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虚拟现实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车身设计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提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车身设计中的相关问题的看法,并介绍了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车身设计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资讯     
《汽车之友》2023,(11):16-17
9月22日,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吉利汽车发布了数字李生座舱系统云化应用技术,是行业首个面向智能汽车座舱体验的专属云应用架构,就像一个数字李生的云端虚拟空间。据了解,吉利云原生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将实现车端和云端算力协同,并基于云计算和4G/5G通讯技术进行实时推流从而突破汽车座舱本地算力瓶颈。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在冬季和夏季的续航里程和热安全问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内容包括冬季座舱制热、夏季座舱制冷、电池冷却加热、电机散热和功率电子部件散热。文章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空调的常见方案以及电池、电机热管理的方案,分析了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对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成都飞机公司出口的20吨气动液压千斤在生产,试验中出现的故障现象,就气泵本身结构及工作原理作出分析,并提出蚊案。通过改进后用它生产实践,证实了所分析问题与改进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伟世通X-Wave概念车为汽车厂商提供了50多项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汽车消费者的潜在需求。X-Wave概念车的座舱设计是建立在对社会、设计理念、人机界面和技术潮流进行  相似文献   

6.
徐磊 《时代汽车》2023,(9):114-116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智能座舱Cockpit和辅助驾驶ADAS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高阶座舱域控制器系统对硬件平台芯片及接口资源、软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高通SA8295车规级芯片主要特性和座舱应用要求,设计出智能座舱系统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7.
有限元法在轻型车真空助车器壳体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对某轻型车真空助车器壳体进行了动态计算分析,给出了结构应力分布与变形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种改进方案并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结构明显优于原结构。  相似文献   

8.
CAX技术与汽车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产品必须及时以富有竞争力的价格投放市场,这就要求寻求新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法和工具,以缩短设计开发过程,降低设计开发费用,CAX(CAD,CAM,CAE,CAT,CAPP等)技术因此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推动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可化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本文概述了目前汽车工程中CAX技术应用情况,分析了这类软件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在汽车外形设计中的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由应用驱动的涉及众多学科的新的实用技术,是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仿真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的综合集成技术。本文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系统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以及典型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开发了一个实时汽车设计与漫游的虚拟现实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研发项目中,人机工程相关的问题一般涉及系统比较多且更改成本很高,因此提早人机工程性能的验证时间可以有效缩短项目研发周期。文章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人机工程开发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通过头戴显示器式虚拟现实设备结合人机台架来对整车环境进行模拟,利用光学追踪软件增加虚拟环境的真实性以及记录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索智能座舱系统方面的专利,从全球专利申请态势、地域分布和申请人3个方面进行宏观分析。针对国内智能座舱系统相关专利总结技术热点,并从整体架构、系统测试、系统功能和系统安全性4个方面进行微观分析。提供每个技术特点的代表专利,以及代表专利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最后,针对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结果,在信息安全和个性化功能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征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常用软件和硬件,文章还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马怀琳 《汽车技术》1995,(3):25-31,35
本文通过对变速器产生异常噪声的原因的分析,找出了产生异常噪声的整车因素及变速器本体因素,针对发动机,离合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对变速器进行了降低异常噪声的设计,这对于新型整车的设计及变型变速器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虚拟现实技术在汽车内部人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机工程学的普遍方法应用于汽车这一-特殊人机系统,是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人机工程学以解决主观评价问题的尝试,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汽车设计中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两厢轿车与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两种车型在总体结构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发动机选型及布置、通过性及悬架轮胎布置设计、内部空间布置设计等方面介绍了以两厢轿车为基础车型、基于架构思想的某小型sUV总体设计方案。相关车型的成功上市和获奖证明了该小型SUV总体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讲述汽车造型评审以及汽车造型评审在汽车整车研发中的重要作用,讲解了汽车造型研发流程,引出了虚拟现实支持汽车造型评审的重要作用,分析虚拟现实环境的真实性对于虚拟现实评审的重要影响,进而讲述虚拟现实环境的具体制作以及所应用到的具体技术,以及怎样能让虚拟现实环境表现的更加真实,最后讲述了现阶段虚拟现实环境在制作及实现上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道路交通设计中三维可视化程度不够的缺陷,对基于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交通设计进行了分析;借助三维驾驶仿真软件uc win/road,构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道路设计科学体系,指导国内道路交通设计、建设及维护工作,提高道路工程设计质量,完善道路工程设计技术及建设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的发展,顾客消费观念日益成熟,他们在关注产品使用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感知质量.文章阐述了在汽车设计研发的过程中,感知质量的定义和典型问题,对研发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传统问题评审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其优缺点,并针对主要缺陷通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寻求优化方案,提高发现感知质量问题的准确性,改善整车的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转变,相应的电气功能件也越来越多。5G天线、HUD等占据了较大的仪表板内空间,对前除霜格栅的性能提出了较大的挑战。目前常规的前除霜格栅的Y向尺寸基本大于600 mm,但是一方面为了增强造型的可观性,另一方面由于智能化座舱的普及,前除霜格栅Y向尺寸受到很大限制。基于此,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方法,研究在智能座舱极限空间下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并提出优化方案以实现高性能除霜的效果。改进后的仪表板前除霜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超过了国际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汽车智能化需求推动了汽车电子电气(electrical/electronic,E/E)架构向基于时间敏感网络(time-sensitive networking,TSN)的区域(Zonal)架构演进,但网联化发展给数据传输带来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TSN标准所提供的流过滤器、流控门和流计量器3层信息防护模块本质上是一种边界防火墙技术,一旦边界被攻破,整个架构将暴露并因此瘫痪;此外,这种防护技术因存在多层处理而产生过多的计算和通信开销。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汽车Zonal架构的TSN轻量级认证与授权通信框架,以去边界的方式实现了防劫持、防篡改及防监听的一体化防护方案。基于NXP车规级TSN交换芯片SJA1105Q(作为中央控制器)与NXP车规级SoC LS1028A(作为区域控制器)构建了Zonal架构原型平台,并将所开发的框架部署该原型平台,通过ProVerif工具验证了框架的安全性;基于原型平台的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框架在计算和通信开销方面均优于现有汽车信息安全通信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