚度、强度等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整体动力特...  相似文献   

5.
通过某省道重载交通下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桥的动静载试验,了解了此类桥梁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与结构性能,检验桥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结果表明:在静力试验荷载下,第一联桥(3×30)m各控制断面的实测应力与挠度均大于理论计算值;桥梁结构不具有满足设计荷载的强度和刚度,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正常车辆动荷载作用下,试验桥梁的实测冲击系数在正常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6.
马岭河大桥成桥荷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少辉  田仲初  赵剑 《中外公路》2012,32(5):160-163
该文介绍了贵州马岭河大桥(斜拉桥)成桥荷载试验的方法.静载试验中,现场测试了静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主梁纵漂、主塔塔顶偏位、斜拉索索力增量、主梁与主塔相应截面的应力.动载试验中,测试了大桥的自振特性,并进行跨中行车激振试验,得出结构动应变增大系数.试验结果表明:主梁和主塔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基本动力特性指标良好,结构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桥梁设计理论、有限元法分析技术为理论基础,对国内一座部分斜拉桥的静载试验进行了研究。通过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主梁实测最大挠度值、塔顶最大水平位移值、最大索力值和最大应变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在各个工况荷载作用下,实测残余挠度值与残余应变值较小,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桥梁结构性能良好。本次试验可为同类桥梁结构的设计和检测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桥梁静载试验是分析桥梁静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株洲湘江四桥部分斜拉桥静载试验的目的、加载原则、加载方案设计、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通过该桥的静载试验研究,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了解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为大桥的运营和养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对横门大桥进行了动静载试验测试与结果分析,介绍了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试验荷载、试验方法、试验结果,检测结论表明该桥的强度、刚度和动力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0.
对横门大桥进行了动静载试验测试与结果分析,介绍了要测试的试验项目、测点布置及观测方法、试验荷载、试验方法、试验结果,检测结论表明该桥的强度、刚度和动力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在试验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11.
株洲建宁大桥斜拉桥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桥梁静载试验是分析桥梁静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文中阐述了株洲建宁大桥斜拉桥静载试验的目的、加载原则、加载方案设计、测点布置及测试结果,通过对该桥的静载试验研究,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承载能力、结构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了解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为大桥的运营和养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MIDAS Civil分析软件建立某钢结构系杆拱桥有限元模型,制定钢结构系杆拱桥静载试验方案,确定测试断面、测点、加载位置、加载工况和加载重量,测试并分析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各测试截面应力、挠度,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从而了解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安庆长江公路大桥静动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跨径510m的斜拉桥——安庆长江大桥为例,介绍了斜拉桥静、动载试验的方法。静载试验中,测试并分析了静载工况下的主梁挠度、主塔塔顶变位、斜拉索索力增量以及主梁与主塔相应的截面应力.动载试验中,测试了该桥的自振特性,并进行行车激振试验,分析桥跨结构在行车时的冲击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主梁、塔在使用荷载下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桥跨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强度与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荷载试验是评估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最直接的方法,也是评定桥梁结构使用状况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广济2~#桥在三级加载状态下各控制点的挠度和应变等力学指标,介绍了广济2~#桥荷载试验的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过程,借助桥梁工程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进行了建模,得出了对应工况满载下的理论计算值,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阐明了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与工作状态。根据荷载试验结果,广济2~#桥经加固设计后整体刚度得以提高,可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贾毅  刘勇弘  李琪  柳其钱 《公路》2023,(6):255-261
为研究西宁~澜沧小街桥在运营阶段下的承载能力状况与动力特性,对其进行荷载试验。在静载试验中,根据最不利受力原则确定测试截面后,得到4种试验工况,然后拟定加载方案进行相关测点布置。而动载试验中,则是研究试验车以不同速度通过全桥时桥梁的动力响应情况,并将试验所得数据与计算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静载试验中,各工况下的荷载效率系数均介于0.95~1.05,所有测点检验效率系数均小于1.0,相对残余系数均小于20%,说明桥梁的承载能力能满足设计荷载正常使用要求;在动载试验中,桥梁结构动力响应几乎正常,但是实测冲击系数与理论值相近,说明桥面平顺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是为了查明和鉴定其实际受力状况和质量的较为直观的手段.千秋大桥主桥为系杆拱桥,为了检验其运营13a后的实际结构状态和工作性能,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研究,测定了结构关键截面的挠度和应变,并建立了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加载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将实际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对桥梁的工作状态作出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桥目前工作状况良好,若提升该桥设计荷载等级,需要对其上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7.
桥梁静载试验是判断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是否满足其工作性能的重要手段,而主缆钢丝绳索力测试是桥梁静载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兰州市杨家湾吊桥静载试验的实际案例为依托,阐述了静载试验中主缆索力测试的测设原理、测点布置方法、试验荷载设计原理。通过对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值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恒载及车辆荷载作用下,主缆钢丝绳索力小于设计容许值,可满足汽-10级的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何杰  郭彬立  霍立飞  王学博  张锐 《公路》2011,(3):220-226
苏拉马都跨海大桥主桥为三跨半漂浮体系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跨组合跨径为192 m+434 m+192 m,在桥梁通车前对其进行静载试验,验证其承载能力是否满足原设计要求.静载试验采用试验加载车进行等效加载,使各主控截面达到设计荷载标准规定的检验荷载所产生的内力或线形,并测试其应变、线形及索力,评定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9.
芜湖弯石公路清弋江桥加固后,运用动荷载试验原理,对该桥进行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的行车动挠度、冲击系数、阻尼比等均属正常范围,验证了桥梁的质量和工作性能与加固设计要求相符,说明桥梁竖向刚度满足加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桥梁荷载试验是评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武汉某高架桥工程为例,对该桥进行静动载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混凝土混合梁体系高架桥的承载能力及行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静载试验测试截面应变及挠度处于规范要求正常范围,桥梁工作处于良好的线弹性状态,桥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动力荷载试验测得自振特性和活载冲击系数表明桥梁的刚度、整体性及结构动力性能良好,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