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不断建设,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开展高速公路的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对高速公路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高速公路长大上、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公路上隧道、桥梁、互通式立交等主要节点的安全设计及防护设施的安全设计,对比了我国和国外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技术和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变速车道参考值所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规范进行研究。基于江苏省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运行车速的实地测量,对变速车道长度深入分析,在保证行驶安全的前提下,提出最经济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护栏作为公路上的主要交通安全设施,为安全行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行年限的增加,大量高速公路进入了大修阶段,基于湖南衡枣高速公路大修护栏改造方案,介绍了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护栏改造的设计要点,并对17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规模也不断增大,因而我国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也要与时俱进。在我国传统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一般设备比较繁多,涉及的子系统也比较多,因而在系统维护上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一代收费车道系统有了很大的改善,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降低了建设与运营成本,而且确保了车道信息交换的实效性以及安全性。主要分析了新一代收费车道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设计方案、原则,系统的功能以及应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之间和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交叉时所采用的主要交叉方式之一,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构造物之一,它是公路网中最完美的沟通设施。互通式立交设计除了具有路线设计的一些特点外,还受小区域车辆行驶轨迹多向性、行驶速度多变性、线形元素多元化的影响,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何正确把握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定互通式立交位置,正确选择立交型式,准确应用各项技术指标,对保证互通式立交具有完善的交通功能、较高的服务水平、行车安全舒适、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占用土地和拆迁建筑物,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张慧杰  程炜 《交通标准化》2012,(12):130-132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是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点,其长度是影响安全性的因素之一.在总结国内外加减速车道长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不同主线设计速度对应不同匝道设计速度下的合理加减速车道长度,可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减速车道安全设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设置避险车道是减少山区交通事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避险车道设计包括避险车道的位置选定,避险车道的线形及长度,避险车道的路面材料和结构三部分.通过模拟试验,分析材料的不同级配、不同粒径对车道减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避险车道的设计方法,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是人、车、路和环境动态系统失调的结果.根据我国的交通特点、地形特征和交通动态系统中人、车、路及环境的交通特性,着重从“路”方面,研究提出与我国交通特色相适应的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事故相对多发路段判别方法、双车道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双车道公路交叉口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以及建立公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9.
以国内多条八车道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收集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的事故率、事故形态、车道分布特性,并对比分析扩建前后的安全水平变化。以典型事故多发路段为切入点,从道路线形设计方面查找诱导事故多发的原因,最后为多车道高速公路的设计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工程气象学、流体模拟、风监测技术、公路工程技术、空气动力学及概率论相结合的方法,密切结合自动监测与传感器技术,对高速公路沿线最大风速空间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等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公路强风害防控技术由风害防控信息管理系统、防风栅防护技术组成,可为我国高速公路安全行车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