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按照《国际航空和海上搜寻救助手册》,海上搜救责任区是指"一个划定明确范围的,与救助协调中心相关联的,在其中提供搜寻救助服务的区域"。各国应在搜救责任区内建设船舶交管系统等遇险标的定位系统,并提供足够的应急救助力量,即海上搜救责任区可作为各国海上管控能力建设合法性的重要依据,亦被各国视为海洋主权的组成部分。为此,世界各国在交叉海域几乎都存在或存在过搜救责任区争议。在我国南海水域,各国海上搜救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事》2007,(1):64-67
一、英国实行的大搜救管理模式英国搜救工作实行大搜救的管理模式,包括对海上、陆地和航空器遇险人员的搜救,具体分为:英国近海、远海和海岸线海上搜寻和救助;英国陆地和海上民用航空搜寻和救助;内陆搜寻和救助。  相似文献   

3.
8月28日上午,日照海事局与连云港海事局在日照海事局共同签署了两市海上搜救与防污染区域性合作协议,建立了区域性合作机制。双方同意共同利用海上搜寻救助的现代技术设备和通信网络等资源为对方海上搜救工作提供谘要的支持和配合,实施资源共享,以便迅速确定和救助海上遇险人员、船舶和设施,提高遇险人员的生存几率与搜救成功率。同时,双方要对对方关注的重要搜救信息进行通报,确保搜救应急联动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到位。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上搜救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雯梅 《水运管理》2009,31(8):35-38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与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海上搜救体制历史沿革及相关海上搜救法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现状和特点,提出改善我国海上搜救体制的建议:修改相关海上搜救法律,制定全国性的海上搜救条例;明确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性质;强化海事管理机构在海上搜救中的作用;完善补偿机制,充分调动社会救助力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为切实加强海上人命救助,提升温州海上搜寻救助能力,积极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海上人命救助工作,体现海上搜救工作的社会共同性,确保海上救助行动快速、及时、高效。针对目前温州搜救责任区搜救基点配布不合理、搜救力量配置不足的现状,本文将对如何建立海上搜救志愿者队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更有效地进行海上搜寻和救助,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的安全,在分析我国海上搜救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海上搜救需求的变化,提出对策建议:加强海上搜救力量建设,提升海上搜救能力;加强海上搜救力量运用研究,提高海上搜救效率.  相似文献   

7.
海上搜救是保障海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于1985年加入《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有承担公约赋予的海上搜救责任和对海上遇险人命及时救助的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于2002年9月成立以来,为搜救工作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特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1979年海上搜寻和救助公约》的发展和我国的履约情况,以及天津辖区搜救现状,找出了目前天津搜寻和救助方面的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天津地处渤海湾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提升天津在搜寻和救助方面的水平,更好地实现航行更安全、海洋更清洁的目标,提高我国海事的履约水平,保障人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吕航 《中国船检》2005,(7):30-33
海上搜救服务是政府协调一切公共和私有资源,履行遇险监测、通信职责,确定遇险人员位置,展开搜寻工作,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的行动,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部制定了将搜救中心建成“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快速反应的现代化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系统,对发生在我国搜救责任区内的海上险情进行有效、快速救助”的总体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交通部和上海市政府刚刚进行了一次东海联合搜救演习。  相似文献   

10.
对比中英两国海上搜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事》2007,(2):53-54
海上搜寻救助作为海上人命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水上应急救援水平,减少水上人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损害,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上搜救义务,交通部海事局组成第一期赴英国海上搜救管理培训团,于2006年9月8日赴英进行了为期3周的海上搜救管理培训。通过培训考察,对比两国海上搜救管理工作,更好地提高我国海上搜救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之一,又是一个有一万八千多公里海岸线的国家,海域辽阔,海上搜救工作十分重要。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心下,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又称中国海上搜寻救助中心)。  相似文献   

12.
为使海上航行船舶、移动石油平台、海上设施和人员等在航行和作业过程中遇险时能得到及时救助,结合海上搜救的实际情况,针对海上搜救工作局面的特殊性、紧迫性和时效性等问题的处理,此文简要地分析粤西海上搜寻救助工作中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任茂 《珠江水运》2016,(5):76-77
本文概述了我国直升机海上搜救特点,着重介绍了直升机海上搜救前对救助点信息的预判,通过综合分析选择科学且可行的搜寻模式、高度、速度和吊运方式,进而优化搜救计划,保障救助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调研海上搜救知识库,搜集了海上搜救方法其中包括搜寻海域确定方法、人员搜寻方法等;搜集了各级海上搜救机构及他们的责任区;搜集大量海上搜救案例,并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出各种海上搜救事件的辅助决策方案,为我国的海上搜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正9月13日,由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承办,唐山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21年国家海上搜救无脚本实战演练"在河北曹妃甸海域成功举办。实战演练以"强化科学搜救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主题,突出"实战性强、专业性强、科学性强"三个特点,模拟1艘渔船在曹妃甸海域因大风天气翻扣、11人失联的重大险情,河北省海上搜救中心协调指挥国家专业救助船、海警以及渔政等公务船、社会救助力量等协同联动,迅速开展大规模海上搜救。实战演练综合运用了救助直升机、无人机、水下机器人、智能无人艇等新技术新装备,形成了陆、海、空、天立体化综合救援网络,对海上遇险人员实施快速、有效搜寻救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船检》2005,(6):40-40
2005年东海联合搜救演习是我国政府加强与东盟各国合作,特别是履行2004年签订的《中国—东盟交通合作备忘录》中有关海事合作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我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次联合搜救演习的主要目的是展示我国政府履行国际公约的能力、海上遇险搜寻救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14日,华南四省(区)海上搜救工作联席会议在汕头南澳召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四省(区)海上搜救中心及南海救助局等单位参加。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副主任智广路,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广东局局长梁建伟,副主任、副局长庄则平出席。梁建伟表示,华南四省(区)海上搜救合作机制运转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2月31日,沧州市海上搜救工作会议在沧州市渤海新区召开。据沧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常务副主任、沧州海事局局长班宗生介绍,截至12月底,2013年沧州市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搜救行动10起,协调救助飞机2架次,组织搜救船舶106艘次,成功救助遇险船舶9艘,救助遇险人员59人,救助成功率100%,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9.
海上搜救     
《中国海事》2006,(12):70-71
渔船在军事演习区内遇险,海上搜救中心全力救助;11月5日2100时,秦皇岛海上搜救中心接报,3条水产养殖船。‘冀昌养3067”、“冀昌养3049”、“冀昌养3050,在昌黎县附近海域遇险,2艘养殖船机器故障,1艘养殖船因大风浪导致缆绳断裂漂移失踪。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9日,由中国海事局和韩国国民安全处海洋警备安全本部联合主办的"2015年中韩(烟台)海上联合搜救演习"在烟台北部海域成功举行,这对加强中韩搜救机构间的合作、提高海上搜救效率、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区域海上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演习模拟1艘中国船只在中韩交界附近水域起火,4名船员落水。接到求救信号后,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协调下,中韩双方立即组织事发水域附近巡航的中、韩两国执法舰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灭火和搜寻救助落水人员,最终遇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