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原材料和无机稳定混合料的性能试验,文章分析了再生材料的不均匀性、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CBR值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探究其作为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砖混材料的级配良好,同时吸水率较高,可以配合其他材料改善路基干湿状态;水泥和石灰均可有效提高再生砖混料的CBR值,且水泥稳定时对击实功变化较为敏感;再生转混料的整体性能完全满足规范对路基填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以作为路基填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具有完全利用旧料和快速施工等特点,该技术对仅限表面病害的沥青上面层具有优越的适用性。由于原沥青路面的级配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且不连续,使得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不只是一个定值设计,而是具有一定的兼容范围。通过采用最大密度曲线理论的n值等差,文章分析了不同级配、不同沥青用量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性的直接指标、间接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当级配存在一定差异,且部分指标超出规范范围允许时,可适当调整沥青用量来弥补级配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路用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PRAC)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道路的质量。文章基于PRAC的破坏机理,从两个方面研究其力学性能的优化:(1)在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上,往PRAC的胶凝材料中分别掺入硅灰、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和增强料、外加剂等进行试验,研究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分析其作用机理,从而提高水泥石强度;(2)对增加骨料之间的接触点数量和面积时PRAC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掺入不同矿物掺合料可以显著提高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水泥石的强度;通过改变PRAC的骨胶比,增加骨料颗粒表面包裹的胶凝材料的厚度,可优化PRAC的力学性能,提高PRAC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泥用量会对水泥稳定基层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探索不同水泥用量下混合料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含有不同水泥剂量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分别进行劈裂强度试验、水稳定性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干缩试验,分析并评价水泥用量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当水泥用量为1.0%~1.5%时,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的形成速率以及水稳定性提高速率较快;当水泥用量为2%~3%时,再生混合料的强度以及刚度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混合料的干缩性能显著降低,容易引起混合料干缩裂缝的产生。因此,建议控制水泥用量在2%以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增强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渗透能力,提高老化沥青的再生效果,文章基于老化沥青再生机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渗透性再生剂的组分搭配对老化沥青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再生剂的基本性能,研究了再生剂掺量对老化沥青性能的影响及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渗透扩散过程。结果表明:高渗透性再生剂的基本性能符合规范要求,渗透性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渗透能力比普通再生剂更强,温度和时间对再生剂在老化沥青中的渗透进程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可有效恢复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再生型预防性养护技术,可实现沥青路面面层的快速、连续修复。从就地热再生的适应性、再生原理、材料设计等方面阐释了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的技术原理及注意事项,为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对比研究温拌与热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添加剂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开展室内试验探究了不同再生沥青对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沥青的掺入对老化沥青性能恢复有显著的作用,温拌再生与热拌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针入度和软化点恢复效果相近,温拌再生剂可以更有效地恢复老化沥青的延度,同时使再生沥青的黏度低于新沥青;温拌再生剂更大程度地恢复了老化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但导致了再生沥青黏弹性比例失调;温拌再生剂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改善高于热拌再生剂,但低温及高温性能略低于热拌再生剂。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已成为现代道路交通领域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对其再生工艺进行分析和逐步优化完善,同时根据道路的不同结构和技术等级选择合适的再生工艺及其作业方法是保证再生材料的制作质量、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再生效率和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钦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一种下役钢筋混凝土破碎工艺,并基于再生集料各项技术指标检测,考虑不同应用场景设计再生混凝土配合比,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试验确定再生集料合理搭配方案,同时提出再生集料全组分再利用方法。结果表明:破碎产出的再生集料鲁棒性较差,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最低标准;再生粗集料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对混凝土的抗折性能存在明显不利影响;再生粗集料可应用于换填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基层、低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  相似文献   

10.
虽然适量添加一些外掺剂,对再生混凝土路面抗冻性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再生骨料取代率。文章研究了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路面抗冻性的影响,为再生混凝土在寒冷地区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当前再生骨料的发展现状和强化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强化方法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再生骨料的压碎值和吸水率两个物理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处理后的再生骨料压碎值下降了8. 2%,吸水率下降了2. 7%。同未进行骨料强化的再生混凝土相比,强化后的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提升6. 16%,弹性模量提升6. 67%,抗压强度提升16. 9%。采用复合强化法可以更好的提高再生骨料质量,促进再生混凝土大规模利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服役期满的道路废弃混凝土为粗骨料,设计了6个道路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常规三轴试验研究,分析再生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破坏形态,获取了试件受力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道路再生混凝土与天然混凝的应力-应变曲线相似,侧向压力对再生混凝土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结论可为深入了解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指导道路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工程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有效的公路养护方法,就地热再生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文章针对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湖南益阳城际干线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介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优势、比较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最后提出了本次工程采用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以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挖除旧料进行级配分析、旧沥青老化与再生分析,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再生剂与新沥青的类型和用量进行选择,对现场热再生混合料配比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性能验证设计出合适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老化沥青掺量对温拌再生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文章在室内制备不同老化沥青掺量的普通再生沥青和温拌再生沥青基础上,对各类再生沥青的布氏旋转黏度、车辙因子G*/sinδ、蠕变劲度S和蠕变速率m等流变学指标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普通再生沥青还是温拌再生沥青,老化沥青的掺量增加有助于维持沥青施工性能的稳定及高温性能的显著提升,但对低温性能会有所削弱;相较于普通再生沥青,温拌再生沥青由于温拌剂的加入会造成施工性能、高温性能及低温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是一个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生产过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本文在对现有沥青路面热再生利用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再生材料及配合比、再生剂、再生工艺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沥青路面热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通过验收近日,由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及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验收。该项目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与典型示范工程应用,开展了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MA再生技术、温拌再生技术等深化研究,提出了多步法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分层加热、分层铣刨及间歇式强制拌和等成套技术,完善了现场热再生机组,研制了现场热再生  相似文献   

18.
主要对沥青路面大修中应用再生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针对沥青路面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进而对不同的再生技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应用再生技术的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沥青路面大修中再生技术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沥青再生剂在新疆沥青路面中的运用分析。沥青再生剂作为路面再生剂,能改善沥青的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经过近年的飞速发展,现已进入建养并重的阶段,因此作为沥青路面重要养护技术的热再生技术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沥青的老化进程,沥青老化过程的流变行为,老化沥青的再生机理及再生沥青的流变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以期指导老化沥青再生工艺选择、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从而完善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