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列车车间悬挂对运行平稳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建立了带车端悬挂系统的5辆车编组、3辆车编组以及单车的垂向及横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高速列车的运行平稳性进行研究。对单车和3辆车编组的列车模型的频域分析表明车辆间加入车端悬挂系统增加了车辆间的耦合,能有效地提高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运用5辆车编组的列车动力学模型,采用时域仿真的方法,对车端悬挂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车端的横向及垂向刚度和阻尼分别对列车的垂向和横向运行平稳性影响较大,车端的纵向能同时起到抑制车辆点头和摇头振动的作用,但需要设置较大的数值。  相似文献   

2.
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现行检修制度大多采用预防性计划维修模式。计划修模式下,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检修能力利用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线路的运力,导致配属列车数和车辆基地规模的增加,为此亟需进行检修制度的优化。简述了现行高速磁浮交通车辆检修制度,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对高速磁浮交通车辆运行特点及零部件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与传统轮轨车辆间的本质区别,二者的车辆故障规律差异很显著。基于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设备特征及故障特征,对其采用均衡修的适应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具备在线诊断系统,可随时收集车辆各部件的运转状态,能适应优化后更为精益的检修制度。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维修工作中应引入均衡修策略,根据零部件不同的故障规律及故障影响情况,建立以零部件为重点检修对象的均衡修制度。可参考成都地铁的车辆均衡修模式,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双周检、三月检及定修的检修内容拆分到月检和专项修中,以此减小车辆的维修频次,压缩列车扣修时间,提高列车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列车制动系统在实验室内只能进行制动阀和制动系统静置试验,难以直接测试列车实际动态制动性能,因而对于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性能及引起的纵向动力学效果难以判断。为此提出了基于滚动制动试验台进行车辆动态制动试验,即将虚拟列车制动系统模型与实际车辆制动系统组合,应用虚拟列车制动系统模型,通过计算机控制模拟不同编组列车的不同位置车辆的制动管路气压曲线,控制滚动制动试验台上单车做各种制动试验,以得出比较准确的列车各个车辆的实际动态制动效果。滚动制动试验台上车辆实际制动减速度和车辆前后拉杆承受的纵向力,为进一步评估各种编组列车制动纵向动力学性能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为长大货物列车运行安全提供了可靠的评估试验仿真装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科研项目的上海低速磁浮交通集成技术研究与试验线项目,2007年9月通过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中期评估。上海电气集团与上海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完成了1.7km正线试验线路、车辆总装厂房、变电所的土建项目建设,完成供电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以及一列三节编组列车组装的中期目标,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成果。目前车辆进入调试阶段,计划年底完成系统集成调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高速磁浮是利用电磁力将车辆悬浮于导轨上,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进的铁路系统,其悬浮导向系统、轨道梁系统、牵引运控系统等与高速轮轨有着显著区别。通过线路工程、轨道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及牵引供电工程、运行控制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等方面,对比分析了高速磁浮与高速轮轨主要技术参数,以期为高速磁浮工程设计与技术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磁浮对轨道结构精度、平顺性,桥梁频率、变形以及隧道内车辆气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时要求桥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不小于1.1倍列车通过频率;此外,高速磁浮采用地面控制、固定闭塞方式,1个分区只能有1列车运行,其信号控制、无线通信与牵引供电三子系统间耦合更为紧密,对车地无线通信数据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定位数据时延要求不大于5ms。  相似文献   

6.
在西班牙Cetest对CAF的首列高速列车Oaris进行测试之际,Cetest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监IgorAlonsoPortillo介绍了最新科技高速列车所需的测试步骤。Cetest测试与分析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它利用测试平台来验证铁路车辆及部件。Cetest同时也研究和评估铁路车辆在在轨道上的运动行为。CAF新型高速平台Oaris是西班牙(车辆)制造商的新一代高速列车的旗舰项目。目前,首列4节编组的原型列车正在测试之中,一旦通过测试还将提供4节、6节和8节编组的Oaris高速列车。  相似文献   

7.
为了抑制高速列车在隧道内因气压波动引起的车体横向振动,建立了安装车体间横向减振器的单车等效模型,结合实际编组列车模型,探讨了车体间横向减振器对抑制车体振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市首条中低速磁浮轨道线S1线于2017年6月开始联调联试,并有望在年内载客试运营。S1线是北京市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据了解,北京S1线与目前已经开通运行的长沙中低速磁浮线相比,采用的技术路线完全不同,这也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低速磁浮允许新技术多元化发展的体现。S1线设计速度100 k m/h,列车采用6辆编组,额定载客1 032人。乘客人数少的时候,可以单车运行,编组灵活性强。S1线将在门头沟区的石门营站和石景山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高速磁浮示范运营线车辆为基础,结合高速磁浮列车技术特点及车辆特性,对列车运行阻力特性和牵引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从旅客乘坐舒适性、不显著降低列车运行速度及车站列车悬浮停止安全性角度出发,提出了区间正线及车站正线的最大纵坡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磁浮区间正线最大纵坡能够达到90‰,并且在这样的纵坡上列车仍能保持不低于200 km/h的运行速度;车站正线一般宜设置在平道上,困难情况下可设在不大于4‰的坡道上,以防止列车意外滑动。  相似文献   

10.
STAR21高速列车是东日本铁路客运公司为21世纪新干线开发的新一代高速试验列车。该车以轻量化、低噪声、平稳舒适为目标,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特别是9辆编组中有5辆车为铰接式车辆。STAR21曾创下日本新干线425km/h的最高试验速度记录。本文系作者按1995年中日高速铁路专家研讨会日本铁道车辆专家技术报告编写整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编组长度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200,250,300和350 km/h)通过隧道和于隧道中心交会进行模拟,并对产生的列车风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数值计算方法进过实车试验数据验证,波形吻合度较好。研究发现,列车尾流引起的列车风最大,这一现象在靠近列车一侧区域尤为明显。编组长度对隧道内列车风影响显著,长编组引起的列车风明显大于短编组,增幅可达70.49%。单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列车风与车速近似呈线性关系,而列车于隧道内交会产生的列车风风速与车速关系已不再是线性;且相对单车工况,交会工况列车风增幅可达1.6倍。隧道内列车风峰值在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测力车钩,根据加速度和车钩力估算单车制动力的方法。对18辆编组的货运列车进行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估算单车制动力是可能的,且估算值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传统列车编组与铰接型列车编组的特点,介绍了车体在整备、载客情况下的变形趋势,给出了铰接型车辆挠度值的确定及验证步骤,以实例形式展示了某铰接型车辆车体挠度值的设计、制造、试验及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过程,通过对比,证明对于车辆定距为8 m的铰接型车辆,单节车体制造时预制5~7 mm挠度,是可行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西班牙国铁AVE S 103高速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阐述了列车编组形式、受电弓、牵引变压器、主变流器、传动单元、辅助电路、制动系统、列车控制与诊断、列车安全系统、转向架、车辆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设计特点。指出该车在最高运行速度350km/h下具有高水平的舒适度,最佳的服务质量,较高的系统集成度,代表欧洲高速列车最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能与运量的耦合度,解决非高峰时段列车满载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列车灵活编组模式。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在时间上的不均衡性,对灵活编组模式进行了需求分析。通过对信号系统和车辆网络传输作业的分析,研究了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流程,得出列车解体和编组作业时间分别为84.2 s及103.2 s。结合全日客流时段的形态分布,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灵活编组转换衔接方案,建议早高峰前采用列车以小编组形式出段运行,高峰转非高峰过渡时段采用正线上列车解编的方式。针对高峰转非高峰过渡时段内列车不同运行场景,以“3辆编组A型车+3辆编组A型车”灵活编组列车为例,通过铺画车站作业图的方法进行列车通过能力分析,验证了灵活编组模式下正线上列车解编作业可以满足过渡时段的列车通过能力需求。对灵活编组条件下的重联列车中部不贯通的疏散问题,以及极限状态下列车救援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灵活编组模式可提高行车组织与客流时间分布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精确掌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列车作业过程及相应的设备使用状况,为车站设备能力分析、车站作业组织优化等提供依据,针对具备列车始发终到能力的高速磁浮铁路车站,基于离散事件仿真框架,结合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过程和要求,定义17类车站作业事件及其关联关系、车站状态属性,设计高速磁浮铁路车站作业仿真算法,对高速磁浮铁路尽端式车站的车站作业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车站空线系数增大,相应的股道能力利用率普遍增大;始发终到列车占比和立折列车占比对车站股道及道岔利用率影响较高;所提出的仿真算法能够分析车站作业对车站相关设备利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条件下地铁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化条件下,地铁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关系到车辆运用、维修、资源共享和网络内地铁列车的互联互通等。以大运量常规地铁为研究对象,从车辆选型原则、A型车和B型车比较、列车编组的不同动拖比等方面对地铁车辆选型及其编组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对网络化条件下地铁车辆选型和列车编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快捷货车与普通货车在制动特性上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在混编列车制动过程中,由于不同车辆制动缸充气时间的差异,会导致车辆间制动效果的不同步性加剧,可能会出现车辆加速度、纵向冲击力过大等问题,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进而危害货物运输安全。由于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进行快速列车解列,因此,在混合编组时将整列快捷货车分别编组在列车前、中、后部。使用列车空气制动和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对3种编组方式列车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及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快捷货车编组在列车前、后部时,车辆间分别会产生较大的压钩力和拉钩力,当快捷货车编组在列车中部时,列车车辆间纵向冲动较小,编组方式较为合理;列车制动力分布不均是影响列车纵向冲动的重要因素,当制动力较强车辆编组在列车前部和中部时,最大纵向力表现为压钩力,当编组在列车后部时,最大纵向力表现为拉钩力;3种编组方式下,列车最大纵向力出现车位均在快捷货车与普通货车连接位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隧道交会气动载荷对高速列车横向振动的影响,建立了某型号8节编组高速列车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的Navier-Stokes方程以及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数值模拟了高速列车在隧道内交会时的气动特性。通过建立8节编组的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列车交会气动载荷对列车车辆系统动力学响应(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隧道交会气动载荷对列车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当列车在隧道交会时,列车的横向振动加剧,列车的安全性和平稳性明显降低,其中头车、中间车和尾车的轮重减载率增加幅值分别为:14.4%、13.3%和9.1%;横向平稳性指标增加幅值分别为:10.66%、12.40%和5.22%。  相似文献   

20.
于钦顺  郑权 《铁道车辆》1995,33(3):54-57
F8电空阀单车试验器是为准高速车辆作电空单车试验而设计研制的。该试验包括控制电源,行程开关,调压阀,操纵阀等,通过对F8电空制动装置的电空单车试验,证明性能可靠可满足准高速F8型电空制动装置性能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