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尘肺诊断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人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和尘肺病人的待遇密切相关。诊断机构必须严格掌握诊断标准,尽量减少误诊和漏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1986年颁布了新的《尘肺X线诊断际准及处理原则》(简称新的诊断标准),取代了1963年颁布的《矽肺X线分期及其诊断标准》(简称旧的诊断标准),为了更准确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新诊断标准,总结新标准的使用经验弄清新旧诊断标准的差异。本文用新的诊断标准,对照旧标准诊断的0—1期,Ⅰ期尘肺,Ⅱ期尘肺,Ⅲ期尘肺,并用新的X线诊断标准片进行对照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煤工尘肺胸片不规则小阴影形态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工尘肺X线胸片上不规则小阴影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认为它是煤工尘肺的一种主要X线表现。然而关于不规则小阴影的病理学基础所见报道不多。本文仅就我组搜集的煤工尸检病例中生前胸片显示有小阴影的24例肺标本予以观察,并将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作对照,试图对不规则小阴影的形态基础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 24例胸片有小阴影的肺标本取自四川省各煤矿的男性矿工,年龄43~74岁,其中采煤工3例,掘进工5例,混合工16例,接尘工龄最短9年,最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熟悉与掌握国家新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GB-5906-86下称新标准),我们把按1963年原尘肺x线诊断标准(下称旧标准)诊断的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O~+)用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与原诊断对照分析。材料来源于我厂1975~85年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黑龙江省职业病诊  相似文献   

4.
矽肺的X线胸片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多数是相一致的,但在有些病例中,矽肺的X线表现与病理改变,在诊断上存在着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这次我们对一例生前诊断为“可疑矽肺”的患者进行尸检病理检查。病理结果与X线胸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差异很大。患者生前十年动态观察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焊接工艺的广泛应用,它所带来的职业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从1974~1981年间对我局和云南省电力厅所属各厂段的电焊作业工人1218名进行了体检和胸部X线照片,并做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其中男性706人,女性512人,最大年龄60岁,最小17岁。通过普查发现Ⅰ期电焊工尘肺5例,疑似电焊工尘肺36例,现报告如下,并就X线表现及其诊断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6.
放大摄影为特殊X线摄影术,早已被应用于各种检查中,尤其在早期矽肺的诊断上其价值已被公认。但使用高千伏(95~125千伏)作为肺部放大摄影来诊断矽肺目前尚未广泛使用,高千伏放大摄影操作简单,且可以解决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矽肺X线诊断与病理表现上的差距及减少O~I期的例数,我们曾给147例观察对象(O-I)采用了高千伏放大摄影,目的在于探索此种方法的表现与普通放大片和普通胸片的差异及其特点以及在早期诊断上的意义。材料和方法 1973年10月至1977年6月对局管内矽尘作业工人;最短工龄2年,最长工龄20年,绝大多数为隧道开挖工(风钻干式作业为主),少数工种为石工、开山、支柱、采石、翻砂等工种共147例。都是经过普通胸片两张以上集体诊断为观察对象者。采用西门子Ergophos2型和国产KB400型诊断X线机单相全波整流,旋转阳极1.2×1.2毫米的有效集点,阴极扬起12度使用歪脖子遮线筒照射野限制在胶片范围内,靶一片距为200厘米,物一片距为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颁发的《尘肺×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尘肺临床诊断要求是:必须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即代偿功能评定才是完整诊断。我国劳保待遇规定:Ⅰ期尘肺病人代偿功能乙、丙级者可享受Ⅱ期待遇。为此,作者分析了Ⅰ期尘肺病人及对照组的肺功能,以期对我国正在探索制定的肺功能鉴定标准及实现劳保待遇的科学管理筛选肺功能敏感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1986年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简称新标准),探索与1963年颁布的诊断标准(简称旧标准)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我局以往诊断的隧道工人矽肺,按新标准重新判定诊断,对照分析。选片原则选自截止1986年6月30日之前、按旧标准能符合原诊断、具隧道作业史的各期矽肺病例末张胸片,计545例。  相似文献   

9.
尘肺X线诊断标准(GB5906-86),除解决了1963年诊断标准间距过大和应用范围过窄的弊端外,尤其重要的是确立了不规则阴影(s.t.u)在间质型尘肺诊断上的意义和地位,这一困扰我国尘肺工作者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不能不说明是我国尘肺工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此外新标准还解决了Ⅲ期尘肺不一定在Ⅱ期的基础上产生,使我国的  相似文献   

10.
神头采石场1952年初建场,对采石作业工人从1963年至1985年4月进行9次定期健康检查和复查计1483人次,胸部X光照像1163人次,未发现矽肺患者,诊断医疗观察对象5名。 1988年3月在场领导组织和支持下对90名采石工做了第10次定期健康检查,90人胸部X线照像。胸片经市矽肺诊断组集体诊断Ⅰ期矽肺4名,患病率为4.4%,医疗观察对象8名占健康检查人数8.8%,这说明该场10余年来防尘措施欠缺,希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与此同时,并宣布1963年颁布的矽肺及石棉肺X线诊断标准(简称旧标准)停止执行。卫生部为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标准,于1986年内先后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笔者作为铁路系统的代表之一,荣幸地参加了该班学习。在1987~1989年,曾先后参加了铁道部及贵州省关于新标准的推广、培训和考核工作,以及实际应用,认识到它不但在尘肺诊断工作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而且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实践表明,新标准对我国的尘肺诊  相似文献   

12.
新标准颁布后,我局尘肺诊断小组从1987年起开始实施应用,为了给今后的工作提供好的经验和教训,现将1987~1989年我局尘肺调查情况做一小结。材料与方法从1987~1989年三年中全局各防疫站为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各期尘肺患者体检、复检在册资料为对象,经局尘肺诊断小组运用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  相似文献   

13.
用模拟和数字两种方法增强图象,以突出病灶,然后运用新颖的区域生长法识别、测量单个尘肺小阴影,通过统计运算进行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此种辅助诊断方法,提供信息直观可靠。30例X线胸片密集度测定结果,与矽肺病期级别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哈尔滨铁路局东部地区1950~1985年间医院放射科X线工作者的肿瘤发生和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相应医院的内科、外科或五官科医务人员为对照。共调查12个医院的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59人,对照医务人员55人。结果表明: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及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肿瘤病例多是1968年前参加放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石棉尘属于纤维粉尘一类,吸入至呼吸系统后,主要沉积在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它的致病力,发病原理,病理组织学,临床经过,肺功能损害的特点都迥然不同于矽肺与其它尘肺,1986年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文件中附有专门立篇注释和说明的条款,就是充分考虑到石棉肺这一特异性,我们在应用新标准时,专门将上海市的306例石棉肺病人的500份胸片进行系统的阅片,分析结果综合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选片标准与范围选上海石棉制品厂业已确诊的306例各期石棉肺胸平片500份,诊断是按照我国1963年石棉肺诊  相似文献   

16.
目前矽肺诊断仍以X线胸片为主要依据、由于矽肺早期病理改变较为细微,因此对X线胸片质量,特别是清晰度要求较高,以利矽肺早期诊断,但通过我局两万多人矽肺拍片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虽经多方努力,使拍片质量有所改进,然而胸片的清晰度始终未明显提高,使矽肺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解决拍片清晰度问题,是当前提高拍片质量搞好矽肺普查的关键环节。影响清晰度的因素很多,诸如焦点大小、焦片距、物片距、物动度、增感屏、散射线以及投照冲洗等因素,在上述因素中,除焦点大小是X线机固有条件外,其余均可经过努力达到要求条件。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的是国产200毫安固定阳极X线机,  相似文献   

17.
1990年5月18~20日,铁路尘肺诊断标准研讨会在杭州分局召开。会议代表分别来自各铁路局、铁路工业,工程建筑总公司、部劳卫所、铁路总医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等二十多个单位。大会就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三年来的情况作了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标准应用体会(掌握标准的关键);尘肺诊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目的是用新的诊断标准及切实可行的方法,去解决O-Ⅰ期过多的问题。拟就本人见解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一、重新认识可疑尘肺的重要性我省可疑尘肺(O-Ⅰ)的发展是逐年增高的,五十至六十年代尘肺病与O-Ⅰ期基本保持1:0.96,七十年代至今O-Ⅰ期大大增加,见1984年我省及各地市尘肺及O-Ⅰ累计数字表1。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哈尔滨机务段、三棵树铁路机务段187名蒸汽机车乘务员(包括司机、副司机、司炉工)做全面体检,同时拍了胸片。经检查确诊为Ⅰ期尘肺6例,其发病率占受检人数的3.2%;可疑尘肺30名,占16%,现主要就其中3例尘肺报告如下: 我们曾对蒸汽机车驾驶室进行了粉尘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11例煤工尘肺合并肺癌患者全部男性,年龄44~60岁,接尘工龄11~40年;1例鳞腺癌,2例腺癌,8例鳞癌,根据其临床症状、体征、病理、X线特征,为尘肺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