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检测领域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为故障分析及检修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建立在空间信息技术之上的时空大数据分析为接触网鸟巢病害提供了新的处理和预防方法,能够突破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达到快速、及时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病害处理效率和预防效果,并可降低接触网鸟巢病害处理的成本。基于大数据技术原理,针对接触网鸟害发生时蕴含的时空数据,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时空聚合方法等,构建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全维度、多层次的鸟巢病害分析流程,补强接触网巡检,为提高接触网鸟巢病害处理能力和预测手段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一种满足接触网弹性吊索无调整安装时测定弹性吊索初张力的方法,以及接触网弹性吊索无调整安装技术在2条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接触网产生硬点等缺陷的原因及整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接触网硬点等缺陷产生原因,特别是60g以上硬点产生原因,提出整治缺陷的一般方法,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动态、静态检验,确保接触网设备满足提速后安全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一种满足高速铁路接触网受流要求的施工精调关键技术要点和方法,并在长昆高速铁路云南段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巾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接触网动态检测缺陷处理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动态缺陷的处理程序包括数据分析、缺陷点查找、缺陷处理、效果观察、总结反馈5个基本程序,对于每个程序给出了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地段接触网土建接口要求及技术难点,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路基处理措施及接触网荷载特性,研发了带承台、小桩径钻孔灌注桩接触网基础.该基础的抗震及防渗漏水措施、基础内独立接地极技术在郑西客运专线应用效果良好,在我国西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图像处理的接触网动态几何参数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高速列车安全运行,需要对接触网的高度以及拉出值等几何参数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接触式检测在高速铁路试验中会增大试验数据与实际运行数据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接触网测试参数误差变大。现利用车顶摄像机测量接触网几何参数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摄像机影像进行处理,提取并计算接触网动态高度以及拉出值等参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设备安装简单,测量精度高等特点,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南广铁路所经过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及接触网运行中出现的雷害情况,通过分析接触网的雷击类型及其作用范围,研究接触网线路增设避雷器和架设避雷线2种方案的雷电防护效果,并提出南广铁路接触网雷电防护方案设计优化的建议,以提高接触网线路的雷电防护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  相似文献   

9.
接触网张力是表征接触网状态的重要特征参数,进行接触网张力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研究分析既有接触网张力检测方法及接触网张力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接触网张力实时在线检测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张力检测模块设计方案,并进行张力检测精度及偏差测试试验,分析了内应力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研究接触网张力特性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困难地段的牵引接触网结构参数调整与施工检修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物模型试验的模型试验法。该方法以现场真实的牵引接触网设备为依据,搭建等比例实物模型进行参数调整试验,优化选择牵引接触网施工及参数调整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工艺路线。应用该方法对南京地铁1号线困难地段的牵引接触网锚段关节进行了施工改造,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基于计算机软件的模型试验法的开发和完善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定位支座识别问题,提出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中的特征匹配的方法对接触网综合检测车采集的接触网图像进行定位支座的检测,采用3种常见的特征描述子分别对定位支座进行旋转不变和尺度不变的特征点检测,对SURF和ORB特征描述点用欧式距离进行匹配,采用汉明距离对FREAK描述子进行匹配。试验表明SURF的匹配效果最好,性能最佳,该方法能够进行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地铁接触网(轨)动态检测系统是借助于高科技网轨综合检测车,在车辆行驶时,连续检测接触网(轨)悬挂性能、参数,分析、处理数据,以正确评价接触网(轨)接触悬挂与集电器受流质量。主要探讨地铁接触网(轨)动态检测系统精度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准格尔至朔州铁路(准朔铁路)设计、施工实践,基于准朔线接触网的主要结构和参数,重点对雷击接触网附近地面、雷击接触网支柱顶部、雷击接触网导线3种情况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既有线路接触网加装避雷线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利用滚球法就准朔铁路避雷线最优架设高度进行了定量计算,为后续防雷补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州南站接触网景观设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触网作为车站建筑结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其接触网系统的轻型化、局部屏蔽化、与雨棚结构一体化等方面着手改善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有现实意义.论述大型客站接触网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提出接触网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同时结合广州南站的特点,通过对接触网支持装置的三种主要形式:腕臂柱支持装置、软横跨、硬横跨进行比较,利用渲染效果图,通过接触网接口设计、平面布置、悬挂安装、色彩搭配等各方面进行优选设计,有效改善了接触网与环境景观的协调性;为大型客站接触网景观设计提供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接触网检测参数概况,从技术层面分析目前我国接触网检测采用的一些方式方法,对比不同方式方法间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展望地铁接触网检测趋势,提出新形势下接触网检测的新要求,为形成系统的接触网检测、维修、评价体系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是一种侧面受力(或不对称承力)的梁、柱支撑的线网结构。梁、柱的基础在接触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以几个实例来说明因接触网基础设计、施工不当,造成的接触网事故危机、危机处理,以及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7.
确定接触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编制其疲劳载荷谱,是高速铁路接触网疲劳可靠分析的基础。本文建立接触网故障树模型,结合接触网零部件的故障率统计数据,确定接触网系统的薄弱环节;建立连续28跨的接触网结构有限元模型,针对列车在单弓、双弓两种运行模式分别进行250km/h、260km/h、270km/h、280km/h、290km/h、300km/h等六种速度的振动响应分析,确定接触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对典型工况下关键零部件的载荷历程进行浓缩和载荷分级,采用雨流计数法对载荷计数。利用Goodman直线对载荷进行均值处理,编制关键零部件的疲劳载荷谱。  相似文献   

18.
刘云彦 《中国铁路》2014,(5):56-58,107
研究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避雷器防雷方法,分析避雷器安装密度对防雷效果的影响。根据接触网线路不同情况下的避雷器保护距离,计算避雷器对感应雷的防雷效果,求出避雷器不同安装密度下的闪络系数,并与不安装避雷器时进行对比,得出闪络系数降低率,为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放线张力测量难的问题,介绍一种在线测量接触网线索张力的装置。通过解决测量方法、传感器的布置、测量数据的处理,使线索张力在线测量装置达到TB/T3272—2011《接触网恒张力放线车》规定的测量精度要求和装车运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对接触网检测参数进行幅值管理的方式,以发现设备的局部缺陷并消除安全隐患。为克服该方法无法对接触网整体质量进行量化描述的不足,提出综合考虑影响接触网静态质量与弓网运行质量的多个参数,对接触网质量进行区段评价的方法。接触网检测参数幅值管理与区段质量评价2种方法共同构成完整的接触网质量评价体系。经大量检测数据验证,将2种方法相结合,既可找出局部缺陷,又可准确判断每段接触网的质量状态,对基础设施管理合理制定维修策略、分配维修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