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岩力学参数反馈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岩土工程结构分析时,所有反映岩体力学性质的参数基本未知,而原位岩体的力学参数一般难由试验获得准确数值,且室内外岩石力学参数试验所得资料只能反映岩体的局部情况,难较全面地反映围岩的真实情况等问题,提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常用围力学度参数反馈方法,并通过实际隧道工程的模型试验测试数据和计算反馈分析,验证了所论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工程岩体抗剪强度参数的数值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借助于地质调查和简便易行的力学实验确定复杂岩体的力学参数是岩石力学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方向之一,根据典型的岩体结构概化模型,模拟现场岩体力学实验可以达到简便易行和完成大批量试验的目的,本文使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了节理-岩桥组合切实验过程,计算了岩体抗剪切破坏强度参数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岩石力学处理工程问题的缺陷,探讨如何将前沿的计算技术与传统的力学实验相结合,以确定隧道工程中的围岩岩体力学参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隧道岩石力学参数的随机——模糊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岩体赋存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地质勘探工作量和实验工作量的限制,地质勘探取样存在随机性。实验工作中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从而产生随机误差。岩石工程对岩石的分类、岩体的分类以及对样本的分组也是人为划分,从而岩石样本也存在模糊性。传统的统计方法不适应处理模糊性,因此,建立一种既考虑岩石力学参数和岩体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又考虑它们的模糊性的随机-模糊统计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5.
石人沟铁矿北区采场结构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钢石人沟铁矿目前处于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亟需确定合理的地下采场结构参数.本文首先在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估算了岩体力学参数,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地下开采时不同采场结构参数下采场的应力和应变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最优方案,确定了石人沟北区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6.
岩体各向异性是岩石工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一切岩体力学及岩体水力学行为特性的主要控制因子。本文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工程为例,对岩石工程体各向异性的基本显现模式进行了研究。岩体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岩体中的地应力、岩体宏微结构特性、岩体力学及岩体水力学参数等方面:地应力状态主分量值在垂直剖面σ1≠σ2≠σ3、主方向会发生明显的偏转;地表及岩体中岩体结构面的分布、岩体的微观特性结构均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岩  相似文献   

7.
王成玉  陈飞 《交通标准化》2008,(1):156-159,18
植被护坡技术是随着世界范围内公路建设而兴起的一门技术。针对植被护坡技术在岩石边坡上的应用情况,对岩石边坡上植物防护的根系力学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影响范围作一分析,导出植物根系在边坡产生抗滑力的一般计算式。并根据力学分析法,提出边坡在植物防护后的边坡稳定系数,可为相关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对Hoek-Browm准则的几种不同表达形式,从其主应力空间的曲面形状提出了对Druker-Prager条件的修正,并推导了与修正的Druker-Prager条件相关联的岩体本构模型,对推动岩石力学理论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运用岩石破裂与失稳过程分析RFPA^2D系统,对直剪状态下裂纹扩展及其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岩石试样视为非均匀性损伤岩石材料,模拟结果再现了裂纹扩展形成和试样从变形到破坏直至失稳的全过程及其和持有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剪断面是滑动形成的主要形式,并首先在试样一端出现,然后再形成由一端及里的剪断面扩展直至另一端最后产生剪断面破坏贯通,形成统一的滑动面。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由广州地铁集团公司主持,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究的"地铁盾构隧道孤石爆破及其掘进综合技术"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本次科技奖广东省唯一获奖成果。据悉,第十届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由  相似文献   

11.
卸荷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的损伤力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岩石地下洞室围岩的失稳主要是由于工程开挖导致岩体局部卸荷,从而使围岩体损伤逐步累积和发展所造成的,由于应力路径的不同,岩体在卸荷条件下与加载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强度破坏特征和破坏准则。本文在围岩失稳力学机理分析和岩体损伤破坏试验的了,应用“损伤破坏表面”的概念和各自异性损伤力学理论,提出了卸荷条件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损伤力学方法,并已在青岛地铁隧道的围岩稳定及合理埋深研究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岩石板裂梁的纵向受压的力学模型,考虑深部岩石的流变性,分析了板梁稳定性的时间分叉特性,板梁失稳与岩体的流变性质密切相关,在一定载荷下,经历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延迟失稳,给出了时间分叉点的计算式,并对深部矿井延迟性岩爆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卸荷状态下岩爆岩石力学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开挖卸荷施工地质灾害现象,笔者按照地下工程洞室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实际受力状况,主要采用卸荷三轴试验方法,探讨了岩爆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问题,测试成果可为进一步正确分析研究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纳米材料的四大效应所带来的力学问题.对纳米力学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等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描述,同时对纳米力学计算方法的原理、发展过程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包括分子动力学方法、浆特卡罗法、混合法及元胞自动机方法等,并对纳米力学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断裂构造分布的分形特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三峡工程永久船闸区断裂构造基本特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分形理论对区内断裂构造的地表分布及船闸各闸首地质剖面上断裂构造分布的分维值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区内断裂构造具有分形特性,分维值可用于优选船闸典型断面以资进行岩石力学及工程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依托云南省富宁港一期工程,现场采集岩石试样,经过不同次数的干湿循环后作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对实测岩石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泥岩及砂岩在水岩相互作用下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基于岩石弹性模量,应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对比分析了泥岩及砂岩的损伤劣化特点;应用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岩石力学参数进行转换得到岩体综合强度参数;通过有限单元法得到不同次数的水岩相互作用下架空斜坡码头性能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7.
岩石力学参数的测试是岩体工程建设与研究的基础,一直以来点荷载试验被认为是现场测定与估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最佳方法。针对现有点荷载仪器笨重、使用率低等不足,研制了多功能便携式点荷载仪。文章由工程实际出发,介绍该仪器的设计思路及理论依据,利用岩石试件的尺寸效应来达到缩小仪器加载系统仍能满足测试的要求,同时对其外观、测量、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能够自动获取试验数据,减少人工误差。对比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该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满足工程现场对仪器便携化的要求。最后利用此仪器分别对闪长岩、石英片岩、大理岩进行了点荷载试验,并依据规范方法估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仪器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证明了该仪器用于工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岩体各向异性是岩石工程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是一切岩体力学及岩体水力学行为特性的主要控制因子 .本文以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工程为例 ,对岩石工程岩体各向异性的基本显现模式进行了研究 .岩体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岩体中的地应力、岩体宏微结构特性、岩体力学及岩体水力学参数等方面 :地应力状态主分量值在垂直剖面σ1≠σ2 ≠σ3 、主方向会发生明显的偏转 ;地表及岩体中岩体结构面的分布、岩体的微观特性结构均呈现明显的方向性 ;岩体力学参数沿卸荷方向的值低于沿垂直方向的值 ,而渗透系数K1≠K2 ≠K3 .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干湿循环作用对充填节理岩石压缩力学强度与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人工制备多种不同充填物的节理岩石试样,对其进行0(全程干燥)、1、5、10、15、20次干湿循环预处理,使试样产生一定的累积损伤;在此基础上,对充填节理岩石试样进行静态单轴压缩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并在动态冲击试验过程中借助高速摄像机观察充填节理岩石的冲击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充填节理岩石的静态和动态抗压强度不断降低,且降低幅度逐渐变小,20次干湿循环作用后岩样的静态和动态抗压强度总劣化度均为20%~30%;通过拟合发现岩样的动态抗压强度降低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分布;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静态破坏模式由劈裂破坏逐步发展为剪切破坏,动态冲击中充填节理岩石破碎程度和充填节理层粉碎飞溅程度加剧,验证了干湿循环作用会严重影响充填节理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和动态抗冲击能力;应力波透射系数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20次干湿循环作用后岩样的应力波透射系数降低了约10%,说明干湿循环作用对应力波传播能力造成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苍岭隧道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特征与围岩失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苍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多次发生塌方的地段的工程地质调查的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工程的理论,系统地分析了引起苍岭隧道塌方的叠瓦状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力学性质、以及控制该地区主要工程地质特征,重点分析了断层带活动对于隧道周围岩体中的岩石的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比断层破碎带中及两侧的风化前后岩石的工程力学参数,发现了该隧道可能产生塌方的主要地段的识别标志,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隧道施工中危险地段岩体加强长、短期地质超前预报工作,通过进行合理的喷浆、结合钢支撑的组合支护方式、控制隧道变形为主的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